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爾斯系列簡介
“太空劇”(Space Opera)一詞是在 1940 年被發明來稱呼科幻小說中的一類分支,通常背景是星際帝國或文化,情節混雜了動作和冒險的浪漫英雄故事。從前像介紹過的“透鏡人”(Lensman)系列,還有像保羅·安德森(Poul Anderson)的弗蘭崔(Ensign Flandry)系列,甚至像 《星球大戰》、《星際旅行》 都可歸入此類。由於這類作品比較容易入手,也沒有像寫作“硬科幻”那樣需要科學背景和知識,所以早期有不少作家投身其中。但因為沒有穩固的基礎,很快地這類科幻小說就成為老調重彈,像電視肥皂劇一樣,套著一定的公式發展:動作冒險似乎激烈,卻看不出目的何在;情節看來高潮迭起,讀者卻如置身事外;再加上薄弱的人物描繪、似有若無的角色個性、生硬無味的對話;雖然背景都設在在浩瀚無邊的星際,其視野卻無比地狹小。也因此“太空劇”一詞一直都帶有貶損的意味。
不過,不論“太空劇”有多少缺陷,新一代作家仍然不免被它們影響。所幸的是雖然仍採用不少“太空劇”的元素,他們通常都能超越傳統“太空劇”的窠臼。像伊安·班克斯(Ian Banks)的Culture 系列,大衛·布理恩(David Brin)的 Uplift 系列,甚至丹·賽門斯(Dan Simons)的 Hyperion 系列,都可以被歸類在廣義的“太空劇”之下:星際帝國被多元的異星族類和文化所取代;單身犯險的英雄不再;多重主角不同觀點的切入;動作情節不是重心,新世界的建構才是焦點。在這種比較廣義的泛稱下,“太空劇”一詞往往失去原本輕蔑的含意,成為比較中立的名詞。但是如果要談到能維持古典“太空劇”的形式,卻又能推陳出新的作家,則非洛伊斯·麥克馬斯特·比約德(Lois McMaster Bujold)莫屬了。她從一九八六年起出版了十三本科幻小說,成功地創造出邁爾斯這個卓然不群的英雄,在十四年間總共抱走了三個雨果和一個星雲最佳小說獎,外加兩個中篇獎,成績斐然。
她的作品乍看之下完全像是古典“太空劇”的陳年老套:星際帝國間的爭戰,貴族豪富的勾心鬥角,情報人員的冒險犯難,雇僱傭兵團的無畏無懼,黑社會大亨的隨心所欲,再加上一些軍事行動、懸疑推理,以及一點點的浪漫,在快節奏的情節中時時有意想不到的大逆轉。這樣的背景和劇情並不特別,甚至可以說在汗牛充棟的傳統“太空劇”中俯拾皆是,到底是什麼因素讓她超越形式的束縛而卓然獨立呢?
首先,她一直很用心地揣摩角色的感覺與反應,再用細膩的筆觸描述出來,讀者情緒隨著人物角色的心境起伏,自然而然地投入情節場景之中。這種對於各個角色感性化的處理,和一般的“太空劇”往往陷入情節機關的泥沼而忽略了人的存在相較起來,自然就讓讀者耳目一新。再加上她以女性身份寫“太空劇”,對很多事物都有和其它男性作家迥然不同的看法,投注了她自身的細膩感覺,也創造了她的獨特風格,也替“太空劇”這種傳統男性化的題材加入了新的成分。
不過,別以為她的文字就在無病呻吟。事實上她的文筆流暢明快,該點到為止的地方絕不拖泥帶水,該多著墨之處卻也不吝嗇。字裡行間自然流露的幽默感,讓讀者時時有會心的微笑。她也善於利用懸疑緊張等等戲劇效果來適時製造張力,一松一緊之間,很少留下冷場。像這樣能夠把題材和文字平衡得很好的科幻作家其實並不多見。
同樣地,她所創造出來的英雄人物在科幻小說中也不多見,最重要的角色當然是邁爾斯·弗·科西根(Miles Vorkosigan)。五短身材,從小就為殘疾所困的邁爾斯當然不可能是唐璜一流的人物,但是他生理上的殘疾反而將他提高到其它太空英雄無法比擬的地位。他沒有力氣、沒有體能,唯一擁有的是聰明的頭腦和無以倫比的領袖魅力。除了生理上的磨難之外,比約德更將他的人格一分為二:一面是孱弱的貴族子弟,封建制度下仗著祖蔭和皇恩庸庸碌碌的低級軍官。祖父是開國功臣,抵抗侵略的領袖,父親是輔佐年幼皇帝的攝政侯爵,兩次星際戰爭中出色的戰略家。無論從那個角度看,生來殘疾的他,是怎樣都無法望其父祖項背的。另一面呢?正好相反:“將軍內史密斯”是登達立僱傭兵的指揮官,帝國安全局的秘密情報員,他的軍事天才在人類太空領域的邊緣借著種種秘密軍事任務發揮得淋漓盡致。就是這種角色的內在衝突,才能讓邁爾斯從歷來眾多太空英雄中峨然矗立。
角色的內心衝突與對立並不只限於邁爾斯,其它像邁爾斯的母親弗·科西根夫人,也有她自身的內心交戰:她生在自由開放的貝塔殖民地,從探測艦長的身份,心不甘情不願地成為戰爭英雄,再毅然私奔嫁給敵方的指揮官,躋身封建貴族階級,然後成為殘障兒童的母親和年幼皇帝的保姆。她從一個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要打入甚至改變一個保守封建的男性帝國,是不是也反應了比約德本身對科幻小說界的看法呢?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多變的角色和身份讓比約德筆下人物有更多的空間成長而不至於被輕易定型。
在背景方面,也是對立產生的張力。貝拉亞帝國剛從黑暗時期走出,重新建立和其它人類社會的接觸。它中古時代的封建制度能否適應新技術和文化的接觸?它賴以維持秩序的騎士制度能否面對新興社會和經濟力量的挑戰?
比約德在體裁和人物塑造方面的成功\也暗示了她的弱點所在。整體來說,她並不是特別重視科技的成分,大部份都是借用他人的科幻概念,像是太空旅行的蟲洞,基因克隆的生物技術,乃至於武器船艦等等,在前人作品中都可以看得到。例如,邁爾斯的登達立僱傭兵,無疑地就有哥頓·狄克生(Gordon Dickson)Dorsai!系列的影子,其它的就更不用說了。唯一比較突出的地方是對人工子宮的套用!身為女性,比約德無疑地認為那才是真正未來科技可能的真正貢獻。
由於她早期的小說只有平裝本,現在要找起來並不容易。有鑒於此,這幾年來書商重新包裝出版合訂本,也算是造福大眾了。一開始,不妨看看《戰爭學徒》(The Warrior's Apprentice) 和《貴族們的遊戲》(The Vor Game);如果更有興趣的話,《鏡舞》(Mirror Dance) 和《記憶》(Memory)是不能錯過的。《自由下落》(Falling Free) 和 《悲悼的群山》(The Mountain of Mouring) 當然也在必讀之列,問題是找不找得到而已。對於女性角色如何在太空劇中卓然自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榮譽碎片》(Shards of Honor)和 《貝拉亞》(Barrayer)。
作者簡介
洛伊斯·比約德,1949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是迄今為止獲獎最多的女性科幻作家。
比約德九歲起開始閱讀科幻小說,濃厚的興趣一直延續到她的大學時代。成為小說家之前,比約德曾沉迷於生物學,在1985年發表處女作《以物易物》後。很快就憑藉中篇小說《悲悼的群山》榮獲1989年的星雲獎。
比約德的小說文筆流暢,心理活動描寫細膩。以不同尋常的人物設定、緊張刺激的情節著稱;其代表作“邁爾斯系列”目前已出版到第十四部。
比約德共奪取了五次雨果獎、兩次星雲獎,其中僅“邁爾斯系列”就獲得了四次雨果獎。
在美國,她卻是繼海因萊因、阿西莫夫之後最具知名度的科幻作家之一。憑著規模龐大的“邁爾斯系列”小說,她不僅重現了太空歌劇的輝煌,也奠定了自己一流科幻作家的地位。
在比約德之前,太空歌劇已經成為科幻小說史上一個逝去時代的象徵——那個時代銘記的是E·E·史密斯、范·沃格特這樣的名字。是比約德,復活了太空歌劇,賦予它新的內涵與活力,讓我們有機會在一個嶄新的時代重溫太空的傳奇與夢想。五次捧得雨果獎獎盃,兩次捧得星雲獎獎盃,比約德創造了世界兩大科幻獎歷史上的一個奇蹟。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座雨果獎獎盃中,竟有四部屬於“邁爾斯系列”——由此可見“邁爾斯系列”的巨大成功。作為比約德地位的象徵,“邁爾斯系列”目前已經出版到了第十四部。這些作品,都得到了世界著名網上書店Amazon的四星以上推薦以及各種傳媒的好評。
作品介紹
《自由下落》Falling Free
Baen Book: New York, 1988(1988年星雲最佳小說獎)
這是比約德的科幻小說里,唯一不和弗·科西根(Vorkosigan)家族相干的小說。雖然它其中的方臚人(Quadie)在《外交豁免權》里曾經出現過,卻和本書扯不上什麼關係。它可以說是自成一格的小說。
方臚人的誕生其實是很合乎邏輯的:人類本來就不適合在太空長期居住工作,骨骼鈣質的流失與肌肉內臟的鬆弛在在都說明了幾百萬年來基因受到重力影響的結果,更不用說在無重力狀態下百無一用的雙腳了;既然如此,何不用基因工程造出適合太空環境的新人類?不但沒有生理上的困擾,連雙腳都可以用多一雙手來代替。但實際上這個邏輯的、科學的結論卻是套用在商業利益上,這些方臚人不過是星際企業擁有的奴隸。奴隸就奴隸罷,反正他們永遠得停留在太空中,也無法生活在任何行星表面。不幸的是,新發明重力控制裝置的出現,一夜之間讓太空工作人力的供應源源不絕,而繁殖與教養這些 方臚人相對地變得十分昂貴,一個利益為先的企業會怎么做?臨時到太空站來教授焊接技術的工程師葛雷格又該怎么做?
《榮譽碎片》Shards of Honor
Baen Publishing: New York, 1986
這本小說是比約德出道並獲好評的第一部小說,感覺上有一點太空羅曼史的味道。比約德在寫這本小說的時候,大概把自己十足地投射了進去。在歷來的科幻小說里,上那裡去找一個聰明、睿智、勇敢、堅毅而又不太難看的女船長呢?
不過,別以為這本書就是那么風花雪月,大大不然。在這本處女作里,我們已經可以看出比約德的潛力了。首先,她處理政治和軍事謀略的大場面比諸其它成名作家毫不遜色:一場犧牲成千上萬性命的侵略戰爭只是皇帝用來剷除自己兒子,傳位孫子的權謀。在角色安排方面,男女主角身處敵對兩方的困難處境更加添了這段淡淡的愛情的韻味。而非自主的英雄角色——不論是阿羅·弗·科西根的候補指揮官職位,或是女主角考迪利亞的英雄事跡,都是環境時勢迫加其身,趕鴨子硬上架的結果。考迪利亞從身為探測隊船長,到成為戰爭英雄,再出奔下嫁阿羅,這種多重角色的演變與衝激更是她未來小說的基本成分。
《貝拉亞》Barrayar
Baen Book: New York, 1991(1992年雨果最佳小說獎)
延續前本小說的劇情,考迪利亞放棄了她所有的其它身份,成為一個母親。從她自由開放的故鄉貝塔殖民地來到保守封閉的貝拉亞帝國,從平等民主的布衣平民一躍而為階級分明的攝政夫人,再捲入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漩渦之中,其間的心路歷程與衝擊自是難以想像。考迪利亞在懷孕過程中雖然躲過暗殺,尚在胎中的邁爾斯卻為毒氣所傷,不得不移植到人工子宮之中。這樣的磨難還不夠,叛變的貴族更把它劫持來要脅身為攝政王的阿羅。
結果呢?叛變的貴族發現他並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激起了一個母親的怒氣。而這個憤怒而絕望的母親會做出什麼樣的瘋狂舉動呢?......他最後才發現,劫持尚是胎兒的邁爾斯是最最不智之舉,不過一切都太晚了。
《戰爭學徒》The Warrior's Apprentice Baen Publishing: New York, 1986
十七歲的邁爾斯首度登場。從小就為骨骼易碎症困擾的他,排除萬難進了軍校,卻因為運動受傷而被迫輟學。在萬分沮喪之下,他來到母親的故鄉貝塔殖民地探望祖母;途中他見義勇為地想幫助一個老船工和一個逃兵解決他們的困難,卻不自主地捲入另一個星系的內戰之中。他的軍事天分就此逐步成長展示,從一艘破貨船開始,四個月內收編了一整支僱傭艦隊……
初露頭角的邁爾斯有身份記號的問題。身為弗·科西根家族的繼承人,抗戰英雄的孫子,攝政大公的兒子,皇帝的童年好友,卻有著一副脆弱的體質,也因此從軍校輟學。他的一舉一動被帝國里新舊交替的衝突制約得緊緊的,似乎再也沒有乃祖乃父興邦定國的機會。另一方面,他又是登達立僱傭兵的首領,統領著數千人和幾十艘船,在邊緣星系進行著軍事行動。出色的軍事天才與領袖魅力,加上堅強的意志力,讓一切都變成可能。
我們可以看到,在《榮譽碎片》 里並行不悖的身份記號,在這裡開始成為焦點。不同身份記號間的衝突,相互激盪,卻是這本小說全速推展的動力。
《貴族們的遊戲》The Vor Game
Baen Book: New York, 1990(1991年雨果最佳小說獎)
邁爾斯軍校畢業下部隊,三個月就讓一個將軍拔階退役,他自己也在正規部隊里待不下去,只好接受帝國安全局的職位,加入保護自己安全的行列。這時太空蟲洞交通樞紐之一的 Hegen 中心 情勢升溫,幾方勢力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生軍事衝突;他從前的登達立僱傭兵也軋上一腳。因此,他受命跟隨資深情報員見習情報蒐集;陰錯陽差之下,卻跟微服私行的皇帝一起被逮。就在這大戰一觸即發的前夕,他發現自己成了過街老鼠:登達立僱傭兵的前任統領奪回大權,一見面就要置他於死地;被放逐的將軍要找他報一箭之仇;傑克遜聯邦的黑幫要勒索贖金;另一個政府對他發出謀殺罪的通緝令;扣留皇帝的另一支僱傭兵則要脅他去收編登達立僱傭兵;他還要找出來到底戰爭會在那裡爆發……
這是邁爾斯書里情節最複雜也是最快步調的一本,讓讀者看得目不暇給,邁爾斯也發揮得淋漓盡致。更重要的是,他重新扮演三年前的將軍角色,拾回失落的另一半自我。
《西塔甘達》Cetaganda
aen Publishing: New York, 1996
邁爾斯和表哥伊凡擔任弔唁特使來到西塔甘達帝國參加太后的葬禮。剛一踏進充滿敵意的對頭國家,邁爾斯就捲入了希國高層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和陰謀。一開始,邁爾斯和讀者一樣摸不著頭緒:西塔甘達帝國高層的政治、社會、甚至遺傳繁殖的種種運作與習俗都和一般不一樣。讀者必須何邁爾斯一步步地抽絲剝繭,才能逐漸知曉(不是了解)一些脈絡。在這裡,邁爾斯必須運用他的智慧型,以貴族子弟的身份扮演外交官兼偵探的角色。這本小說上承短篇合集《無盡的邊界》里的 《悲悼的群山》,下續 《記憶》里偵探的角色,尤其它的背景是在一個死對頭的國家裡替他們解決敏感的政治陰謀。過癮嗎?當然!
比約德的讀者恐怕都很熟悉貝拉亞帝國的大貌,但是對它的死敵西塔甘達帝國都很隔閡,比約德就在這裡一揭它的神秘面紗。還有就是這次是邁爾斯本人以他的本來面目,而非內史密斯將軍的身份進行的冒險,比約德已經在為邁爾斯的轉型鋪路了。
Ethan of Athos
Baen Book: New York, 1986
在一個沒有女人的星球上長大的伊森醫生為了購買繁殖用的卵巢單體,來到男女雜處的太空站。這種文化和道德的污染已經夠讓他頭痛了,他卻還捲入了西塔甘達情報員、黑幫人物、和登達立僱傭兵之間的明爭暗鬥,發現自己不得不和登達立僱傭兵上尉攜手合作。這一切還好應付,最大的難題是:那個上尉名叫埃莉·奎因——是個女人!
在這本小說的背景設定里比約德把人工子宮的用處推到極端。阿瑟斯之所以能夠維持他們純男性的社會而又能繼續繁衍下一代,完全仰賴人工子宮的存在。顯然地,讀者也很可以自行想像一個沒有男人的社會又可能是什麼樣子。不過,這本小說有一點偏離了整個弗·科西根系列的主題。雖然背景設定仍然是在弗·科西根系列之中,劇情環節上也還說得通,但整本書其實很可以被安排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時空而沒有什麼太大影響。總而言之,這本書夾在弗·科西根系列之中的確有一點點突兀。
《無盡的邊界》Borders of Infinity
Baen Publishing: New York, 1989
這是三個短篇故事的集合:《悲悼的群山》The Mountain of Mourning、《迷宮》Labyrinth、和《無盡的邊界》Borders of Infinity。其中《悲悼的群山》得到 1989年度星雲和 1990年度雨果中篇小說獎。
在《悲悼的群山》里,邁爾斯到他的領地調查一樁殺嬰案件。在他領地的封閉山區里,由於傳統上對基因突變的害怕,仍然有殺害天生缺陷嬰孩的風俗。身為一個領主,他必須導正這個習俗,但是他本身的殘疾在保守封閉的居民眼中就已經是一個爭議的焦點。如何維持領主的身份而不動用外力來讓這些頑固的人民就範,的確不是那么容易。
《迷宮》(即科幻世界譯文版04賀歲號中刊載的)是他和傑克遜聯邦的黑幫交鋒的開始。面對唯利是圖無法無天的黑幫頭子,邁爾斯發現人性的善良面是更為有效的武器。
《無盡的邊界》則是他個人組織魅力的表現。一開始他陷身西塔甘達的戰俘營中,比約德的生花妙筆把讀者帶入他孤立無援的處境中,似乎都以為他被西塔甘達逮到了,真正情節的發展卻大大出乎意料之外。不讀到最後是不會了解他的行動的。
《兄弟手足》Brothers in Arms
Baen Publishing: New York, 1989
在戰俘營的任務後,登達立艦隊被西塔甘達帝國窮追不捨,逃到地球來整備,帝國安全局的救援卻一直遲遲不至。束手無策之下,邁爾斯只好開源節流,想盡辦法維持艦隊的開銷。就在同時,他本身成為一股分離主義恐怖份子的目標。他不但發現帝國安全局在地球的站長是恐怖份子首領的兒子,還找到了自己的兄弟……
身份、立場在角色之間的衝突本來就是比約德的主要材料,在這本書里也不例外。情報站長如何面對自己的父親?邁爾斯如何面對自己的複製人兄弟?在西塔甘達情報人員的介入下,邁爾斯又如何能同時掩飾自己的真正身份,又維持艦隊的完整不致崩潰解體?這些都夠讓讀者傷腦筋了。
《鏡舞》 Mirror DanceBaen Publishin g: New York, 1994(1995年雨果最佳小說獎)
邁爾斯的複製人兄弟馬克騙得登達立艦隊對傑克遜聯邦的複製人設施進行突擊,卻身陷重圍。邁爾斯帶隊拯救時中彈身亡,急凍保存他身體的冷凍室在一片混亂之中失落。登達立人員四出尋覓一無所獲的同時,邁爾斯卻在一個陌生的醫療設施里甦醒過來……
這本小說里角色個性的複雜程度已經被推到了極致,邁爾斯本人就有兩個人格:貝拉亞貴族與僱傭兵將軍,再加上馬克在恐怖份子教養下的三個分裂人格和馬克本人;這么多人格在一起互動,對任何作家都是一種挑戰。比約德卻是舉重若輕,巧妙地把它們整合融入懸疑推理的情節之中。從前邁爾斯發展內史密斯將軍的人格是為了掙脫他本人肉體與身份在貝拉亞社會裡的束縛,已經值得同情了,馬克對邁爾斯的感覺卻會更微妙:一方面他會恨邁爾斯,就是因為邁爾斯的存在他才會被恐怖份子折磨訓練去模仿他;另一方面他自然而然會羨慕他,因為不論是貝拉亞貴族或是僱傭兵將軍的身份,都是他所無法取得的;再另一方面呢,他也無法避免回響邁爾斯對他的熱誠的手足之情。這種愛恨羨妒交雜的感覺,推動了書中大部份的發展。唯一比較可惜的是,比約德對邁爾斯從死到生這樣走一遭後的震撼或感觸沒有多加著墨,稍稍偏離了她以往的標準。
《記憶》Memory
Baen Book: New York, 1996(1997年雨果最佳小說決選入圍)
在《鏡舞》中死而復甦的邁爾斯仍然不時地被後遺症所困擾,為了避免上級對他健康的憂慮,以便持續扮演他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的將軍角色,他捏造了個假報告。想不到卻給攆出了帝國安全局。這個打擊對他來講太大了。面子問題、雙親的關注、皇帝的期許……等等都還在其次,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失去扮演內史密斯的機會。這個僱傭艦隊將軍的身份人格,要比他表面上貴族子弟的身份人格更為重要。活生生地從這個角色被抽離,根本就是一種謀殺。沒有內史密斯將軍支撐的邁爾斯·弗·科西根能夠存活下來嗎?就在同時,帝國安全局頭子,他前老闆腦中的記憶晶片卻也出了問題。當邁爾斯從沮喪之中暫時把自己的問題拋在腦後,重新掙紮起來想幫助他時,卻發現自己也是嫌犯之一。面對龐大的帝國安全局和其懷有戒心的高層,像邁爾斯這樣一個低級退役軍官,又是組織里的棄卒,當然是絕對沒有希望。
這本書應該算是邁爾斯的轉型階段:比約德大概覺得僱傭兵太空劇的題材已經走到盡頭了,更何況在《鏡舞》里複雜懸疑的情節,盤根糾結的多重人格,都顯示出她邁向更注重塑造人物性格及內在情感的階段。藉由讓邁爾斯和內史密斯這兩個身份的隔絕,她等於是宣告了內史密斯的壽終正寢,替邁爾斯的僱傭兵生涯劃下句號。但是,她筆鋒一轉,馬上又提供了一個救贖的機會;帝國審計官的職位,正好是邁爾斯這種不按牌理出牌,不受體制束縛的人最好的工作。這個角色也恰好類似邁爾斯在《悲悼的群山》中的角色,半偵探、半冒險;更重要的是,內史密斯的人格身份很巧妙地被融入了帝國審計官的角色之中。看來讀者真的要跟內史密斯說拜拜了。
《科瑪》Komarr
Baen Book: New York, 1998
在這本書中,比約德回到在考迪利亞女性角色的自覺發展上,不過女主角埃卡特琳不是像邁爾斯的母親考迪利亞這樣自由奔放的堅強角色。相反的,她是傳統教養下長成的貝拉亞女人,受著社會規範層層的束縛,以及夫婿的輕視。在這樣的環境下,突然成為寡婦的她如何從一個弱者的角色覺醒而找到自我,的確需要一段內心的掙扎。比約德以女性寫女性的角色,刻畫特別深刻。
當然了,本書也免不了延續前一本書設下的舞台。邁爾斯以帝國審計官的身份調查科瑪星太陽能站的意外事件,卻挖掘出地下反抗份子的陰謀。只不過,這次冒險行動的主角不是邁爾斯,卻是埃卡特琳。 這本書的缺點在於是另起爐灶,原來已經發展得不錯的角色並沒有再出現,除了對於埃卡特琳的角色與內心發展比較著力外,其它的角色,甚至包括邁爾斯在內,都相當地刻板而流於浮面化。不過堪可告慰的是邁爾斯的真愛似乎終於出現了!
《明爭暗鬥》A Civil Campaign
A Comedy of Biology and Manners, Baen Book: New York, 1999
埃卡特琳帶著兒子回到貝拉亞,掉入愛情陷阱的邁爾斯拿出當年統帥僱傭兵艦隊的看家本領,準備以“單兵特遣部隊”執行精心策畫的作戰計畫以博美人青睞。不幸的是,他忘掉了前輩普魯士的老毛奇當年說過的睿智名言:“跟敵人開始接戰後,沒有任何計畫可以存活。”在一個他事先安排得完美無缺的宴會中,著名的莫菲先生不請自來,所有可能出錯的地方都不負眾望,搞得一塌糊塗,結果是驚愕的埃卡特琳怒氣沖沖地離開,他面臨了有生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嚴格講起來,這本書其實已經脫離了科幻小說的範疇,雖然仍以弗·科西根家族和貝拉亞為背景,外觀看來也還有一點科幻太空劇的樣子,其實骨子裡是本羅曼史,但是是一本出類拔萃的羅曼史。她花了很多心血在埃卡特琳身上,把一個婚姻不怎么成功的寡婦面對新愛情時的彷徨心情,以及面對新生活力求脫離過去陰影獨立自主的決心,描寫得十分深刻。在這同時,讀者自然而然地也會替被愛情沖昏了頭的邁爾斯的一廂情願暗暗著急;當然了,花心表哥伊凡的攪局也功不可沒。除了處理這一對冤家的愛情問題外,比約德當然也把其它的問題帶進來:競爭對手造謠生事,影響到邁爾斯的名譽,馬克在愛情和商業上的冒險與糾紛,加上皇帝的婚禮以及兩個伯爵繼承的問題。把這些通通加在一起,讀者會發現書名取得還真恰到好處,真的是在處理家務事。
但是,比約德的寫作技巧在本書中可說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輕快而充滿活力的筆調把這些複雜的場面處理得恰到好處,枝葉蔓雜、盤根錯節的問題最後都巧妙地編織成了一出比費加洛婚禮更熱鬧的喜劇。在熱鬧的外表之下,比約德呼應她在前面幾本書中(尤其是《 榮譽碎片》 和《貝拉亞》)中對男性社會的反抗與顛覆,反諷地讓女性角色在本書中有更重要的地位:皇帝大婚籌備處的幾個三姑六婆可以大大影響大公會議的結果;馬克的商業才智沒有女友的幫忙就搞得天下大亂;當然更不用說變性的唐農勳爵來爭繼承權的案子了。沒有冷靜睿智的娘子軍,這些率性衝動的臭男人當然就什麼事都辦不成。
比約德在這本書中,也把前一本書 《科瑪》中對於各角色著墨不多的缺點改了過來,各個角色的發展比較充分一些。當然,如果讀者已經熟悉她筆下各角色性格與過去,字裡行間對過去的隱隱呼應常常會帶來會心的微笑,有時甚至會狂笑不已;不過,即使是新讀者,應該也能享受她的幽默。
讀者在讀完這本相當於《費加洛婚禮》加《傲慢與偏見》的精彩作品後,絕對會同意如果比約德改行去寫羅曼史,一些羅曼史的名家像是維多莉亞·荷特之流的大概就混不下去了。
《外交豁免權 》Diplomatic Immunity
邁爾斯和妻子埃卡特琳乘坐飛船返回貝拉亞老家。途中,邁爾斯收到貝拉亞皇帝格雷格的一個信息盤。原來,一支科瑪籍商船隊被扣押在遙遠的格拉夫站,而且此事還牽扯出一位貝拉亞護衛隊安全官的流血失蹤事件。邁爾斯雖然心繫家中即將降生的由子宮培育器培育的孩子,但作為帝國審計官,除了領命,他別無選擇。
邁爾斯趕往格拉夫站,追隨線索步步調查。隨著案情的深入,邁爾斯發現周遭局勢遠非表面所見那么簡單。接二連三出現的流血衝突、綁架、種族間的緊張對峙……所有矛頭直指擁有四隻手臂的方臚種族……
獲獎作品
FallingFree,1988(1988年星雲最佳小說獎)
Shards of Honor,1986
Barrayar,1991(1992年雨果最佳小說獎)
The Warrior's Apprentice,1986
The Vor Game,1990(1991年雨果最佳小說獎)
Cetaganda,1996
Ethan of Athos,1986
Borders of Infinity,1989(包括《The Mountain of Mourning》、《Labyrinth》、和《Borders of Infinity》)
Brothers in Arms,1989
Mirror Dance,1994(1995年雨果最佳小說獎)
Memory,1996(1997年雨果最佳小說決選入圍)
Komarr,1998
A Civil Campaign:A Comedy of Biology and Manners,1999
中文的有
《貝拉亞》
《戰爭學徒》
《貴族們的遊戲》
《西塔甘達》
《兄弟手足》
《無盡的邊界》
《鏡舞》
《記憶》
《科瑪》
《明爭暗鬥》
《外交豁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