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地面上布設一系列連續三角形,採取測角方式測定各三角形頂點水平位置的方法。它是幾何大地測量學中建立國家大地網和工程測量控制網的基本方法之一,由荷蘭的斯涅耳(W.snell)於1617年首創。
在三角測量中作為測站,並由此測定了水平位置的這些頂點稱為三角點。為了觀測各三角形的頂角,相鄰三角點之間必須互相通視。因此三角點上一般都要建造測量覘標。為了使各三角點在地面上能長期保存使用,還要埋設標石。
觀測
觀測各三角形的頂角時,觀測目標的距離有時很長(達幾十公里),在這樣長的距離上,即使用精密經緯儀的望遠鏡照準測量覘標頂部的圓筒,也難獲得清晰的影像。為了提高照準精度,必須採用發光裝置作為照準目標。在晴天觀測採用日光回照器,藉助平面鏡將日光反射到測站;在陰天或夜間觀測時,則採用由光源、聚光設備和照準設備所組成的回光燈。三角測量中各三角形頂角的觀測工作稱為水平角觀測。主要有兩種觀測方法,一是方向法或全圓法,二是全組合測角法(見角度測量)。除了觀測各三角形的頂角外,三角測量還要選擇一些三角形的邊作為起始邊,測量它們的長度和方位角。過去用基線尺在地面上丈量起始邊的長度,由於地形限制,一般只能丈量長几公里的線段。因此,往往需要建立一個基線網(圖1),直接丈量基線長度,然後通過網中觀測的角度推算起始邊長度。20世紀50年代電磁波測距儀出現之後,可以直接測量起始邊長度,而且精度很高,極大地提高了三角測量的經濟效益。為了測量起始邊的方位角,需要在起始邊兩端點上實施天文測量。
三角鎖網的建立 在完成上述觀測之後,從一起始點和起始邊出發,利用觀測的角度值,逐一地推算其他各邊的長度和方位角,再據此進一步推算各三角形頂點在所採用的大地坐標系中的水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