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琦[原山東農業大學校長]

鄒琦[原山東農業大學校長]

鄒琦,男,漢族,1934年生,中共黨員,山東聊城人,副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山東農業大學校長。1990年由國家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共培養碩士研究生41名,博士研究生18名。

個人經歷

1956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農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生理生化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植物生理學家婁成後教授攻讀副博士研究生

1960年畢業後在中國農業大學任教

1965年調回山東農業大學,歷任植物生理教研室主任、基礎部主任、副校長,1992—1997年任校長。

學術兼職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委員

中國作物學會栽培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作物生理學組組長

山東省學位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員

中國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

《植物學報》編委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主編

植物生理學省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

山東植物生理學會理事長

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小麥分團副團長等職

學術研究

鄒琦教授長期從事植物生理學教學與研究,專長作物栽培生理、逆境生理及光合作用生理生態等領域,是我國作物栽培生理學科的積極 倡導者之一。60—70年代與鄭廣華、 余松烈 院士等一起研究小麥高產規律,提出了控制群體、壯大個體、減少無效櫱、改善群體透光狀況為主要措施的增產途徑,為小麥精播高產栽培理論的創立做出了貢獻,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70年代以來開展小麥“庫源關係”研究,提出以“庫源比值”作為小麥高光效生理指標,成為育成某些高產優質小麥品種的重要指導原則。1981—1982年由農業部派遣,赴美國Beltsville農業研究中心植物生理研究所從事植物逆境生理研究,探討小麥抗高溫特性的誘導規律,1991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87年以來,主要從事小麥、大豆抗旱性及在乾旱條件下光合生理生態研究,運用光合控制理論全面分析大豆光合“午休”過程中的氣孔與非氣孔限制,提出了“午休”原因的新見解,明確了滲透調節及活性氧清除能力與抗旱性的關係,

所獲獎勵

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6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科研經歷

1、國家攀登計畫項目,“作物個體與群體光合作用與產量關係的研究”課題,從事逆境條件下作物光合作用光抑制及小麥抗旱性生理育種研究,主持

2、國家“973”項目, “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轉化的杌理及其在農業中的套用”研究

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光合作用高效光能轉化的機理及其在農業中的套用”研究

4、主持“超高產作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分子調控”專題。

發表論文

發表論文100餘篇,論文《作物在非生物逆境下的光合作用》收入了由匡廷雲院士主編的國家“973”項目專著《作物光能利用效率與調控》(2004年)一書中。

所著專著

主編《作物抗旱生理生態研究》和國家攀登計畫學術專著《作物高產高效生理學研究進展》,三次主編農業部統編教材《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