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灣工業區

邢灣工業區

邢灣鎮是國內知名的民營機械生產基地,全鎮各種企業530家,其中成規模企業300餘家,形成了以機械製造、拔絲製釘、汽摩配件為主的三大支柱產業,200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億元,財政收入1200萬元。結合實際,為進一步加快招商引資步伐,拉動經濟快速擴張,實現邢灣經濟新跨越,規劃制定了邢灣工業集聚區。該聚集區以新邢德線、老邢德線和寧雞線為主軸線,設計規模投資20億元,占地6000畝,分老工業區、機械新區和高科技工業區,三區呈方格網式分布。

地理環境

邢灣(全稱邢家灣)位於河北省南部,任縣境內,總面積53平方公里,地勢平坦,地處大陸澤北,東部邊緣地帶,東與巨鹿毗鄰,北與隆堯接壤,是國內知名的民用機械生產基地,邢德公路(邢台— 德州)穿境而過,西鄰京深高速、京廣鐵路,東鄰京九鐵路、青銀高速,南臨邢臨高速,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歷史上是滏陽河上的水旱碼頭,商貿重鎮。

發展歷史

園區人民 園區人民

據《任縣誌》載:“邢、穆原系二村。清同治元年,合舉董事王福令集制錢六萬貫,二村合築一寨,名邢穆寨。牆周十里,九門,三閘。”“邢灣歷史淵源長,滏陽兩岸東西黃,楊孫住進牛辛寨,邊莊有賈釣魚忙”是對古時邢灣的寫照,邢灣古時為水路隘口,有橋跨滏陽河上,曾是繁華的大碼頭,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還有扯白帆的大船在水上南往北來,沿滏陽河順水而下,直抵天津衛。抗日戰爭時期邢穆鎮(即邢家灣)為第四區,1940年8月,為一區政府和邢家灣鄉駐地。1953年8月,為邢家灣第三區公所駐地,1958年11月,為澧東人民公社,1960年冬,澧東人民公社改稱邢家灣工委,1984年3月改建邢家灣鄉,1985年5月,改稱邢家灣鎮,1995年鄭家莊鄉併入本鎮。

行政區劃

邢灣轄22個行政村:穆家口、滏西、滏北、滏東、邊家莊、東黃莊、西黃莊、牛辛寨、賈家莊、孫家莊、楊家莊、鄭家莊、劉家莊、義和村、南張村、王村、薄村、環水村、新市一、新市二、新市三、新市四,人口41041人,耕地面積65832畝,農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

狹義簡稱

人們一般習慣把邢家灣簡稱邢灣,廣義的邢灣是指包括22個行政村在內的所有村莊組成的整體,即邢灣鎮,但狹義的邢灣一般指滏西、滏北、滏東、穆家口四個行政村所組成的整體,南北約4.2公里,東西約5.3公里,一般人們所說的邢灣也就是指狹義的邢灣,滏西、滏北、滏東、穆家口之外的行政村仍以原名直稱,滏西、滏北、滏東、穆家口對外都是被稱作邢灣,而只有在邢灣內部稱呼的時候,才說滏西、滏北、滏東、穆家口這幾個行政村的名字。

工業園區

機械新區位於澧河以東、新老邢德線之間,總占地1500畝(其中和諧小區200畝,主體工程分一期和二期)。 該新區用於邢灣傳統機械加工業的上檔擴規。高科技區分兩部分,一是新邢德線以南的地區稱為高科A區,占地1500畝,形成一條經濟帶;二是老工業區以西的地區稱為高科B區,占地3000畝。西與鄭莊工業區相接,北與義和村工業區相接,形成一條經濟帶,以吸納高科技企業為主。

萬達電動腳踏車、京都輪胎、盛隆鑄造、輝煌冷軋輥、邢工公司、大華宇公司、龍泉劍集團擴規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投產,集聚區內已入駐企業20餘家,年內可實現工業總產值6億元,利稅5000萬元,到2010年工業集聚區基本建設完工,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億元,實現利稅1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