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鄒奕孝(1728~1791),字念喬,江南常州府金匱縣人(今江蘇無錫)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蔡以台榜進士第三人。
人物生平
鄒奕孝的祖父鄒升恆,列入文苑。鄒奕孝是順治九年漢榜狀元鄒忠倚的玄孫。鄒奕孝進士及第後,授翰林院編修。第二年,鄒奕孝食俸七個月時,經禮部引見,乾隆帝御批引見折:伶俐。認為他是個伶俐的人。鄒奕孝時年30歲。乾隆二十四年,鄒奕孝充任順天鄉試同考官。二年後,任恩科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三年,鄒奕孝任陝西鄉試副考官。乾隆三十四年,出任會試同考官。乾隆三十五年,鄒奕孝充任順天恩科鄉試同考官。遷任右春坊右中允。第二年,轉左中允。升翰林院侍講。乾隆三十七年,鄒奕孝以侍講任會試同考官。乾隆四十年,再任會試同考官。升任翰林院侍讀。乾隆四十二年,鄒奕孝遷右春坊右庶子,充文淵閣校理。乾隆四十三年,四庫館書成,議敘加一級。乾隆四十四年,鄒奕孝轉左庶子。不久,升任國子監祭酒。當時奸臣和團把持國家大權,他很熟知鄒奕孝的才幹,想要將鄒奕孝收羅在手下。鄒奕孝根本不與其同流合污。和團達不到目的,又不敢小看鄒奕孝的本事,於是,遇到該鄒奕孝升遷的時候,和團就說不可以。如此七年之久,鄒奕孝始終沒遷官。雖然有譏諷此事的議論,鄒奕孝說:“命運繫於天,恩出自皇帝,他又能怎么樣我呢!”
其他資料
乾隆五十一年,鄒奕孝充任起居注官,見記載事物不只經一人之手,文法參差不統一,因此,他撰寫記注成規一卷,成為以後官員遵守的法則。這一年,天子親臨辟雍,鄒奕孝以國子祭酒講“易天行健”一節,敷陳明快流暢。乾隆帝為之動容,命鄒奕孝兼管樂部事務。在此期間,他編纂了《律呂正義續編》,奉敕令定《詩經樂譜》。這本書據文辨音,據義定調,一復三百篇本音,對於朱載育樂律全書多所訂正,制器尤其精確。他還修正原有的《樂律全書》、《律呂正義》,審詩定調,考古正音,條理集成,引俗入古。乾隆五十二年,鄒奕孝充文淵閣直閣事。乾隆五十三年,授禮部右侍郎,遷內閣學士,出任順天鄉試副考官。次年,鄒奕孝充殿試讀卷官。而後,調工部轉左侍郎。乾隆五十五年,又任會試同考官。充經筵講官。乾隆五十六年,鄒奕孝以工部侍郎先後任山東、福建提學道。
鄒奕孝生平掌文衡最久,同考、典試、視學達十三次之多。他也深通音律,郊祀大典、中和韶樂悉歸所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