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邪佞
拼音
xié nìng
釋義
佞:花言巧語的小人;邪:邪惡。
例句
指責申斥奸佞之人,抵制邪惡勢力。
出處與詳解
1、奸邪,偽善。
①漢 荀悅 《漢紀·平帝紀》:“ 莽 既不仁而有邪佞之材,又乘四父歷世之權。”
②《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 景 以 馮延巳 、 常夢錫 為翰林學士……而 延巳 等皆以邪佞用事, 吳 人謂之‘五鬼’。”
③宋 方勺 《青溪寇軌》:“當軸者皆齷齪邪佞之徒,但知以聲色土木淫蠱上心耳。”
④明 方孝孺 《春風和氣堂記》:“或用之而參以邪佞之人,雖欲為春,不可得也。”
⑤唐 杜牧《商山富水驛(驛本名與陽諫議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邪佞每思當面唾,清貧長欠一杯錢。
2、奸邪小人。
①晉 袁宏 《後漢紀·順帝紀上》:“今宜斥退邪佞,投之四裔;引納方直,令在左右。”
②宋 袁褧 《楓窗小牘》卷上:“太學博士 石介 ,因作《慶曆聖德頌》,其詞太激,邪佞切齒。”
③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七:“察邪佞,護善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