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通孔插裝技術幾乎完全取代了更早的電子產品安裝技術,例如空中配線(point-to-point construction)。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第二代計算機開始直到表面安裝技術(SMT)在二十世紀八十年後期流行,期間在通常印刷電路板上的所有電子元器件都是通孔元器件。印刷電路板最早只在一面印有走線,其後則兩邊有印有走線,再後則多層電路板也投入了使用。為了能夠與特定傳導層相連,通孔發展成電鍍通孔(plated-through holes,PTH)。利用SMT電路板,達成電路元器件之間的相互連線已不必使用電鍍通孔,但是電鍍通孔仍然被用於實現多層之間的相互連線,此時它更多被稱作過孔。
軸向引線和徑向引線對比
擁有引線的元器件通常被使用在通孔電路板上。軸向引線從圓柱形器件兩端分別伸出,盒狀元器件則從兩端伸長,並位於器件的幾何對稱軸上。軸向引線和跳線在形狀上相像,並能用於跨越電路板上的一小段距離,甚至在空中配線中無需任何支撐物就能通過一個開放的空間。軸向引線器件不需高過電路板表面很多,也不用放置很低,平整放置以及平行於電路板。
多引線設備
對多於兩個引線的電子元器件,如積體電路和排阻 ,多種半導體封裝技術如單列直插封裝或雙列直插封裝被使用,它們或直接安裝在PCB上或通過一個插孔安裝。
另見
•版對版連線器
•表面安裝技術
•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