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金增

邰金增

邰金增(1940~ )筆名金錚。山西臨汾人。曾任山西電力公司新聞文化中心主任。

生平

邰金增 邰金增

1961年畢業於山西省電力工業學校。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華東電力集團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二級美術師。書法作品多次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先後參加山西省一、四屆書法展覽、全國和華北電業職工書法美術展覽、山西體育藝術作品展覽、山西綠色明珠美術書法展覽等。曾獲山西省首屆硬筆書法一等獎、“五台山杯”國際書畫大賽二等獎、華北電業職工書法美術展覽二等獎,以及全國“文明杯”鋼筆原子筆大賽和山西省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書畫展優秀組品獎等。作品入選《全國電力職工書法集粹》等。傳略輯入《中國現代書法界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出版有《邰金增書法集》。

個人

邰金增是一位眉宇祥和的老者,在他總是掛著笑意的臉上,自然顯現著七分敦厚和三分書卷氣。

邰老和書法結緣很早,少年時就以寫一手好字而名聞鄉里,為村鄰們寫些春聯、賀幛啥的是他樂於為之的,筆力便在平平常常的日子裡潤物無聲地打了底兒。家鄉晉南地域文化氣韻也是蠻濃蠻重的,一些民間書法家對他的熏和染更讓他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最初的藝術審美。

從六十年代初參加電力建設,一晃就是四五十年了。沒有間斷的是書法,忙裡偷閒吧。不放過一些零碎的須臾片刻,或許是其習書的主要方式。

邰老的書法作品以行草見長,筆致灑脫,氣勢通達,歸於典雅清雋流暢一路,這或許是其書法的主體風格。細讀其作品,在嚴謹的章法與秀潤的筆調背後,蘊含著一種平和蕭散意態超然的東西。收入在《邰金增書法集》中的五米長卷《琵琶行》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這幅書法長卷落筆不飾雕琢,揮灑自如,行雲流水,氣脈連貫,長六百餘言而富於變化且無僵硬之感,作品通篇力求氣勢與韻律有機結合,筆下亦剛亦柔,是難得的一篇佳作。

僅就行草而言,邰金增尤喜二王,對其書跡爛熟於心,對懷素及蘇黃米蔡諸家的作品亦手不釋卷。在承傳統、師前人上,邰老下了幾十年功夫,多幅臨名家之作讓人嘆賞。譬如,邰金增作品中有一幅臨右軍《蘭亭序》,取自馮承素本,細視之下,“點畫、姿致、韻味,與馮本非常接近,充分顯示了他的臨書功力。”

邰金增對筆者講:“有時候臨古人也不能完全死臨,臨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想法,臨到一定程度就可經考慮適當地灌入自己的想法兒。”

筆者問邰老:“您的作品好象不都是行雲流水的一種路數兒,您的書法集裡面也有部分作品給人大朴大拙的感覺,譬如‘萬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那幾幅?”

邰金增眼睛一亮,瞬間又平和地垂下眼帘:“是想寫得富有一點變化”。

筆者問邰老:“有人認為您已經在‘傳統風範的基礎上,兼具自家面目’了。我也有這種感覺。”

邰金增微微搖搖頭:“僅僅有一點輪廓吧,還不大清晰。”

“我這個人比較傳統,書法也比較傳統,從心裡也想適度地求變,可還是比較傳統,還是年輕人的作品放得開些。”

邰金增起身翻出一本《第六屆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選》找出幾位年輕人的作品,邊讚賞邊指給筆者看,又自語道:“也有些作品接受不了哇!”

筆者說:“從書上看過一段兒話,藝術這種東西,首先要從規矩到規矩,再從規矩到規矩,三重規矩之後,再想辦法適度地破點規矩;或者說,要從法度到法度,從法度再到法度,三重法度之後,就得有點越軌的筆致啦。早了不成,功力不夠;晚了也不好,讓大師們把咱的個性和銳氣都悶回去了,是這樣吧?”

邰老笑著仰起下頜:“對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