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

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

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挪威前首相。在2005年9月12日舉行的挪威議會選舉中,挪威工黨奪得169個議席中的62個席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大選中失利的挪威右翼聯合政府首相邦德維克10月14日正式宣布辭職。2012年6月,邦德維克原計畫到中國參加“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的會議,但6月8日他被告知遭拒簽。1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為受邀訪華的外國人頒發籤證,是中國駐外使領館的通行做法。各國簽證政策和做法不同,外界對此不必過度解讀。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邦德維克(右)與江澤民 邦德維克(右)與江澤民

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Kjell Magne Bondevik) 1947年9月3日生於挪威,1975年獲神學碩士學位。他是基督教人民黨人,1973年當選議員,1983年至1995年任基督教人民黨主席。邦德維克曾任副首相、外交大臣、宗教和教育大臣和首相府國務秘書等職。

他1997年至2000年首次出任首相,2001年10月再次出任首相,在2005年9月12日舉行的挪威議會選舉中,挪威工黨奪得169個議席中的62個席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大選中失利的挪威右翼聯合政府首相邦德維克10月14日正式宣布辭職。

2002年1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已婚,有三個子女。

第一次內閣

(1997年10月17日至2000年3月3日) 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 (督教人民黨) — 首相

克努特·沃勒貝克 (Chr.) — 外交大臣

Ragnhild Queseth Haarstad (中間黨) — 當地政府和區域發展大臣

Magnhild Meltveit Kleppa (中間黨) — 社會事務大臣

Eldbjørg Løwer (自由黨) — 勞工和管理大臣

古德芒德·萊斯塔 (Cen.) — 財政大臣

Aud Inger Aure (Chr.) — 司法大臣

安娜·恩格爾·朗斯坦 (Cen.) — 文化大臣

茜爾德·弗拉菲尤·詹森 (Chr.) — 人權和發展大臣

瓦爾格·斯瓦斯塔·海于格蘭 (Chr.) — 兒童和家庭事務大臣

約恩·利勒通 (Chr.) — 宗教、教育和科研大臣

彼得·安格生 (Cen.) — 漁業和海岸事務大臣

達格芬·赫布羅騰 (Chr.) — 衛生和護理部大臣

Kåre Gjønnes (Chr.) — 農業大臣

奧德·埃納爾·德呂姆 (Lib.) — 運輸和交通大臣

達格·喬斯坦·弗耶沃爾 (Chr.) — 國防大臣

拉爾斯·斯蓬海姆 (Lib.) — 工業和IT業大臣

Marit Arnstad (Cen.) — 石油和能源大臣

古羅·弗耶蘭格爾 (Lib.) — 環境大臣

第二次內閣

(2001年10月19日至2005年10月17日) (2004年6月內閣改組)

謝爾·馬格納·邦德維克 (督教人民黨) — 首相

揚·彼得森 (保守黨) — 外交大臣

埃爾娜·索爾貝格 (C) — 當地政府和區域發展大臣

維克托·諾曼 — 勞工和行政管理大臣(2004年6月合併)

英耶德·斯科 — 社會事務大臣(2004年6月合併)

達格芬·赫布羅滕 (Chr.) — 勞動和社會事務大臣

拉爾斯·斯蓬海姆 (自由黨) — 農業大臣

佩爾-克里斯蒂安·福斯 (C) — 財政大臣

奧德·埃納爾·德呂姆 (Lib.) — 司法和警察大臣

瓦爾格·斯瓦斯塔·海于格蘭 (Chr.) — 文化和宗教事務大臣

茜爾德·弗拉菲尤·詹森 (Chr.) — 國際援助大臣

萊拉·道維 (Chr.) — 兒童和家庭事務大臣

克麗斯廷·克萊梅特 (C) — 教育和科研大臣

斯韋恩·盧德維格森 (C) — 漁業和海岸事務大臣

達格芬·赫布羅騰、安斯加爾·加布爾埃爾森 (C) — 衛生和護理部大臣

托麗爾德·斯科格斯霍爾姆 (Lib.) — 運輸和交通大臣

克麗斯廷·克龍·德沃爾 (C) — 國防大臣

埃納爾·斯滕斯奈斯、博爾格·布倫德 (C) — 貿易和工業大臣

莫頓·安德列斯·麥耶 (C) — 現代化大臣

圖爾希德·魏德維 (C) — 石油和能源大臣

博爾格·布倫德克努特·哈雷德 (Chr.) — 環境大臣

簽證被拒

事件簡介

挪威內政部表示,原計畫2012年6月中旬到中國參加“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的會議的邦德維克於6月8日被告知遭拒簽。挪威外交部稱已向中方提出交涉,但未得到任何結果。

西媒觀點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參加此次會議的有30名外國人,邦德維克是他們當中唯一被拒簽的,顯示出挪威與中國的關係仍未走出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的負面影響。邦德維克在接受挪威媒體採訪時說,“我與諾貝爾委員會向劉曉波頒獎沒有任何聯繫,但可能中國政府知道我對這個獎項發表過積極言論。這件事已經過去快兩年了,中國還耿耿於懷”。美國“商業內幕”新聞網稱,邦德維克於1997年至2005年出任挪威首相,當時他在中國很受歡迎,多次與中國高級官員會面。“但現在,他連中國簽證都拿不到”。

挪威《晚郵報》報導稱,挪威與中國的關係在挪威諾貝爾委員會2010年給劉曉波頒發“和平獎”後陷入緊張。中國隨後切斷與挪威政府高層之間的聯繫。儘管挪威當局強調,諾貝爾委員會是獨立組織,但一些挪威人在申請中國簽證時經常遭拒。此外,挪威還一直反對中國獲得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資格,“而中國非常希望當上永久觀察員”。報導稱,正在融化的北極圈冰山為中國提供通往北美和歐洲的超便捷航道,而冰川覆蓋下的自然資源也十分豐富。

外交部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2012年6月13日對挪威前首相邦德維克被中國駐挪威使館拒簽一事回應稱,各國簽證政策和做法不同,外界對此不必過度解讀。

有記者問:挪威前首相邦德維克日前被中國駐挪威使館拒簽。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劉為民說,根據國內有關單位的授權,為受邀訪華的外國人頒發籤證,是中國駐外使領館的通行做法。在一些外國駐華使館幾乎每天都有中國公民被拒簽的事情發生。各國簽證政策和做法不同,外界對此不必過度解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