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湖鯽魚

達里湖鯽魚

達里湖鯽魚,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達里湖是地處貢格爾大草原深處,方圓百里之內無農業污染源。達里湖由於其特殊的高原氣候條件、純天然無污染的自然環境,形成了碳酸鹽型半鹹水湖水質。達里湖銀鯽是當地湖區自然繁育生長形成的一個特色魚種,通體呈閃亮的銀色,生長速度緩慢,所有商品魚魚齡均能達到5—10齡,魚體內含有大量蛋白質及多種胺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脂肪含量低而恰到好處,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在當地素有“賽甲魚”之美稱。

2010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達里湖鯽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達里湖鯽魚 達里湖鯽魚

達里湖鯽魚體形呈紡錘型,顯細長,體色黑灰或顯金黃,口端位,可伸縮,無須,鱗片大,易脫落。背鰭較其它地區鯽魚小,背鰭、臀鰭具粗壯帶鋸齒的硬刺。

內在品質

達里湖鯽魚肉質精道,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胺基酸。達里湖鯽魚的蛋白質含量豐富;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也較高,其中鈉、銅等含量高於普通鯽魚。風乾樣品中蛋白質含量在70—82%,脂肪含量4.00—10.00%,鈉200—400毫克/100克,銅0.3—0.6毫克/100克。

藥用價值

《本草經疏》對鯽魚有很高評價:“諸魚中惟此可常食。”《本草綱目》載:“合小豆煮汁服,消水腫:炙油塗,主婦人陰疳諸瘡,殺蟲止痛;釀五倍子煅研,治下血;釀茗葉煨服,治消渴;釀胡蒜煨研飲服,治膈氣。”

醫學認為,鯽魚性味甘、溫。能利水消腫、益氣健脾,解毒,下乳。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產後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當地就有喝鯽魚湯催乳的習慣。

達里湖鯽魚所含豐富的胺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可以防止動脈硬化,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同時也是孕產婦及產後虛弱者最理想的純天然營養滋補佳品。達里湖鯽魚具有調節人體代謝平衡以及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有助於防止衰老;並且對肝功能衰竭和降低血糖有一定的功效,經常食用達里湖鯽魚對高血壓、心臟病、肝臟病、糖尿病、脫髮、貧血等的治療有一定幫助。

等級分類

達里湖鯽魚主要分特級品和合格品二個等級。鮮重高於400克/尾,為特級品;鮮重為150—400克/尾,為合格品。

產地環境

氣候情況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的達里湖地處內蒙古高原東南邊緣,處於中緯度西風帶區,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溫熱,春溫驟升,秋溫驟降,降水多集中於七、八月份,氣候乾燥,日溫差和年溫差大,風沙多,蒸發旺盛。風速年平均2.8—3.0米/秒,春季風最多,大於八級以上的大風日數為15—20天,1月份風速最大,瞬間風速高達11級。達里湖湖區年降水量為300—500毫米,多集中於夏季的6—9月份,降水量為260—280毫米,占全年的降水量70%以上。無霜期為60—80天。湖區年平均氣溫為0至-1℃,≥10℃的積溫為1300—1700℃,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9至-20℃,極端最低氣溫達-40℃,年最低氣溫在-20℃以下的日數多達100多天,年日照時數2700—2950小時。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16—18℃,極端最高氣溫為33℃。

水文情況

達里湖 達里湖

達里湖及周邊注入水系地域總面積為119413.55公頃,達里湖區現有面積約19500公頃,海拔1226米,湖泊東淺西深,最淺1—2米,大部分在8——9米左右,最深處約11米。儲水量約11億立方米,河流補給量0.609億立方米/年,降水補給量0.714億立方米/年,地下水補給量1.152億立方米,年蒸發量約1370毫米左右,結冰期5—6個月。水質為氯化物重碳酸鈣鎂型水,鹽份以碳酸鹽為主,湖水鹽度5.6‰左右,碳酸鈣和碳酸氫鈣約占53%,氯化物約占40%,其他鹽類占7%,湖水鹼度40——60摩爾/升左右,由於碳酸鈉含量較高,酸鹼度pH值最大為9.5,為封閉式蘇達型半鹹水湖。屬典型的高原內陸湖泊。湖面開闊,湖水不深,故鹽分分布比較均勻,湖內盛產達里湖鯽魚,鮮嫩可口,是國家有機水產品基地,赤峰市最大的漁業基地。

歷史淵源

達里湖自古便有大洛泊、大水泊、漁兒濼、答兒海子、大兒湖、捕魚爾海之稱。

隋唐時期,達里湖稱為大水泊。

金時期稱魚兒濼,世宗、章宗築長城、建桓州、撫州、全州於此。

元時期稱達兒海子,元代皇帝時常至此巡視。末帝惠宗妥歡帖睦爾退守達里湖西岸的魯王城,曾在達里湖乘舟作樂,命人捕魚為食。

清代,相傳康熙親臨草原,從達里湖捕魚後,又在草原上採摘了白蘑、百里香一起烹製,鮮香的美味使康熙皇帝胃口大開,他說吃了這裡的魚,朕便不想天下的魚了,回到京城後仍念念不忘,多次派人來捕魚,飛馬送入京城。有記載稱:清康熙年間,塞外災荒,上遣官攜網具來達里湖教牧民捕魚為食,後關內農民大量湧入捕魚為業。雍正三年(1725年)、十三年(1735年)、乾隆六年(1741年)、十七年(1752年),清廷先後四次下詔禁往達里湖捕魚。道光年間,扎薩克府允許人民捕魚,以提取賦稅。《經棚縣誌》記載:“鯽魚產達里諾爾(達里湖)”、“民國十八年(1929年),達里湖年產魚12萬市斤,其中哈魯魚11萬市斤,鯽魚1萬市斤。”

1998年7月,達里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批准掛牌,並已被列入“亞洲重要濕地”名錄。達里湖是自然保護區的核心,水域面積240平方千米,水儲量16億立方米,水深10—13米,屬於蘇達型半鹹水湖,是內蒙古第三大湖。

2006年,內蒙古水產技術推廣站與達里湖漁場簽訂了連續5年技術服務協定,協定期間在達里湖開展了各項技術服務及科研活動。

2007年1月,“內蒙古達里湖東北雅羅魚、鯽魚抗鹽鹼機理的研究”項目立項,屬內蒙古自治區人才開發基金項目,經過一年來的研究與實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

2009年3月26、27日,中央電視台第七套《鄉土》欄目播出了達里湖冬捕的精彩風景,《千米網萬斤魚》形象的介紹了達里湖鯽魚的產量,冬季捕魚季節每天有1—2萬千克的產量。

生產情況

2010年,達里湖鯽魚產地總面積119413.55公頃,每年產量為40萬千克。

產品榮譽

1999年,經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頒證委員會審定,達里湖鯽魚符合《有機產品認證標準》,頒發了《有機(天然)食品原料生產證書》。

2001年,達里湖鯽魚被評為赤峰市消費者協會推薦產品,此後連續多年獲的該項榮譽。

2002年1月,通過對達里湖的水域環境、生產方式、加工過程及場部、設備、運輸車輛、銷售等各有關環節進行了全面考察後頒發了《有機貿易者證書》、《有機加工者證書》、《有機銷售證書》和《證明商標準用證》,準許使用“有機(天然)食品”商標。

2003年,“達里湖”商標被內蒙古赤峰市工商局評為赤峰市知名商標。

2004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了第三批名牌農畜產品的評選活動,達里湖鯽魚名列榜首。

2005年,遼寧遼環有機食品認證中心認定符合《有機產品認證標準》,頒發了《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同年達里湖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有機水產品基地。

2007年,“達里湖”商標又被內蒙古自治區著名商標認定委員會認定為內蒙古自治區著名商標。

2010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達里湖鯽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達里湖鯽魚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境內達里湖湖區及周邊注入水系,屬達里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轄。地理坐標為東經116°22′—117°00′,北緯43°11′—43°27′之間。

質量技術要求

(1)生長環境(水質要求)

達里湖鯽魚生長水域為海拔1210米—1230米,湖區水質為蘇達型半鹹水湖水質,其中pH值8.5—9.5,鹼度40—60摩爾/升,總含鹽量5.6‰左右。

(2)種源

親魚選擇:在達里湖內自然生長,產卵期能自然溯河洄游或搶邊產卵的為繁殖親魚。

達里湖鯽魚 達里湖鯽魚

(3)人工輔助繁殖技術

主要以自然繁殖為主,人工輔助孵化為輔。人工養殖技術按企業標準《克什克騰達里湖魚技術規範》執行。

①人工產卵巢要求:產卵巢材料一般用羊鬍子草或棕櫚皮、根系發達的草根等,捆成直徑2厘米左右的小把,用6米捆繩將其以20厘米距離串聯在一起;存放於遮陽避風處保存,並防止被老鼠、牲畜等破壞。

②孵化池要求:孵化池注水5—10厘米,並以生石灰150千克/畝均勻潑灑清塘;一天后注水1—1.5米。

③產卵:5月中旬—6月中旬溯河洄游或搶邊產卵,雌雄比例為1:2—3,產卵水溫≥16℃,卵附著於河流沿岸植物根系或人工布置的產卵巢上,產卵後親魚回歸湖區。

④孵化:自然孵化或人工將接取魚卵後的產卵巢附著物,移入孵化池孵化,孵化期卵粒密度不超過5萬粒/平方米,孵化池定期用食鹽+小蘇達合劑各萬分之四濃度遍灑,消毒。

⑤放養:人工輔助繁殖所得魚苗孵出後,魚池短期暫養,補充投餵少量豆漿;魚苗可平游,全長1.0厘米以上時放歸湖區,放流選擇無風天氣適時放流,要求緩流慢放。

(4)養殖要求

成魚自然放養模式,不投餌,不施肥,不使用藥物,純自然生長。

(5)捕撈要求

達里湖鯽魚達3齡以上,體長15.0厘米以上,體重150克以上。捕撈採用特有的達里湖傳統捕撈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