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秦時,屬桂林郡地。漢時,屬鬱林郡之領方縣地。三國時代,屬臨浦縣地。晉至隋,屬領方縣地。唐貞觀五年(631),在縣地置羈縻思剛州,屬邕州都督府,五代十國因之。宋天禧四年(1020)廢思剛州設遷江縣,屬賓州,為遷江縣得名之始。縣治設在瓦山下(今雅山村境)。嘉定三年(1210)縣治在紅河北岸,即今遷江糖廠處。元朝,屬賓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屬柳州府。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遷於南岸,即今遷江鎮政府所在地。明史記載:
遷江縣,在賓州西北百里,西北至慶遠府忻城縣七十里。本蠻地。唐大曆中,置羈縻思岡州,屬邕州都督府。宋天禧中,改為遷江縣,屬賓州。嘉定三年,始築縣城。元毀。明洪武二十五年,始復營築。萬曆十三年,增修,周不及四里。編戶二里。遷江縣屯田千戶所,舊在縣治東。洪武二十五年建,直隸都司。嘉靖三年,王守仁議曰:遷江八所,皆土官世職,舊有狼兵數千分置八寨。今雖衰耗,尚有四千餘眾。若留四所屯田於外,調四所合南丹一衛之眾以守,足為柳、慶間一巨鎮。既而撫臣林富言:八寨原系遷江八所土官所轄地方,合如守仁議,量遷四所官兵並召募精銳,協力防守。七年,遷置所於縣東南境,接潯州府界,西達八寨,壓屯堡七十二,編戶五里。
清雍正三年(1725年),賓州改直隸州,遷江自柳州劃出隸之。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改屬思恩府。光緒十七年(1891年),全縣有1郭4鄉64團,即:
附郭(今遷江鎮),轄城廂團。
東鄉(今遷江、平陽、大里、溯社鄉境),轄良塘、合龍、協力、仁合、向北、吉峰、下義正、上義正、下致和、中致和、上致和團。
西鄉(今遷江、平陽、大里、溯社鄉境),轄古元、龍盤、瓦山、和廣、小里、大里、安樂、石阮、中流、洛峒、洛春、火山、高境、平陽、三寨、大潘、屯兵、朔舍、風口、弄和團。
南鄉(今石陵、陶鄧鄉境),轄石陵、掛榜、北流、陳村、陳陸、三山、明堂、白山、全來、大羅、凌羅、陶鄧、橋圩、韋里、川山、麥圩團。
北鄉(今合山市境),轄河裡、忠信、懷集、古窖、安定、遷滿、洛舊、歐村、里村、新村、岜寺、里蘭、古城、北泗、亭寺、朔河團。
清朝遷江縣至界,據嘉慶《廣西通志》(重修本)載:“府東少北二百八十里,東南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一十五里。東至榜山村,接柳州府來賓縣界五里;西至周泊隘,接上林縣界六十里;南至大羅村,接賓州安城土司界六十里;北至牛黎村,接柳州府馬平縣界一百五十五里;東南至陶鄧村,接潯州府貴縣界六十里;東北至荀岜村,接柳州府來賓縣界四十里;西南至三春塘,接上林縣界五十五里;西北至大潘村,接慶遠府忻城土縣界九十里。
民國初,遷江縣屬柳江道,至民國19年(1930年),屬賓陽民團區,民國21年,屬南寧民團區。民國22年(1933年),全縣劃分為13鄉、145個村(街)、1607個甲,共有16290戶,79470人。13鄉包括七洞、良塘、北泗、河裡、橋鞏、平陽、溯社、石碑、陶鄧、石陵、韋里、遷江、大里等鄉。
遷江縣,1912年屬廣西省武鳴府,1913年2月改屬廣西省柳江道,1939年2月稱廣西省第5區,1942年5月改稱廣西省第2區,1949年12月1日解放,1950年隸屬剛成立的武鳴人民專員公署,1951年改屬南寧專區,同年8月南寧專區更名為賓陽專區,隨屬賓陽專區,1952年11月15日併入來賓縣。
遷江縣文教史
洪武三年(1370年),建遷江縣學。乾隆癸卯年(1783年),遷江縣設印山書院,後毀於戰火。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春,遷江縣立高等國小堂於印山書院。民國19年(1930年),遷江縣有國民基礎學校(國小)27所,學生1185人,教職工39人。民國22年(1933年)國小發展到65所,學生5734人,教職工115人。民國23年,遷江縣設國民基礎學校123間,學生8443人,教職工242人。同年,遷江縣有私塾26所,學生793人。民國26年9月,於遷江縣城成立遷江縣立國民中學,民國29年,遷江縣有國小140所(中心國民基礎國小15所,村街基礎國小125間),學生8719人,教職工450人。民國35年4月,遷江縣立國民中學改為縣立初級中學。1953年,遷江縣立初級中學更名為來賓縣立第二初級中學(簡稱來賓二中),設有高中部。
遷江縣文輝塔
文輝塔,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年),是由當時遷江縣八所一位名叫黃文輝的鄉紳投資建造的,因之冠名“文輝塔”。這座歷經400年風雨剝蝕的古塔,至今仍在紅水河北岸屹然聳立。它那八角八面七層疊檐的優美儀態,正好與周邊的秀麗山水相得益彰而相映成趣;它那高達35米的挺拔身姿,於廣闊的綠野田疇中,更是站出了一種丰神秀異的莊重,一種藏意幽奧的典雅,一種超拔脫俗的崇高,很能引發人的詩意聯想。清代詩人望眉曾稱“何故這枝斑管筆,不在天閭”,一個傳神的比喻,就將它的魅力歸入了文化的範疇,而經由這枝“神筆”點化了的山水,自會增色不少。尤其是每當夕陽西下,那渾身淡赭的塔身沐浴在一片落日的斜暉里,頓時變得金光熠熠,耀眼奪目,由此映成“金塔夕照”的奇麗景觀,遂被列入古時“遷江八景”之一,歷來成為人們遊覽觀賞的一個熱點。
歷史回顧
地處桂中地區的來賓、遷江兩城(1952年合併為來賓縣,後設來賓市),分別於1949年11月29日和12月1日迎來解放。在解放遷江時,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發生激戰;解放來賓時,因國民黨軍棄城逃走,解放軍奪城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