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俄羅斯2010年亞力克西·烏契傑利執導電影]

《邊疆》是由亞力克西·烏契傑利執導的冒險片,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安約卡·斯秋兒、尤利婭·別列希爾德、謝爾蓋·加爾馬什等參加演出,影片於2010年09月23日在俄羅斯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名俄羅斯二戰英雄在戰後來到西伯利亞當火車司機,戰爭給英雄們帶來了極大的肉體和心靈的創傷,於是他們將火車視為膜拜的對象,瘋狂追求提升火車的速度,人和車似乎已經不分你我,英雄們就在這片西伯利亞叢林裡,開始了一場不顧安全的火車競速比賽的故事。

劇情簡介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故事發生在1945年9月,一個叫西伯利亞的俄羅斯邊疆地區。那裡的人們都是戰前德國集中營的俄羅斯人,被統一分配到那裡工作。男主角伊格納特是二戰英雄,戰爭結束,他被調去開火車。在集體晚飯上結識了索菲姑娘——一個孩子的母親,並開始約會。那樣惹惱了一直深愛索菲的斯泰潘,他在伊格納特的火車上動了手腳。

次日伊格納特不甘落後於另一輛火車,一直提速,最終出了問題,弄壞了火車引擎,同時也失去了開火車的資格。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附近荒島上有一輛廢棄的火車,只是前往荒島的橋斷了,而且那裡還住了個野人。他義無反顧的前往荒島尋找火車。由於他的到來打亂了”野人“的生活,和”野人“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後來才了解到原來她是個德國姑娘,也就是影片的女主角艾爾莎,戰爭期間逃亡到這裡,一直在火車上生活了4年。

劇照 劇照

由於他精湛的技術,火車很快被啟動了,這讓她看到了希望,也許真的可以離開那裡。之後他們就一起修補那段斷了的橋,克服了種種苦難後,終於成功的把火車開了出去。倆人也彼此產生了好感。伊格納特把艾爾莎帶到索菲的住處,艾爾莎把索菲從來不笑的小孩給逗笑啦,這讓大家很開心,因為索菲的孩子是那裡唯一的小孩,儘管他是個德國小孩。但是人們還是很排斥德國姑娘艾爾莎,他就一直保護著她,也得罪了當地的地方官,地方官決定上報,上面派來的人把艾爾莎和索菲的德國小孩都關在了火車廂里,準備 送往刑場。索菲瘋狂攔阻,上面的人就把索菲射殺了,這讓大家很惱怒。伊格納特看到艾爾莎被帶走,就開著火車去追,最後終於追到了艾爾莎,並從此和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Ignat
尤麗亞·佩雷西德Sofia
安約卡·斯秋兒Elsa
謝爾蓋·加爾邁什Fishman
佛拉德斯·巴格多納斯Butkus
亞歷山大·巴斯若甫Zilkin
葉甫蓋尼·特卡丘克Borka
Boris LapidusKochegar
安娜·烏克洛娃Matilda
Ruben KarapetyanSarkisian
Tatyana RyabokonGolovina
Lyona OrlikovPashka

職員表

製作人Kira Saksaganskaya
導演亞力克西·烏契傑利Aleksei Uchitel
編劇Aleksandr Gonorovsky
攝影Yuri Klimenko
配樂大衛·福爾摩斯David Holmes
剪輯Galina Deyeva

幕後花絮

首映前後

烏契傑利(導演):在多倫多我們放映了四場。對我來說最主要的評判標準是場場滿座,而且沒有人中途離席。觀眾提出的問題也都很有趣。

蒸汽機車

邊疆[俄羅斯2010年亞力克西·烏契傑利執導電影] 邊疆[俄羅斯2010年亞力克西·烏契傑利執導電影]

關於火車競賽的拍攝,背後則有另一個故事。在我們重新鋪設整條普斯科夫-盧加鐵路時,一開始遭到了當地居民的抗議和質疑,但後來他們看到了這些蒸汽機車,看到帶起重機的站台,看到鐵軌旁平行鋪設的攝像機軌道。

一度改名

烏契傑利:《古斯托夫》也是個不錯的片名,但我認為“邊疆”一詞內涵更加豐富。這裡是生活的邊疆,土地的邊疆,也是人與人關係的邊疆。這個詞里有很多意義。

精準定位

馬什科夫:導演和編劇給我的任務是十分艱巨同時也非常有趣的。我們沒有白白討論那109個版本的劇本。大家從頭到尾都在追求一個精確的形象,最終找到了他的定位。

面臨尷尬

斯秋兒:的確,這是個難題。在我成長和受教育的過程中,對於德國人民如何捲入這場戰爭有著不同的理解。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克服那種定勢思維。同樣重要的是,電影裡展現了俄德兩國的角色之間的友情。我想這對我們的生活很有意義。

Q:您認為德國觀眾將如何看待這部影片?

斯秋兒:不知道什麼時候電影會在德國放映。這是一部帶有冒險元素的史詩片,這種題材應該可以吸引足夠多的觀眾。我想它會引起觀眾的興趣的。除了題材以外,我想其中涉及的德俄兩國關係的問題也會吸引觀眾。

機械師

馬什科夫:這就是做演員的好處——你可以掌握很多別人的技能。也許聽上去有點難以置信,不過我確實拿到了真正的蒸汽機車機械師認證。
參與這部影片的拍攝是我職業生涯里獨一無二的經歷。我從沒有如此有成果的同時和導演編劇一起工作過。有時候角色本身會偷偷告訴我們對於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的解決辦法。有時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我駕駛的蒸汽機車是1905年的。它經歷過芬蘭戰爭,二戰,參加過索洛夫耶娃的《安娜卡列寧娜》的拍攝。這是世界上唯一一輛這款的蒸汽機車。

烏契傑利:俄羅斯鐵路公司主席雅庫寧授予了馬什科夫第一百號機械師證書。這不是開玩笑的,瓦洛佳有資格駕駛這些機車。
我們的電影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獨一無二的。109版劇本,150名工作人員,不停在遠征。民眾場面的拍攝是令人驚奇的:演員們連續7夜在零下二十五度的嚴寒中拍攝,而早上他們還要去上班。所有人都染上了我們的電影的病毒。特別是瓦洛佳的工作非常讓人欣賞。

Q:電影裡有一個煎雞蛋的片段,您嘗了一嘗沒有?

馬什科夫:我是在鏟子上煎蛋的能手之一。是我的老師,機械師巴維爾·涅克拉索夫教我的。我還經常感到嘴邊有拍攝時留下的煤味,不過鏟子上的雞蛋的確很棒。拿起鏟子,用水沖沖……爐子裡四百度高溫。我給俄羅斯鐵路公司主席做過一次,然後他看著他的一個助手要把鏟子收起來,說,給我再來一個。

Q:請談談那隻熊。

馬什科夫:有天生的殺手,也有天生的導演——這在阿列克謝·烏契傑利身上得到了結合。他喜歡從演員眼中看到自我保護的,生存的本能。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話說,這時候演員會忘記自己是演員,他會想吃想睡想生活。這也是發生在我們的熊身上的事情。這隻熊有四百五十公斤重。他很溫順,所以沒有挨過子彈。他喜歡可口可樂和海鮮。我被人帶到他身邊,然後那些人就跑開了,留給我一個蘋果。而熊喜歡上了我,用帶著殘留魚味的舌頭舔我。了不起的生命。我和他有很多故事。有一次我們一開始沒法把他趕下水,結果後來花了五個小時才把他從水裡趕出來!

烏契傑利:這隻熊十五年沒有吃肉了。為了喝可樂他什麼都願意做!為了趕他下水,我們試過開槍,爆破。趕他出來的時候更是費了老勁了。順便說一句,我們的演員們真的就在只有六度的水裡呆了很長時間。

Q:在拍攝現場中有沒有感覺到語言障礙?這次拍攝給您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佩雷西德(Sofia扮演者):我懂一點德語。經過一個月的緊張的工作,斯秋兒到最後也多少能理解我們。開拍前兩周整個劇組開始改劇本,這還是我職業生涯第一次。有點什麼想法大家就欣喜若狂的。到了拍攝的時候我已經不用背台詞,因為都爛熟於心了。也忘了戲服,因為就像是穿著自己的衣服,只是在生活。今天我第一次看全片,只是感覺,這就是生活啊,沒有一次想對自己說,演得真好。角色們都真的在活著,在呼吸。

馬什科夫:我覺得導演找到了引導演員的方法。在拍攝現場不需要語言。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交流並且迅速融為一體。

斯秋兒:當然我不會說俄語。但我們其實講著同一種語言,因為當你和別人生活在同一種感覺和情緒中,就自然能明白彼此。

Q:這個問題提給編劇,歷史上真的有蒸汽機車被遺忘在泰加林里嗎?

葛諾洛夫斯基:當然這全是虛構的,劇本先從一個最基本的想法開始,然後加進德國人的角色,英雄的故事漸漸發展開來。

Q:有沒有哪些鏡頭是您後悔沒有放進電影中的?

葛諾洛夫斯基:當然有!但我想說的是,在蘇聯的電影拍攝中編劇永遠是和導演一起工作的,而導演拿著劇本就跑。傳統都被破壞了。當然我也沒想到劇本會修改如此多次,不過我們確實是很不同的人。第一版劇本是我最喜歡的,他卻不願意採用。後來每一版中導演都有八九十處修改。一直到拍攝過程中我還在修改最後一些東西。我很想去拍攝現場看看,但最後只趕上了殺青慶功宴。

獲獎記錄

2011俄羅斯選送《邊疆》角逐第83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

演員Julia Peresild憑藉該片獲得2011俄羅斯國家影評人獎最佳女配角獎

2011年第68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影片評價

鐵路,伏特加,泰加林,浴室里的女人們……烏契傑利通過粗獷而飽滿的筆觸描繪出了俄羅斯邊疆的,在煤炭煙霧中的生活。

——《帝國》

《邊疆》一片中歷史只是個被消費的裝飾品,可信性讓位於戲劇效果,走的完全是好萊塢的路子。

——俄羅斯報紙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