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西湖

鄧西湖

鄧西湖,全稱:鄧州市西湖度假區,位於河南省鄧州市。是河南省鄧州市著名景觀之一。 該項目占地約2.27平方公里(3400畝),位於市區西部,渠首大道南側,杏山大道(西一環路)西側。 鄧西湖,重點建設濕地公園、旅遊休閒地、大型會展中心、汽車露營地、特色漁家樂等項目,主要包含引水工程、調蓄池及出水工程,突出水系飽滿、生態靈動、業態複合、文態完整等特點,是鄧州全市人民一處美麗的城市後花園。

基本信息

簡介

鄧西湖生態園突出水系飽滿、生態靈動、業態複合、文態完整等特點,是鄧州全市人民一處美麗的城市後花園。早在2013年初,規劃建設西湖生態園是最佳化我市城市結構,建設美麗和諧宜居鄧州已經

鄧西湖 鄧西湖

成為我市基建的迫切需要,規劃突出實用、大氣、文化等各種要素,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通判考慮各種因素,始終把為人民服務建設美麗宜居城市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歷史

鄧州市古稱“鄧”或“穰”,是河南省轄的縣級市,豫西南門戶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丹江口庫區區域中心城市。

鄧州在歷史上曾是上郡據區和軍事重鎮。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寫於花洲書院,鄧州也是全球華裔"鄧姓"發源地、醫聖張仲景故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祖居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市、丹江口水庫庫區市、享有“中國第一雷鋒城”榮譽稱號;鄧州先後被授予對外開放城市、改革開放特別試點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校油泵之鄉、優先發展中等城市試點市。

鄧州市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稱。總面積2369平方公里,轄28個鄉鎮(街、區),鄧州市總人口188萬,其中城市人口40萬。鄧州地處豫西南、湖北交界部位,位於武漢一西安一鄭州大三角和南陽一襄陽一十堰小三角附近,起著承東啟西的“橋樑”作用。

發展

十一五”以來,鄧州市委、市政府結合古城、水城、綠城景觀及人文景觀和南水北調渠首優勢,積極融入省“三點一線”和南陽“一山一水一恐龍”精品旅遊線路。經過幾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景區(點),並逐步溶入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生態旅遊圈。《岳陽樓記》誕生地花洲書院、“河南省青少年政治教育基地”編外雷鋒團展覽館、道教廟會文化展示點“東頂祖師殿景區”以及福勝寺景區、吾離陵景區、解放戰爭登城突破口景點、磚城牆拱門景區、渠首杏山景區、南水北調湍河渡槽景點、台灣村景區、天后宮景區、仲景苑景區、鄧西湖景區、張巡祠景區、八里崗遺址景區等奠定了鄧州市旅遊產業基礎。

相關景點

鄧州旅遊獨具特色。鄧州市建置較早,屬中原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考古發掘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達20處之多,有文字記載鄧州歷代為國、郡、府、州、郡、縣、市治所所在地,故地上地下文物蘊藏很豐富。

鄧州文物古蹟甚多,現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有太子崗、八里崗、黑龍廟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穰、涅陽、冠軍、安眾、樂城、臨湍等古城遺址;秦漢墓群,南北朝彩色畫像磚;福勝寺塔、花洲書院、鄧國侯吾離陵等名勝古蹟;漢華表、金元碑等珍貴文物。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任鄧州知州,在花洲書院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1985年5月,在福勝寺塔下地宮中發現的金棺、銀槨、舍利子等稀世珍寶,更是輝映鄧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