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光學軌道間通信工程試驗衛星
光學軌道間通信工程試驗衛星(OICETS)是日本發展的一顆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主要任務是驗證雷射通信。該衛星於2005年8月24日發射。2005年12月...
概況 主要性能參數 星間通信 -
數據中繼試驗衛星
“數據中繼試驗衛星”(Data Relay Test Satellite,DRTS)是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為滿足地球觀測衛星及”國際空間站”...
發展背景 主要性能參數 衛星特點 衛星性能 -
中繼衛星
是通信衛星的一種,主要用下數據傳輸,其特點是數據傳輸量大。隨著太空飛行器種類和數量的增多,太空飛行器的跟蹤和控制任務越來越重,數據傳輸量也越來越大,單靠地面測控...
用途 優點 關鍵技術 設計特點 世界首顆中繼衛星 -
衛星數據通信
衛星數據通信,又稱衛星數據傳輸,是利用人造衛星實現二進制編碼字母、數字、符號以及數位化聲音、圖像信息的遠距離傳輸、交換和處理。
衛星數據通信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電子通信工程
電子通信工程英文名為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構建現代信息社...
簡介 背景 培養目標 系況概述 領域範圍 -
哈工大衛星技術研究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於1995年組建了小衛星技術研究團隊,開始從事微小衛星技術的研究工作。1997年獲得了國家“863計畫”重點支持。研究所現有科研人員18人...
機構簡介 機構特色 -
電子與通信工程
電子與通信工程是電子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構建現代信息社會的工程領域,電子技術是利用物理電子與光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的基礎理論解決電子元器件、集...
摘要 概述 培養目標 領域範圍 課程設定 -
中國航天五院
1968年2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衛星設計院、自動化研究所、力學研究所分部...。1975年11月26日,研究院研製的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2年3月8日...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1968年2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衛星設計院、自動化研究所、力學研究所分部...。1975年11月26日,研究院研製的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2年3月8日...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
CAST[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1968年2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衛星設計院、自動化研究所、力學研究所分部...。1975年11月26日,研究院研製的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2年3月8日...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