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約翰·Q·阿奇伯德 ( 丹澤爾·華盛頓 飾)是個工廠里的工人,他上班很賣命也很顧家,可仍不富裕。為了養家餬口,妻子丹妮斯 ( 金伯莉·伊麗絲 飾 )也要上班掙錢,夫妻倆雖然忙碌、面對經濟問題偶有爭吵,但是生活因為他們9歲懂事又可愛的兒子麥可 ( 丹尼爾·L·史密斯 飾 )而幸福美滿。
可不幸總是出其不意地降臨到苦命人的身上,一天,麥可突然昏倒在棒球賽場 上,約翰把他送到醫院後得知:兒子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才能保住性命。心臟移植手術的費用非常昂貴,而約翰的醫療保險遠不足以負擔這25萬美金的手術費。醫院的領導得知這個情況後,決定把麥可從等待移植者的名單中剔除,除非約翰能預付30%的手術費。此舉激怒了約翰,在求助於麥可的主治醫生特納 ( 詹姆斯·伍茲飾 )以及保險公司未果的情況下,他憤然持槍闖入了醫院的急診室,綁架了幾位醫護人員和病人做人質,要求院方立刻為兒子動手術。
然而事情並不像約翰想像的那么簡單,面對他的不僅是一群無辜又需要護理的人質,還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談判專家和一個想要速戰速決的警長。醫院外面被警察包圍了,約翰和警方的對峙還驚動了媒體,全市的大眾對這一事態的發展都投以了極大的關注。他們的感情似乎更多傾向於違法者約翰,因為他是當今不近人情的醫療和保險制度的受害者,大多數的市民都支持約翰的做法,但大眾的同情並不能幫助約翰。想要速戰速決的警長找來狙擊手殺害他,只傷到了手臂的約翰控制了狙擊手並要求警方把兒子麥可推進來,警察同意放他兒子進來。約翰用極端而強硬的方式要求醫生給兒子換心臟,他甚至願意以自殺的方式用他的心臟來挽救兒子的生命。最後,正當他要自殺時,好訊息傳來,有了匹配的心臟,兒子麥可得救了,他也被判刑了。約翰以自己的牢獄之災 ,換回了兒子的新生命,換得了人們的尊敬。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丹澤爾·華盛頓 | John Quincy Archibald | |
安·海切 | Rebecca Payne | |
羅伯特·杜瓦爾 | Lt. Frank Grimes | |
詹姆斯·伍茲 | Dr. Raymond Turner | |
金伯莉·伊麗絲 | Denise Archibald | |
雷·利奧塔 | Chief Gus Monroe | |
丹尼爾·L·史密斯 | Michael 'Mike' Archibald | |
大衛·松頓 | Jimmy Palumbo | |
勞拉·哈靈 | Gina Palumbo | |
凱文·康諾利 | Steve Maguire | |
賴瑞莎·拉斯金 | Dr. Ellen Klein | |
范妮莎·布蘭奇 | Registered Nurse | |
揚娜·麥金托什 | State Employee | |
保羅·詹森 | Tuck Lampley |
職員表
製作人 | 馬克·伯格 Mark Burg |
導演 | 尼克·卡索維茨 |
副導演(助理) | Darrin Brown |
編劇 | James Kearns |
攝影 | Rogier Stoffers |
配樂 | 亞倫·齊格曼 Aaron Zigman |
剪輯 | 戴迪·艾倫 Dede Allen |
藝術指導 | Stefania Cella |
美術設計 | Thomas Carnegie |
服裝設計 | Beatrix Aruna Pasztor |
發行 | Aurum Producciones S.A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於:
角色介紹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於:
音樂原聲
曲目名稱 | 《The Voice Inside My Heart》 |
作詞、作曲 | 帕蒂·拉貝爾 |
編曲 | 帕蒂·拉貝爾 |
演唱 | 帕蒂·拉貝爾 |
製作發行
發行信息
製作公司 | EvolutionEntertainment |
發行公司 | AurumProduccionesS.A.[西班牙] |
特技製作公司 | TheEffectsGroupInc.[加拿大] |
上映日期
地區 | 時間 |
美國USA | 2002年2月15日 |
法國France | 2002年3月6日 |
韓國SouthKorea | 2002年3月15日 |
以色列Israel | 2002年3月21日 |
菲律賓Philippines | 2002年3月21日 |
西班牙Spain | 2002年3月22日 |
丹麥Denmark | 2002年3月27日 |
墨西哥Mexico | 2002年3月27日 |
比利時Belgium | 2002年4月10日 |
葡萄牙Portugal | 2002年4月12日 |
冰島Iceland | 2002年4月19日 |
菲律賓Philippines | 2002年4月24日 |
哥倫比亞Colombia | 2002年4月26日 |
台灣Taiwan | 2002年4月26日 |
英國UK | 2002年4月26日 |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來源於:
影片評價
電影《憤怒的父親》試映之後,讚揚影片的人大部分是因為這部影片反映了社會的醫療及保險制度問題,濃縮了許多普通人真實生活中曾經遇到過的問題,反映了社會的狀況。該片差強人意之處在於,它以綁架當作解決問題的手段,而且安排了一個完滿的結局。這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想像的。 (網易評論)
該片不是一部無腦動作片,而是一部充滿了人性的掙扎、拷問的電影。探討在死板制度之下對生命的扼殺,以及一片和諧之下的動盪不安。 (網易評論)
該片竭盡所能讓情節一波三折,為劫持醫院人質提供了充分的道德依據。第一幕基本是寫實的,客觀地反映出美國下層人民的生活和窘境;第二幕便進入驚險片的格局,每個套路均在加劇觀眾的緊張感;到第三幕,雖然有不少超出了邏輯範圍,也有很多明顯煽情的戲份。但是此時的觀眾已經入戲,每個人都會為這種瘋狂的行為感動,都會期盼一個好的結局。 (中國經濟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