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鄧小平文選》第一卷集中了鄧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以前28年中的重要文章、講話共43篇。其中30篇為第一次公開發表。文選收入抗日戰爭時期的著作9篇,解放戰爭時期的著作7篇,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著作7篇,到中央工作後的著作20篇。《鄧小平文選》第二卷收入鄧小平在1975~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前的講話、談話共60篇。文選收入1975年的著作9篇,粉碎四人幫後的兩年著作17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講話、談話34篇。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是鄧小平1982~1992年期間的重要著作,共119篇。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曾經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鄧小平同志重要談話(1987年2~7月)》等小冊子和報紙上發表過的著作,這次編入文選時,又作了文字整理,許多篇根據記錄稿增補了重要內容。文選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作為開卷篇,以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作為結束篇。
3卷《鄧小平文選》是一個整體。第三卷以及第二卷,展現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逐步形成的歷史全貌,集中體現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精華。
作品目錄
第一卷
動員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二日)黨與抗日民主政權(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
一二九師文化工作的方針任務及其努力方向(一九四一年五月)
慶祝劉伯承同志五十壽辰(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敵占區的組織工作與政策運用(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六日)
根據地建設與民眾運動(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
太行區的經濟建設(一九四三年七月二日)
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日)
創建鞏固的大別山根據地(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七日)
躍進中原的勝利形勢與今後的政策策略(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五日)
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土改與整黨工作的指示(一九四八年六月六日)
關於今後進入新區的幾點意見(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一九四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打破帝國主義封鎖之道(一九四九年七月十九日)
從渡江到占領上海(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
貴州新區工作的策略(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在西南區新聞工作會議上的報告(一九五○年五月十六日)
克服目前西南黨內的不良傾向(一九五○年六月六日)
關於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在西南局城市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提綱(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全黨重視做統一戰線工作(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關於西南地區的土改情況和經驗(一九五一年五月九日)
財政工作的六條方針(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三日)
地方財政工作要有全局觀念(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驕傲自滿是團結的大敵(一九五四年二月六日)
辦好學校,培養幹部(一九五四年七月九日)
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一九五六年九月十六日)
馬列主義要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今後的主要任務是搞建設(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
共產黨要接受監督(一九五七年四月八日)
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五日)
辦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一九五八年四月七日)
正確地宣傳毛澤東思想(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提倡深入細緻的工作(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大批提拔年輕的技術幹部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重要的是做好經常工作(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六二年二月六日)
克服當前困難的辦法(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一日)
怎樣恢復農業生產(一九六二年七月七日)
執政黨的幹部問題(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立足現實,瞻望前途(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日)
建設一個成熟的有戰鬥力的黨[1]
第二卷

全黨講大局,把國民經濟搞上去(一九七五年三月五日)
當前鋼鐵工業必須解決的幾個問題(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加強黨的領導,整頓黨的作風(一九七五年七月四日)
軍隊整頓的任務(一九七五年七月十四日)
關於國防工業企業的整頓(一九七五年八月三日)
關於發展工業的幾點意見(一九七五年八月十八日)
科研工作要走在前面(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各方面都要整頓(一九七五年九月二十七日、十月四日)
“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一日)
關於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一九七七年八月八日)
軍隊要把教育訓練提高到戰略地位(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教育戰線的撥亂反正問題(一九七七年九月十九日)
在中央軍委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
堅持按勞分配原則(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實現四化,永不稱霸(一九七八年五月七日)
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九七八年六月二日)
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六日)
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改造企業(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八日)
工人階級要為實現四個現代化作出優異貢獻(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一日)
實行開放政策,學習世界先進科學技術(一九七八年十月十日)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解決台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提上具體日程(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
搞建設要利用外資和發揮原工商業者的作用(一九七九年一月十七日)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一九七九年三月三十日)
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五日)
民主和法制兩手都不能削弱(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
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實現要靠組織路線來保證(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關於經濟工作的幾點意見(一九七九年十月四日)
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一九七九年十月十九日)
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一九七九年十月三十日)
高級幹部要帶頭髮揚黨的優良傳統(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日)
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中國本世紀的目標是實現小康(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
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一九八零年一月十六日)
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一九八零年二月二十九日)
精簡軍隊,提高戰鬥力(一九八零年三月十二日)
對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一九八零年三月——一九八一年六月)
社會主義首先要發展生產力(一九八零年四月——五月)
關於農村政策問題(一九八零年五月三十一日)
處理兄弟黨關係的一條重要原則(一九八零年五月三十一日)
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八日)
答義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問(一九八零年八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
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一九八一年一月四日)
關於反對錯誤思想傾向問題(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
在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閉幕會上的講話(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老幹部第一位的任務是選拔中青年幹部(一九八一年七月二日)
關於思想戰線上的問題的談話(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七日)
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九日)
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三日)
堅決打擊經濟犯罪活動(一九八二年四月十日)
我國經濟建設的歷史經驗(一九八二年五月六日)
在軍委座談會上的講話(一九八二年七月四日)
設顧問委員會是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的過渡辦法(一九八二年七月三十日)
中國的對外政策(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一日)[2]
第三卷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八二年九月十三日)
一心一意搞建設(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
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
前十年為後十年做好準備(一九八二年十月十四日)
增進中印友誼,加強南南合作(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植樹造林(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二月)
各項工作都要有助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九八三年一月十二日)
視察江蘇等地回北京後的談話(一九八三年三月二日)
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路子走對了,政策不會變(一九八三年六月十八日)
中國大陸和台灣和平統一的構想(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
利用外國智力和擴大對外開放(一九八三年七月八日)
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九日)
為景山學校題詞(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
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二日)
穩定世界局勢的新辦法(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二日)
辦好經濟特區,增加對外開放城市(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發展中日關係要看得遠些(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維護世界和平,搞好國內建設(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
我們非常關注香港的過渡時期(一九八四年七月三十一日)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慶祝典禮上的(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
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一九八四年十月三日)
我們的宏偉目標和根本政策(一九八四年十月六日)
我們把改革當作一種革命(一九八四年十月十日)
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和平共處原則具有強大生命力(一九八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軍隊要服從整個國家建設大局(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
中國是信守諾言的(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九日)
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一九八五年三月四日)
改革科技體制是為了解放生產力(一九八五年三月七日)
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一九八五年三月七日)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政治上發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
加強同歐洲的經濟聯繫(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八日)
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九日)
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一九八五年五月、六月)
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八五年六月四日)
改革開放是很大的試驗(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抓住時機,推進改革(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一日)
特區經濟要從內向轉到外向(一九八五年八月一日)
對中國改革的兩種評價(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的講話(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七日)
拿事實來說話(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堅持社會主義,堅持和平政策(一九八六年四月四日)
在聽取經濟情況匯報時的談話(一九八六年六月十日)
爭取整箇中華民族的大團結(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八日)
在全體人民中樹立法制觀念(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八日)
視察天津時的談話(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九日——二十一日)
答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問(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
關於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一月)
在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上的講話(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中國要發展,離不開科學(一九八六年十月十八日)
悼伯承(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九日)
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排除干擾,繼續前進(一九八七年一月十三日)
加強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日)
計畫和市場都是發展生產力的方法(一九八七年二月六日)
用中國的歷史教育青年(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八日)
中國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一九八七年三月三日)
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一九八七年三月八日)
怎樣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的講話(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六日)
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一九八七年四月三十日)
警惕日本極少數人復活軍國主義(一九八七年五月五日)
改革開放使中國真正活躍起來(一九八七年五月十二日)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二日)
沒有安定的政治環境什麼事都幹不成(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發展(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我國方針政策的兩個基本點(一九八七年七月四日)
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九日)
我們幹的事業是全新的事業(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三日)
十三大的兩個特點(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解放思想,獨立思考(一九八八年五月十八日)
理順物價,加速改革(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九日)
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
要吸收國際的經驗(一九八八年六月三日)
在改革中保持生產的較好發展(一九八八年六月七日)
形勢迫使我們進一步改革開放(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二日)
總結歷史是為了開闢未來(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十二日)
中央要有權威(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二日)
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準則建立國際新秩序(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壓倒一切的是穩定(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中國不允許亂(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
保持艱苦奮鬥的傳統(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結束過去,開闢未來(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
組成一個實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領導集體(一九八九年五月三十一日)
在接見首都戒嚴部隊軍以上幹部時的講話(一九八九年六月九日)
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一九八九年六月十六日)
改革開放政策穩定,中國大有希望(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
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
我們有信心把中國的事情做得更好(一九八九年九月十六日)
社會主義的中國誰也動搖不了(一九八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結束嚴峻的中美關係要由美國採取主動(一九八九年十月三十一日)
會見參加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全體同志時的講話(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對二野歷史的回顧(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堅持社會主義,防止和平演變(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國家的主權和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
中美關係終歸要好起來才行(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日)
香港基本法具有歷史意義和國際意義(一九九○年二月十七日)
國際形勢和經濟問題(一九九○年三月三日)
振興中華民族(一九九○年四月七日)
中國永遠不允許別國干涉內政(一九九○年七月十一日)
共同努力,實現祖國統一(一九九○年九月十五日)
善於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一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視察上海時的談話(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二月十八日)
總結經驗,使用人才(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日)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