鄭承翰

鄭承翰 (1839~?),號老輝,海口新埠上村人。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鄭承翰幼年家貧如洗,三餐不繼。在私塾讀書時,常無午飯,放學後,回家轉一轉,便回塾中攻讀。久而久之,同學將此事告訴老師,老師極其同情,便讓鄭承翰替他煮飯,並一道吃飯。他夜間讀書,因沒錢買燈油而效車胤囊螢夜讀的故事,用玻璃瓶裝著螢火蟲來照明讀書,鄭承翰成績經常是全班之冠。清光緒年間,鄭承翰參加會試,主考官憐其老,奏準皇帝欽賜進士出身。他一生不作官,中舉後在村里當塾師,當塾師後,憐愛孩子,發現學生鄭萬深無午飯,則招萬深為婿。後來萬深發跡,成為鄉中一富。

晚年行醫。憐貧恤苦,為窮家人病診治則分文不收。多次救活危重病人,被譽為“神醫”。鄭承翰精通《傷寒論》,治病藥味不多,分量卻很重。曾救活過許多未斷氣被誤診的“死”人。有一次,到東溪給人治病,聽路人議論有一位產婦分娩後因血流不止而“死”,人棺後還在流血。他聽後即到其家,讓其家屬開棺檢驗。他根據“人死不再流血,流血就證明人未死”的道理,用藥救活了該產婦。又有一次,鄭承翰從海口回新埠,路經三亞街,見臨街一戶人家門上貼有黃紙(家中死人,未出殯的象徵),屋門半開,鄭承翰見狀,急忙停轎,走進屋中,只見廳堂上一具用紅紙蓋著的“屍體”;他仔細號脈高喊道:“人還沒死”。立即開方診治,救活婦人,原來此人患霍亂吐瀉休克。神醫之名,由此傳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