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6年初,我國古生物學家在內蒙古寧城發現了一枚帶翼膜的哺乳動物化石。12月14日出版的英國 《自然》雜誌以封面文章報導了這項重大發現,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孟津與該所胡耀明、王元青、汪筱林和李傳夔在這本雜誌上發表了題為 《中國東北地區一種中生代滑翔哺乳動物》的論文。
由於這種哺乳動物以前從未發現,古生物學家不得不在哺乳動物族譜里專門為它創建了一個新的類別—— 翔獸目,並把它命名為“ 遠古翔獸”。報導稱,遠古翔獸生活在1.25億年前,當時還是恐龍統治天下的年代,它的出現時間比現代鳥類祖先玉門甘肅鳥還早了150萬年。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上刊登的論文中寫道:“這項發現使得哺乳動物滑翔的記錄又提早了至少7900萬年。當鳥類還在學習如何飛翔的時候,它已經養成了在空中生活的習慣。即使不比鳥類早,也至少是同時。”
在這塊遠古翔獸化石出現之前,蝙蝠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飛行哺乳動物,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蝙蝠化石歷史可以追溯到5100萬年前。
形態特徵
從外觀上看,遠古翔獸綜合了松鼠和蝙蝠的特徵。它的全身覆有毛髮,四肢之間有翼膜,可以在樹叢之間滑翔。翔獸體長12~14厘米,體重很輕,大約只有70克,靠食用小昆蟲為生。遠古翔獸早已經滅絕,也沒有留下任何後代。但是這塊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連毛髮和翼膜的痕跡都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