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郭俊生1955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祖籍山西省交口縣,畢業於山西大學藝術系美術專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山西省山水畫藝委會副會長,山西畫院專業畫家。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獲獎,入編多種典籍、畫冊。
藝術風格
郭俊生潛心於中國山水畫,畫風追求沉厚華滋、蒼茫渾樸一格。因心造境,重意象,求格調,使筆墨語言更具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涵。在繼承掌握傳統筆墨功力的基礎上,通過與生活感受之間的反覆觀照,尋找現代語境的自我表達
青山常在——郭俊生的山水畫意
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以自然和山川景觀為主要描繪對象。山水畫是中國人情思中最為厚重的沉澱,遊山玩水的文化意識,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內在修養意識,咫尺天涯的視錯覺意識等,一直成為山水畫演繹的中軸主線。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其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再沒有哪一個畫種能像山水畫那樣給國人更多的情感。若說與他人談經辯道,山水畫便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以及人的性情。
郭俊生涉足山水20餘年,積累頗豐。灑脫無羈的畫風讓人過目難忘。無論春夏秋冬,他永遠沉浸在自己的丹青世界裡,每一位觀者,都能在畫中看到他的內心山河——那是一種具有強烈主觀表現性的自然流露。山水,不僅意味著一個人對自然的尊重,更多意味著自然對一個人的啟示,意味著畫家內心情感驅使著他的畫筆在兩維平面上對自然的水墨化重建。說到底,也就是我們當今所理解的用水墨語言重建人的精神家園。
郭俊生的繪畫廣涉傳統資源,但他只面對山水以及用筆、用墨和用水。那些富有詩意的山水,印在人們的心靈深處,其放逸的芬芳消弭著畫卷外令人窒息的世俗之氣,在這不經意的平衡中,人們在日出日落間享受著生命。仔細觀賞,那些錯落有致的線條鋪天蓋地,以繁亂的意象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或荒涼、或蕭瑟或鬱鬱蔥蔥的空間。尤其是,那些線條朝著不同方向擺動,向上生長,極力展示著生命的自由與擴張。因此,郭俊生作品中的“氣韻生動”並非來自他精心組織的畫面結構和刻意挪用傳統水墨符號,而是來自於他的“境由心生”——那是一種筆與手、手與心的高度默契,是一種自由遊走。
在郭俊生的作品中,畫家關注整體氣勢遠遠重於局部刻畫,似乎總是以無序的狀態延展。其實,這種鬆散雜亂的背後恰恰流露出北方壯闊的氣質。尤其是畫面上出現的偶然性和隨意性,正是他對中國傳統繪畫的深刻理解所在,體現出一種強烈的內在激情,以及富有動感的線條形成了一種動盪態勢。使得畫面中的物象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郭俊生對傳統筆墨的研究與浸潤長久而深入,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有一種超現實的夢幻性質——那是一種幻覺與心靈的感應交匯,也是對自然感悟的源泉和動力。另外,他的作品有一種非秩序感和隨意性,更接近於自然的狀態。我想像著畫家站立在大山溝壑間,傾聽風濤林雨,讓天籟之聲融入自己的思緒,與自然共鳴。
郭俊生的用筆講究蒼潤,講究老辣和蒼勁。如果將蒼潤看做是筆墨的兩極,那么,實際上是筆墨本身就有的枯濕濃淡輕重緩急所構成的張力。使得畫面蘊涵豐富並意味深長。從傳統的意義上說,所謂的境由筆生,對郭俊生來說,不僅畫面的意趣詩境是由筆墨構成,包括風格與個性,也由筆墨奠定。從這個角度說,郭俊生是一位深知筆墨意味的人,並且,在曠日持久的實踐中,將其作為拓展自己山水實踐的根基。唯其如此,才有了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尤其是,對山水畫家來說,筆墨永遠是傳統的堅實載體。對郭俊生來說,在對筆墨傳統的承傳中注入了自己的個性與情懷。這一點,是畫家淵源於山水畫歷史,坐實于山水畫本體,在長期的探索與實踐中獲得的收穫。
郭俊生生活在傳統文化底蘊雄厚的山西,也是山西畫院的專職畫家,多年從事專業創作所積累的經驗和為之付出的努力,為他在新世紀的10年造就了功名和業績,尤其對傳統的理解和再認識,使他的山水藝術獲得更大的自由,想像力也由此釋放——尤其是,那種“畫院式”的集體神話轉化為一種個人選擇,這是一種解放,也是通過解放獲得的自由,體現出一種生命的浩蕩。
對於中國畫,尤其是山水畫我一竅不通,至今沒有觸摸過紙墨筆硯。是一個真正的無知者。所以,很多時候,我不敢輕易對郭俊生的作品說三道四,生怕我的無知給他的作品帶來玷污。郭俊生的山水藝術使我對傳統繪畫獲得了一種新的眼光,那就是對傳統的態度和認識角度的不同。其中重要的是,對自我在傳統語言的長期浸潤中所獲得的筆墨習性有一種自覺的反思與警覺。
山水入懷,青山常在。
2012年4月29日於西安美術館
劉 淳/文
郭俊生山水畫作品
郭俊生作品有一種非秩序感和隨意性,更接近於自然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