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湸

崇禎三年,升任江西南昌府知府。 任職一年,升陝西莊浪兵備道按察司副使,政績頗多。 ?崇禎十三年三月,升大中大夫,分守陝西涼州兵備道布政司參政。

其兄郭淐為東林領袖,反對貴族大地主專政及宦官參政,礦監稅使公開掠奪和對人民的殘酷剝削。要求有限度的定額稅收政策,鄉村與城市平均負擔稅量。並主張開墾荒田,興修水利。而遭到貴族大地主各派的攻擊,因此郭湸仕途上也遭到了厄運。將郭湸轉為南京戶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適有一管稅收差事讓其去辦理,可從中得到很大實惠,他竭力推辭說:“大象就是因為有象牙而招來殺身,我不願從此招來禍端。”擢戶部員外部。?
天啟二年,升戶部山東清吏司部中。時山東揭竿而起,天下大亂,郭湸對時局了如指掌。用兵之事本不屬戶部,但他為天下事與南京戶部侍郎於仕廉及當事者曾有書信數封,時事皆中其所言。?
天啟三年春,授中憲大夫、湖廣荊州府知府。在任數載,政績卓著,如:為李世貞昭雪、查辦監利縣錢糧案、募兵保民等。天啟六年前六月初九日,直隸巡按洪如鐘上疏薦郭湸,升天津海防監軍兵備道山東提刑按察司副使,時魏忠賢黨羽想讓一親信為覺華島瞽將。郭湸說:“此島與敵人僅一水之隔,怎能讓此渠來擔當此任呢?”拒絕了此事。魏黨又讓兵部為其黨羽委旗鼓一職,郭湸堅持反對。他寧得罪魏黨,也不敢誤封疆大事。魏黨懷恨在心,唆使湖廣巡按御史陸獻明,於七月初九日以《荊州三事》顛倒是非誣參郭湸說:“性氣足以凌人,而識見其暗……”。任天津半載,便降為江南揚州府同知。任揚州府同知時,揚州官吏以公款來賄賂,他一笑而拒之。?
天啟七年八月,熹宗(朱由校)駕崩,信王朱由檢即位。十一月,魏忠賢被處死,並一舉剷除了魏忠賢黨羽。明年,改為崇禎元(1628)年,六月壬辰:“南京貴州道御史任僎疏薦。崇禎三年,升任江西南昌府知府。到任後,加強練兵、修繕營房、整頓駐軍,有備無患。張獻忠來往兩江,卻不敢進犯南昌,百姓得以安堵。並審天罡之黨,使強宗斂跡。五年,升山西糧儲屯田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參議、署布政司事。因得罪監軍,太監參奏降職。歸家,居輝縣孟莊五載。?
崇禎九年冬,因太常寺正卿張鏡心推薦公可當重任,起為陝西鞏昌府知府。十年二月十四到任,便儲火炮鳥槍,深挖戰壕,厚築城牆,開荒耕種,減免稅賦。鞏昌經歷曾署縣事,很有政聲。前任知縣索賄,貪無以應,遂栽贓經歷幾至死亡。大參公代為償還,並復加禮遇。他與經歷在鞏昌有二青天之稱。任職一年,升陝西莊浪兵備道按察司副使,政績頗多。?
崇禎十三年三月,升大中大夫,分守陝西涼州兵備道布政司參政。初九到任,夙夜未嘗忘置器、買馬、修邊、備餉、練兵、剿番、放糧等務。四月二十二日,巡視莊浪見有被害者狀紙十餘張,皆為軍兵所為。不覺義憤填膺,氣填胸膛,拍案呼曰:“我費幾許心力,救得這些百姓,遭汝等酷害至此。”憤恨而死。?
郭淐嗣子(湸三子)郭士標上呈子哀請朝廷恩恤,對其父進行旌表。廷議贈太常寺少卿,諭旨遲遲未下,奸相宜興周延儒索要三千金,方得諭旨。士標曰:“先人清介終身,以故位不償德。今身後以賄得贈,雖榮亦辱。”不肯賄賂奸臣周延儒。巡按甘肅監察御吏王璋將其功績上奏朝廷,僅賜金建牌坊以示旌表。著有《宦草詩文集》,一名《官草詩文集》、《家藏集》、《荊州三記事》若干卷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