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殷商時期的上大夫邦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典籍《尚書·盤庚》中記載:“邦伯師長”。邦伯,就是中央政府派遣至地方的行政官員。在商王朝時期,一州之行政長官稱作“伯”,相同的官員在夏王朝、周王朝、秦朝、漢朝時期皆稱作“牧”,後世皆稱“州牧”,州的刺史稱作邦伯,俗稱為“方伯”。
邦伯的後裔子孫中,有沿襲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邦伯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邦氏者,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魯國孔子的弟子邦巽,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邦巽,姬姓,字子斂,魯國人,是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為後世所稱“七十二賢”之一。在典籍《家語·弟子解》中作“邦選,字子欽”,亦作“字子飲”。在史籍《史記·弟子傳》的索隱中注為“邦巽”,義作“國巽”,乃當時避漢高祖劉邦諱字而形成。唐朝開元二十七年,追封邦巽為“平陽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再加封為“高堂侯”;明嘉靖九年,又改稱為“先賢邦子”。
邦巽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邦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鮮卑,出自南北朝時期拓跋部纈那氏部落,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在史籍《南齊書·王融上疏議》中記載,王融當時在分析北魏政局時,有“總錄則邽姓直勒渴侯”之句。其中的“邽姓”即“邦姓”,直勒即直勤,渴侯即元丕,是反對北魏孝文帝實施改革政策的鮮卑貴族,時任涼州刺史。王融的上疏時間,在齊明帝永明七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公元489)。鮮卑族中的邦氏,主要是源自拓跋部纈那氏部落,纈那,又稱纈邦,按史籍《魏書》的記載,是屬於以地因氏(今山西寧武),後成為部落的稱謂,後基本融入漢族,主要分布在今江西豐城地區。
第四個淵源
源於回族,出自元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回族邦氏,出自元朝時期西域人從海路來華的泉州地區,在古祟安定居,始祖稱為“邦仲遠”。邦仲遠的最大貢獻,就是在中國翻譯有首部伊斯蘭教聖經《可蘭經》,其後裔子孫皆以先祖名的諧音漢字為姓氏者,稱邦氏,後分衍有丁氏、郭氏。
邦仲遠是回族邦氏的肇姓始祖,在其墓碑上鐫刻有古阿拉伯文的《可蘭經》。
第五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清朝滿族正紅旗佐領他塔喇氏部族,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Tatara Hala,漢義“特別多”,世居扎庫木、安褚拉庫、寧古塔、扎克丹、薩爾滸、長白山、瓦爾喀、馬察、占河、烏蘇、伊蘭木、海州、十方寺、吉林烏拉等地。其族人多在滿洲正紅旗,世居瓦爾喀。其先祖他塔喇·馬福塔在後金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率部族百餘戶歸附於佟·努而哈赤,後以軍功賜號“巴圖魯”,授世管佐領。他塔喇·馬福塔逝世後,其二子他塔喇·邦納密承襲佐領之職。他塔喇·邦納密驍勇善戰,隨皇太極、多爾袞征伐明朝,一直征戰入緬甸,功授三等輕車都尉,逝世後由其兄他塔喇·尚祿襲其職。
他塔喇氏後多冠漢姓為唐氏、譚氏、舒氏。而他塔喇·邦納密的後裔中,因祖上官至輕車都尉,清朝時期輕車都尉是公、侯、伯、子、男這五等封爵之下的世職,相當於官階正三品,三等輕車都尉也官階從三品(今正軍級,或副部級),因此有以祖上名字為姓氏者,漢化簡稱邦氏。
第六個淵源
源於西拉雅族,出自台灣省原住民族西拉雅部族,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為氏。西拉雅族(Siraya),台灣學者大多認定其為台灣原住民,在民族學的學術分類上屬於“南島語系民族”,清朝時期一般稱之為“平埔熟番”,在史籍中則稱之為“四社熟番”,當時主要分布在台南、高雄兩地區的丘陵和河谷地帶,即嘉南平原到恆春半島之間的四個主要地區,因稱“四社”:
①新港社,社民主要分布在鹽水溪以南到二仁溪以北之間;
②目加溜灣社,社民主要分布在八掌溪下游到曾文溪下游
③蕭壟社,社民主要分布在曾文溪到鹽水溪之間;
④麻豆社,社民主要分布在急水溪上游以南到曾文溪之間;
除了這四大社之外,西拉雅族內還有一些較小的社如大目降社、卓港社、大傑顛社、焦吧年社、芊匏社等。這些“社”,就是部落。今在台灣島內,西拉雅族與邵族(Thao)、噶瑪蘭族(Kavalan)、凱達格蘭族(Ketagalan)、雷朗族(Luilang)、道卡斯族(Taokas)、巴布拉族(Papora)、貓霧族(Babuza)、巴則海族(Pazeh)、洪雅族(Hoanya)一起,統稱其為“平埔族”,而大陸學者則將“平埔族”以及台灣學者析分的其中各個氏族部落皆歸於高山族,認為其不過就是高山族中的不同部落而已。西拉雅族原來的族群文化特色為“阿立祖”的信仰,擁有傳統的祭典如平埔族夜祭、公廨等。西拉雅族部落實行的原始統治、語言及文字,僅掌握於極少數人手中,主要是統治階層即大頭目與各部頭目,以及與北邊的洪雅族進行貿易的商人,公文的往來及重要訊息的傳遞、文學的創造,皆由統治階層控制;而其他的普通族人,包括從事軍事防禦的部落勇士等,僅能使用另一種的口述語言,而使用口述語言的西拉雅族族人,長久以來被認定為是代表通俗文化的主體部分,族人們沒有想像和創造的自由,只能被動地使用被統治階層規定了的語言。另外,由於臨水的區域皆築有高牆的屏障,故而絕大多數西拉雅族人皆不知仍有牆外之事物,儘管如此,西拉雅族仍然是平埔族中人口最多、勢力最強的一族。據台灣省出土的文物可知,整個平埔族在元朝時期就與大陸中央王朝有文獻往來,到了明朝中期以後,隨著漢族人大量移民到台灣,西拉雅族的生活空間迅速受到壓縮,加上清朝初期中央政府嚴格限制女性向海外移民,許多漢族男性移民便和平埔族女性通婚。和其它多數的平埔族各氏族部落一樣,西拉雅族的自身文化也在和漢族人的通婚中漸漸消失,僅有少部份的西拉雅族越過了中央山脈遷移到了台灣東部地區的台東、花蓮一帶,但也不過只是保持了血統上的“完整”,族人皆已完全漢化,其原始的信仰、文化以及語言早已失傳了。
在西拉雅族民眾之中,有一些人在清朝時期漢化為漢姓邦氏,但人口一直不多,至今也只有二百餘人,主要分布在台灣省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一帶。可嘆的是,在2009年8月7日於台灣登入的“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土石流大災難中,該支邦氏族人一次受難就多達五十餘人。
得姓始祖
邦巽(邦選)、邦仲遠、他塔喇·邦納密。
遷徙分布
邦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原來名列第五百八十一位,邦氏族人多以代郡、南陽為郡望。
今江西省的豐城市,雲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邦別鎮,江蘇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唐河市,福建省的泉州市崇安區、晉江市,台灣省的台北縣、新竹縣、高雄縣、台東縣、花蓮縣等地等地,均有邦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代 郡:亦稱代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始置代郡。秦朝時期先為代郡,後為代縣。漢朝初期為代國,後改回為代郡,治所在桑乾縣(今山西寧武),東漢時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陽高)。晉朝時期移郡治到代縣(今山西代縣),晉永嘉後期廢黜,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蔚縣西南一帶。北魏時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戰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戊戌,公元前263年,秦國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取南陽,韓本部與上黨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秦朝時期南陽郡設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後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進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以宛為治所,置南陽郡。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後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廢黜,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今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的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今河南省的南陽市。
堂號
代郡堂:以望立堂,亦稱代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宛城堂。
歷史名人
邦 嚴
(生卒年待考),明朝時期順德府通判。
邦新立
(公元1945~今),河南唐河人。著名國家公務員。研究員,現任國家發展和計畫委員會副書記。1969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業經濟專業。副總經注師。1990年起至今,任國家計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新聞發言人。著有《中國支術產業振興方略》、《現代政策研究全書》、《巨觀經濟政策分析》、《各國工業發展政策比較研究》、《發展計畫學》、《經濟體制六大改革》等重要著作。論文有《擴大內容:一項重大戰略方針》等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