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西高橋

鄞西高橋

  鄞西多高橋,西出寧波望京門外的後塘河上,曾有大卿橋、西成橋、望春橋、新橋、上升永濟橋和高橋,這批橋都是清一色的單孔高拱橋,昔年多有官船往來,故後塘河又稱官塘河,而一連串的高拱橋之中,尤以高橋為最著名,高橋鎮,就是以橋命名。

簡介

鄞西高橋鄞西高橋
鄞西多高橋,西出寧波望京門外的後塘河上,曾有大卿橋西成橋望春橋、新橋、上升永濟橋和高橋,這批橋都是清一色的單孔高拱橋,昔年多有官船往來,故後塘河又稱官塘河,而一連串的高拱橋之中,尤以高橋為最著名,高橋鎮,就是以橋命名。

歷史

 高橋之著名,其一是高橋歷史悠久,橋身高大,為鄞西諸多高拱橋之首。其二是地處古明州通往內陸的水陸咽喉,官員學子、行商軍旅必經之地。其三是高橋戰役和高橋會的故事。高橋在建築史、軍事史、交通史、民俗史上都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宋代《寶慶四明志》中的高橋,僅載了“縣西二十里,紹興中(公元1131-1162年)重建。”可見高橋在800餘年之前已經有名。經實地考察,整橋長29米,由72組弧形條石組成的圓拱,拱矢高6.8米,跨水10.3米,這樣高大的拱橋,既容得兩艘官船平行,又可“航舶過往風帆不落。”
高橋建造穩固,雕飾美觀。橋頂寬度4.8米,橋基寬度6米,略呈梯形。東西各33級步階,可以騎馬過橋。橋面上設定13對宋式雙復蓮望柱,由荷葉托攔板聯接,東西橋堍各一對祥雲抱鼓石。站在橋頂,可遠眺四明群峰逶迤,平川阡陌縱橫,橋下寬達1米的縴夫通道,在此90度的急轉彎,由後塘河折入大西壩河,橋拱的轉角處留下一道道深達1厘米的縴繩痕跡,記錄了幾百年來縴夫們的辛勞血汗。
如果坐船從橋下經過,刻在南北的兩塊橋額上各有一個“高”字。南邊書“指日高升”,對聯是“巨浪長風想見群公得意,方壺圓橋都從此處問津。”這是為渴求高官厚祿的官員和學子們說的;橋的北面刻的是“文星高照”,專為往返於科舉考場的讀書人說的吉利話。
據鄞縣地方志記載,由高橋向東一箭之遙的景安鋪,唐宋時代又稱馬鋪,為“出望京門十里”之驛站,官府的公文信函及曉行夜宿的驛使快馬都在此駐足。如走陸路過高橋後經大隱、車廄、餘姚可通杭州。走水路,可過五里大西壩河,在西渡進入姚江而直達杭城。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宋高宗趙構經鄞縣逃到海上以後,高橋景安鋪驛道上發生了著名的宋金“高橋之戰”。清代萬斯同在《鄮西竹枝詞》中寫道:“高宗航海駐鄞邦,曾把高橋作戰場,卻恨元我輕縱敵,復教兀朮渡錢塘。”
該年臘月三十,寒風凜冽,明州城內家家戶戶都在過年,金兀朮的愛將阿里浦盧渾的4000鐵騎,從陸路過高橋,氣勢洶洶蜂擁而來,臨近景安鋪,突然踏上宋將張浚、楊沂中指揮鋪設在地上的草蓆,頓時人仰馬翻,被殺得血流成河,成為宋代抗金史上第一次勝仗,寧波草蓆,從此被稱為“滑子”。阿里浦盧渾死裡逃生,報告金兀朮,親率重兵前來報復。正月初七,明州城內還沉浸在慶賀抗金勝利和新年歡樂之中,金兵兵臨城下,張浚竟棄城而逃,正月十七,明州城破,金兵洗劫殺戮未及逃離的城內外百姓,這就是寧波建城以來遭受到的最大浩劫。
數年後,宋高宗回到臨安。降旨嘉獎張浚、楊沂中高橋之戰有功,在橋邊為張、楊建寧德廟、鋒廟,百姓們為表示慶賀,即形成了八百年來萬人參預的“高橋會”。
據清代學者蔣學鏞考證撰文認為:“張浚恐金人益兵來攻,即大掠城中而去並拆所過橋樑,金兵至,士民奔迸,橋毀不得渡,遂殲於敵,浚實為罪魁,後為但稱高橋之勝,反於其地立祠。”後來由於張浚夥同秦檜屈殺岳飛,才永遠跪在岳墳前被世人唾棄,而高橋旁寧德廟中的紅臉菩薩也改為黃飛虎,高橋之戰中的張浚,最後才得到歷史的懲罰。
寶佑四年(公元1256年),沿海制置大使吳潛重建了高橋,也即現在的如此規模。元明清各代,屢經修繕,最後一次重修為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至今已歷118個春秋,它雖然已失去船來人往的輝煌和熱鬧,但作為浙東歷史文化的重要名勝古蹟,仍將受到世世代代的保護,在1998年的《寧波十大名橋》評選中,是入選的最大單孔高拱石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