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敏夫

鄒敏夫,字福敏,1887年生,廣東省廉江縣良洞鄉土並塘村人。年幼時喪父,靠母親務農撫養兄弟倆。先生幼時在家鄉讀書,受孫中山舊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立志救國,毅然辭母離家到雲南陸軍講武學堂學習,後被派到蔡鍔將軍領導的護國軍中任排長,自此投身國民革命軍行列。一九四五年農曆七月十二日清晨,偽鄉長陳徽祥把鄒敏夫(監押在東朗村國民黨治安總部監獄僅兩天)槍殺於東朗村高山嶺腳下。時年五十八歲。

基本信息

鄒敏夫先生,字福敏,1887年生,廣東省廉江縣良洞鄉土並塘村人。年幼時喪父,靠母親務農撫養兄弟倆。先生幼時在家鄉讀書。
年青的鄒敏夫受孫中山舊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立志救國,毅然辭母離家到雲南陸軍講武學堂學習,後被派到蔡鍔將軍領導的護國軍中任排長,自此投身國民革命軍行列。先生秉性耿直,刻苦耐勞,作戰勇敢,在革命軍中歷任排、連、副團長,參加北伐。世德陣亡後,敏夫隨張炎將軍在十九路軍六十一師教導團任上校團長,率隊參加了震驚中外的“一二八”松滬抗戰。他親臨前線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在上海閘北等地與日軍激戰中,左腿負傷後,仍堅持指揮作戰,痛殲日寇。松滬抗戰因蔣介石、何應欽合流的國民黨政府向日本帝國主義妥協,與日寇簽訂了所謂“松滬停戰協定”,令十九路軍撤離上海戰場,調往福建“剿共”。敏夫率隊從戰場撤下來時,因一個多月來堅守陣地激戰不息,衣不解帶,沒理過頭髮,長發覆面,手腳生癤瘡,在南京休整一段時間開往福建。爾後,十九路軍愛國將領李濟深、蔡延鍇、蔣光鼎、陳銘樞等人不滿蔣介石反共反人民的反動政策,在福州成立人民政府,舉旗反蔣。不久,“閩變”失敗,蔡延鍇、張炎等被迫解職,將、校軍官各散東西,鄒敏夫離隊潛回廣州,後回鄉賦閒。
敏夫回家後以耕讀自樂,他處事嚴於律己,不苟言笑,嚴格要求兒孫勤奮向學。他居室門前書寫一副對聯:“敏事慎言,修己安人”在自己的住房旁側另闢一室作為課幾讀書之所,親自教授兒孫讀書,他自己喜愛古典文學,常吟喔古文,並選定若干篇章要求家人學著讀。敏夫工書法,常臨摹碑貼,寫得一手好小楷,抄了不少古籍,其中一本中藥單方手抄本,解放後由李錦醫生收藏,一九八二年李醫生將該書轉贈廉江縣僑聯會,由張承金副主任親手收存。
一九三八年,張炎將軍出任高州專員兼第十一區游擊司令時,委任鄒敏夫為廉江縣抗日游擊統率委員會主任。他同情中共抗日救國,支持廉江青抗會展開工作,主張全民族抗戰,喚起民眾在地方組織自衛武裝,編練抗日隊伍維持治安秩序。
一九四0年,張炎將軍因義釋鄉村工作團周榮等人,見忌於當時的國民黨廣東省長,被迫離任,鄒敏夫也隨之解職回家閒賦。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間張炎將軍在家鄉塘綴樟山村,以世德中學為中心組織南路人民抗日軍,號召南粵人民團結抗日。敏夫參與其組織聯絡陳信材先生以白甲港村新民國小為基地,組織學生軍宣傳抗日活動。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張炎將軍率隊在樟山村舉義,一舉攻占塘綴圩國民黨吳川縣政府,敏夫隨隊進軍化州中洞受阻,行至廉江燈草時被國民黨軍鄧鄂戴朝恩部打敗,張炎將軍入廣西後,在玉林遇難。敏夫此時隻身潛回家鄉,後來被反動派控告參加共黨“叛亂”禍害桑榟等,欲置之於死地。敏夫因而避居高州某地數月。
一九四五年夏天,盤據在良洞圩的日本侵略軍逃跑了。八月,南路的日本鬼子在湛江投降。曾任廉江縣日偽軍漢奸參謀長的陳徽祥搖身一變,成為所謂維持治安的國民黨良洞鄉長。同年農曆七月初八日,鄒敏夫從外地回到家中,初十日往良洞趁圩,到良洞附近的牛肚窩嶺頭察看日本鬼子兵逃跑後殘留下來的據點碉堡及防禦工事時,被陳徽祥發覺,帶兵暗中監視,當天下午尾隨敏夫回家,不問情由立即把鄒敏夫捆縛捉到當時國民黨設在東朗村陳徽祥家中的“治安總部”,扣上手銬腳鐐,嚴刑審訊,說敏夫是gcd,是張炎的參謀長。農曆七月十二日清晨,偽鄉長陳徽祥把鄒敏夫(監押在東朗村國民黨治安總部監獄僅兩天)槍殺於東朗村高山嶺腳下。鄒敏夫時年五十八歲。
鄒敏夫一生為人正直、剛毅,出身於軍人,槍林彈雨在所不懼,數次負傷;向來愛祖國,愛家鄉,對鄉里事主持公道,對漢奸、匪偽尤為深惡痛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