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是以當代“社會學”的視角對“遼代社會史”進行研究和探討的,內容包括遼代的疆域與環境、遼代的生產力狀況、遼代的民族、遼代的戶口、遼代的社區、遼代的家庭、遼代的社會階層與社會群團、遼代的社會物質與精神生活方式、遼代的社會激勵與社會保障、遼代的社會問題與社會調控……可以說,這是一部系統而全面、專門探討遼代社會歷史的著作。
作者簡介
張國慶,男,1957年出生,遼寧省北票市人。1984年畢業於遼寧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先後在中共鐵道部黨校黨史教研室及遼寧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輯刊》編輯部工作;現為遼寧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研究員。教學與研究方向為遼金史、東北地方史等。現已出版專著《遼代契丹習俗史》、《中國古代兵器史》,參撰《中國國家機構史》、《中國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黃河文化史》等;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光明日報》、《文史哲》等國家及地方核心學術期(報)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研究成果曾獲遼寧省社科優秀成果(論文)一、(著作)二等獎.多篇文章先後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摘報》等轉載、摘。並承擔教育部“211”工程項目、教育部古籍整理項目和遼寧省社科規劃項目的研究工作。
目錄
第一章 遼代的疆域與環境
第一節 疆域變革
一 建國時的疆域
二 滅渤海國、得燕雲十六州後的疆域變化
第二節 生態環境
一 地貌概覽
二 氣候簡說
三 植被略述
第三節 資源環境
一 金屬礦藏
二 非金屬礦藏
三 野生動物資源
第二章 遼代的生產力狀況
第一節 畜牧業生產
一 畜牧業生產工具與場所
二 牲畜種類
三 畜牧生產技術
第二節 農業生產
一 農業生產工具
二 農作物種類
三 耕作技術
第三節 漁獵業生產
一 漁獵生產工具
二 漁獵產品與漁獵生產技術
第四節 手工業生產
一 金屬冶煉與金屬器具的製造技術
二 陶瓷製作技術與工藝
三 紡織技術與喇繡工藝
四 車、船製造技術
五 雕版印刷技術
第五節 商貿活動
一 與西域諸部、中西亞諸國、西夏國及東方高麗等國的朝貢貿易
二 與中原五代十國各政權的朝貢貿易
三 與中原北宋王朝的貿易活動
四 國內貿易
第三章 遼代的民族
第一節 遼代的民族及其分布
一 契丹族及其分布
二 漢族及其分布
三 渤海族及其分布
四 奚族及其分布
五 女真族及其他民族的分布
第二節 遼代的民族關係
一 契丹與其他民族的征服與被征服、統治與被統治關係
二 各民族間互相學習、相互交流的友好和睦關係
第三節 遼代的民族政策
一 因俗而治,各安其業
二 籠絡上層,為我所用
三 叛討安撫,分治監視
第四章 遼代的戶籍人口
第一節 戶口類型
一 五京“一般”州縣戶口
二 “斡魯朵”(宮衛)戶口
四 部族戶口
五 屬國戶口
第二節 人口估算
一 五京州縣人口
二 “斡魯朵”(宮衛)人口
三 僧尼及寺院“二稅戶”人口
四 部族及屬國人口
第三節 戶籍管理
一 戶籍管理機構
二 不定期的戶口檢括
第五章 遼代的杜區
第一節 行政社區
一 州、縣行政社區
二 部族行政社區
三 “斡魯朵”(宮衛)社區
四 捺缽營地行宮社區
五 東丹國“特區”
第二節 自然社區
一 五京城市社區
二 中小城鎮社區
三 邊防城鎮社區
四 寺院與寺院莊園社區
五 皇家陵園社區
六 農區鄉村社區
七 牧區“抹里”等社區
第三節 牧、農經濟社區
一 畜牧經濟社區的分布與變遷
二 農耕經濟社區的分布與變遷
第六章 遼代的家庭
第一節 家庭成員結構
一 核心成員
二 附屬成員
三 外圍成員
第二節 家庭成員關係
一 夫妻關係
二 父母與子女關係
三 兄弟姊妹間的關係
四 主人與奴婢間的關係
第七章 遼代的社會階層與社會群團
第一節 社會階層劃分
一 契丹貴族階層
二 其他民族的世家大族階層
三 僧侶中的上層
四 各民族中的中下層民眾
第二節 社會群團
一 “腹心部”與智囊團
二 契丹貴族朋黨
三 民間佛教邑社
四 文化藝術群體
第八章 遼代的社會生活方式
第一節 物質生活方式
一 服飾
二 飲食
三 住所
四 交通
第二節 精神生活方式
一 婚姻
二 生育
三 喪葬
四 祭祀
五 節日
六 遊藝
第九章 遼代的社會激勵與社會保障
第一節 社會激勵
一 褒獎功勳
二 旌表忠孝貞賢
第二節 社會保障
一 自然災害與賑恤措施
二 弱勢群體與優撫政策
三 不良現象與疏導方案
四 行為越軌與防範機制
第十章 遼代的社會問題與社會調控
第一節 社會問題
一 官場、吏治腐敗與防治
二 民族衝突與解決
三 兵變叛亂與平息
第二節 社會調控
一 權力控制
二 思想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