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洛陽故城

基本信息

【版本一名稱】《過洛陽故城》
【年代】唐代
【作者】崔塗
【體裁】五言律詩
版本二名稱】《過洛陽故城》
【作者】:司馬光

作品原文

【版本一】過洛陽故城
(唐)崔塗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
片牆看破盡,遺蹟漸應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
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版本二】《過洛陽故城》
(宋)司馬光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椐舊帝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作者簡介

崔塗(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終生飄泊,漫遊巴蜀、吳楚、河南,秦隴等地,故其詩多以飄泊生活為題材,情調蒼涼。《全唐詩》存其詩1卷。

歷代評論

工詩,深造理窟,端能竦動人意,寫景狀懷,往往宣陶肺腑。(元·辛文房《唐才子卷》卷九)
崔塗律詩,音節雖促,而興致頗多,身遭亂梗,意殊淒悵。雖喜用古事,而不見拘束。今人格體,類多似之,殆亦矯翮於林越間,而翛然欲舉者也。(明·徐獻忠《唐詩品》)
崔《除夜有感》:“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春。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讀之如涼雨淒風颯然而至,此所謂真詩,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詩尚勝戴叔倫作。戴之“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已自慘然,此尤覺刻肌砭骨。崔長短律皆以一氣斡旋,有若口談,真得張水部之深者。如“並聞寒雨多因夜,不得鄉書又到秋”、“正逢搖落仍須別,不待登臨已合悲”,皆本色語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
禮山坊本但傳其《春夕》篇,所謂“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也。按此殊未免俗氣。不如“並聞寒雨多因夜,不得鄉書又到秋”、“正逢搖落仍須別,不待登臨已合悲”,本色語,乃絕得張水部格韻。今檢其五言律學水部尤切,但才短意近,不及朱慶餘、項斯諸君。要其格律,因為張氏嫡派子孫也。附及門後,以為初學入手。(清·李懷民《中晚唐詩主客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