辻元佳史

“西服”幾乎可以說就是由戰士及軍人的服裝發展而來的。 也就是說日本人所謂的“西服”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以後的服裝。 而我將在西歐的男性服裝上進行同樣的嘗試,這也是本書的主題。

《圖說世界軍服歷史5000年》
前言 古典一詞來源於海軍
制服可以改變一個人。——拿破崙·波拿巴
每天我們都要穿衣服,而當今社會所接受的是被稱作“西服”的服裝,從名字就可看出西服是從國外傳來的。我們平時雖然穿西服、系領帶、身披夾克和大衣,但卻很少思考過這些服裝的由來。那么這些服裝是從什麼時代、由何發展而來的呢?
另外,一些我們很熟悉的服飾,細想起來外形卻很奇特。例如,警官的大檐帽的形狀為什麼那么獨特呢?除此之外還有火車司機、客機機長、消防員、保全以及戰爭電影中的各式軍帽,形狀也很奇特。我從小就對這些帽子的外形感興趣,常常想為什麼這些帽子這么圓,而且上面還有金屬絲、大帽檐和帶子。但沒人能給我明確的答覆。
其實這中間的緣由很多都與西歐的歷史以及軍服發展的歷史息息相關。“西服”幾乎可以說就是由戰士及軍人的服裝發展而來的。
讓我們做一個假設。
如同一些虛幻小說的情節:織田信長(1534—1582)並未死於本能寺之變,而且統一了日本,進而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腓力二世(1527—1598)的西班牙帝國一較高下。另外,歷史上被伊莉莎白一世(1533—1603)女王的英國艦隊擊潰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實則是被織田信長的鐵甲艦隊所消滅,歐洲的霸權也被織田信長掌握……如果這種異想天開的故事真的是史實的話。
那么當今的世界通用語就不會是英語,而是日語吧。而且世界各國的外交官和商人們身上穿的也會是日本的和服吧。
如此一來,歐洲人面對從未見過的日式的寬鬆和服及裙褲,將會深感困惑吧。即便他們穿上和服,由於這種服裝與他們的歷史文化沒有半點關係,歐洲人也很難理解和服所承載的意義。例如,他們可能會身穿夏季納涼用的浴衣出席正式場合,或在宮廷儀式中穿著日本武家風格的服裝,或將女性和服的帶子系在身前,等等。這些做法在日本人看來自然覺得很奇怪。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定會出現西班牙風格、英國風、法國風等各種和服穿戴風格。
這便是我們一直所說的“全球化”。但是當日本人看到歐洲人那些奇特的“和服”時,仍忍不住會笑出來,心想“他們完全不理解什麼是和服啊”。但換個角度,或許這種不受傳統拘束的穿法,反而令人眼前一亮。這正如當今現實中的日本休閒時裝被西方人稱作“Cool Japan”一樣。正因為西歐人有著標準的西裝體系,所以才會被日本人不受拘束的時裝所吸引。這也跟外國人嘴裡說的“歐美式日語”,反而因為奇特而被引入日語辭彙是一個道理。這是在文化交流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現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到歐洲人好評的日式事物是否只是暫時的風潮呢?總之日本人千萬不要過度自信。歐洲人覺得有趣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我們自己覺得好的東西。
而現實中,全世界的通用語是英語,全世界的標準服裝是西服。並且自從江戶幕府末期西服作為軍服被引入日本以來,日本人已經有了140年左右穿戴西服的歷史。既然已經穿了一個半世紀,自然已經穿得有模有樣……但我們似乎仍未從本質上理解何為西服。
大家平時是否想過:“我們身上穿的西服、馬甲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西歐人的祖先是從何時開始穿戴這種服裝的?”大概沒有多少日本人這么想過吧。但對於西歐人來說這些服裝就是他們的歷史,所以他們對西服的本質必然有著或多或少的理解。而日本人則很難真切感受到西服中某些微妙的東西。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日本的西裝是從幕末到明治維新這段時間裡,由政府強制普及的。特別是當時的一般市民,他們首次接觸的西服和皮鞋基本都是被徵召入伍時發放的軍服。而一段時間之後,市民接觸最多的西服則是學生制服。由於西服是在日本被制度性地人為普及,所以人們也沒有機會探尋其來由。
自然而然地穿戴西服的歐洲人以及被政府要求而穿戴西服的日本人,我想其中的差距是一目了然的。歐洲人穿西服的體態瀟灑帥氣,而日本人穿上西服後總顯得有些彆扭。這其中的原因並非僅是體型的差距。請大家回想一下剛才假設的西歐人穿和服的例子,這和日本人穿西服是同樣的道理。因此,我總覺得日本人對西服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
說起來大家可能會感到意外,當今的男士服裝——即上衣、長褲、襯衫、領帶,直到1850年左右才正式成型。特別是現代西服的原形,誕生於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英國。這與日本從幕末動亂到打開國門、明治維新吸收西洋文明的時期正好重合。也就是說日本人所謂的“西服”是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以後的服裝。然而,在此之前的西歐人的服裝卻大有不同。直到1750年之前,西歐人的服裝並沒有衣領。而且直到17世紀後半葉為止,現代西服的“祖先”還仍未登場。而在13世紀後半葉之前,紐扣仍未普及、當今常見的長褲也很少有人穿。再往前追溯的話,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人們的衣裝只是圍在身上的寬鬆的布,那才是當時的標準服裝。
那么,寬鬆的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緊貼身體的服裝,進而成為當今的西服的呢?其詳細過程我將在書中介紹,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圍繞歐洲中心的異民族的服裝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異民族包括古代的波斯人、凱爾特人、日耳曼人,以及中世紀的撒拉遜人、奧斯曼土耳其人等中東地區的民族。
另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軍事原因。特別是甲冑、刀劍、戰術的變化令男裝產生了決定性變化(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4世紀出現的金屬板甲令服裝產生變化)。接著15世紀後半葉開始普及的步槍,更令服裝產生了重大變化。因為甲冑的廢除促進了軍服的出現,而最初的近代化西服就是作為軍裝出現的。
之後,18世紀至19世紀初期的拿破崙時代,男士服裝又出現了諸多變化,其中有很多一直延續至今。
如果將西歐的男性服飾史僅當作服裝的歷史來看待的話,未免不夠全面。因為其中還包含有軍服的歷史。
普通西歐人心中的歷史包括古代羅馬、隨後的中世紀、拿破崙時代、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其間服裝也發生著緩慢的變化。所以他們很自然就能理解自己現在所穿的服裝的由來和演化。實際上每當有大的戰爭發生,歐洲的軍人以及平民百姓的服裝就會發生變化,例如希臘人與波斯人的戰爭、日耳曼人入侵羅馬帝國、英法百年戰爭、荷蘭獨立戰爭、德國的三十年戰爭、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克里米亞戰爭、普法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戰爭除了改變科學技術和生活習慣之外,也會促使不同民族間的文化相互接觸。如果歐洲人不與日耳曼人和土耳其人接觸,當今的西服是不可能誕生的。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我們的服裝基本沒有任何變化。因為並未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讓我們與異民族的文化接觸(下次接觸可能就是和外星人了),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知是否妥當。所以了解西歐服裝的歷史,就是了解戰史和軍服的歷史,這也是本書的主旨之一。
服裝正如語言一樣。語言因為有共同的符號,所以能夠相互理解。另一方面,語言也有地方性、時代性以及個人間的差異。而在共性與個性的碰撞中,語言也在逐漸地與時俱進。就像“新奇的流行語”有一天會固定下來成為“標準語”一樣,“奇裝異服”也有一天會成為普通的服裝,甚至成為下個時代的標準服裝。服裝發展的歷史正是此種循環往復。如果語言的歷史延續不斷,人們便可以回溯那些逐漸被遺忘的古語的意義、古典作品也能為現代人解讀。歐洲的拉丁語便是如此,身上所穿的服裝也是如此,人們可以回溯其起源。
但是,這對日本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日本人正因為堅持沿用日語(雖然常有人胡亂叫囂將英語定為公用語,將法語定為公用語,等等),所以現代日本人在讀《萬葉集》和《源氏物語》的時候,一方面可以感受到日語的變化,一方面也可很好地理解古人對“春花的愛、秋蟲的憐、世事無常的惋惜”。因為通過有延續性的語言,現代日本人和古人的感性是互通的。但另一方面,無論對日本文化造詣多深的外國人,想必也難以完全理解日本的“物哀”、“無常”情感吧。這就是為了維持國民文化的持續性,必須維持本國語言傳統的原因。
同樣地,無論我們怎樣學習英語,也不可能像英語圈國家的人那樣品味英語。正如夏目漱石感嘆的那樣:“自己比大多數英國學者知道的英文單詞都多,但若論用心品味英國的文學作品,甚至還不如英國的六歲小孩。”如同英語作家那樣自在地引用英國的童謠、莎士比亞戲劇,甚至古希臘羅馬典故,對於我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樣地,西服文化也是日本人半路引入的。換句話說,關於服裝,日本人已經丟失了自己的“母語”,轉而使用翻譯者所介紹的不倫不類的“日式英語”。因此,即便現在高喊著“儘量多穿和服”,但人們卻並不覺得和服穿起來有多么舒適。所以就算說什麼弘揚國粹已經於事無補,日本已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那么至少得有個精通“翻譯”的人為我們領路吧。
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西歐直到1850年左右才出現類似現代西服的服裝,日本也是在那一時期開始引進西服的。但為什麼現在西服穿在日本人身上仍像“從別人那裡借來的衣服”呢?
探尋西歐語言辭彙的源頭,往往可以追溯到古代拉丁語或日耳曼語。而我將在西歐的男性服裝上進行同樣的嘗試,這也是本書的主題。西歐男性紳士服裝的演化與軍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我想很多讀者讀到這些內容將會非常吃驚吧。
國際知名的男裝業者瀧澤滋曾說:“將西裝的領子立起來系扣的時候,就應該像學生制服那樣嚴絲合縫。”我覺得他這句話非常正確。因為西服的領子正是源於衣領緊閉的軍服衣領,後來西服衣領才變為左右分開。所以只有知道服裝的源頭,才能在當今各種奇裝異服流行的時代堅持自己的原則。
也就是說有些服裝的設計是經典的,是有源頭可尋的。特別是男性服裝來源於軍服和制服,了解其來源才能製作出正統的西服、並穿著得體。所以我們即便明知自己不如六歲的小孩子,但還要當一個通讀莎士比亞著作的日本人,這樣多少也能夠接近其精髓。在本質上深諳其中正統、王道的人穿起衣服來非常帥氣,在這些基礎上適度“叛逆”的人則盡顯瀟灑。而那些無知的人,就只能甘當“土老帽”並被一時的流行耍弄了。
寫到這裡,我想到有人常說經典的服裝才是最好的服裝。其中的經典包含著“古典、正統”等意思。古典一詞經常被用到歐洲音樂中,指從巴赫到貝多芬的歐洲音樂黃金時期的作品。
那么“古典”這個詞的本義是什麼呢?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中表示“海軍、艦隊”的“Classis”一詞。作為地中海國家的古羅馬,海軍實力意味著國家存亡。古羅馬與迦太基持續多年的戰爭,其中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突襲羅馬的漢尼拔最為有名,但實際決定勝負的則是古羅馬海軍實力的增強。在國家危難之際,有能力捐贈軍艦的大人物、擔當國家基石的一級市民也被稱作“Classicue”。
可見“古典”服裝的語源也可聯繫到軍事的話題。
那么接下來就讓我為您講述軍服和男性服裝的歷史吧。您將了解各種服飾最初是由什麼演化而來的。

001 前言 古典一詞來源於海軍
CHAPTER 1 夾克和褲子
1.1 羅馬士兵和“蠻族”的服裝
1.2 維京戰士和最初的“西裝”
1.3 “內褲走光”也不介意?
1.4 “護襠”和男性短裙的登場
1.5 “緊身棉衣”腹部越鼓越時髦?
1.6 興起“碎布頭時尚”的僱傭兵們
1.7 終於在瑞典軍中出現了“軍裝”
1.8 波斯風格“西服”型軍服的誕生
1.9 英國式西服誕生的瞬間
1.10 奧斯曼土耳其的影響及波蘭翼騎兵
1.11 巴赫、莫扎特、貝多芬——燕尾服及雙排扣外衣的登場
1.12 奧斯卡的肩章是“小肩膀”?
1.13 袖口紐扣是拿破崙發明的?
1.14 副官肩帶來自馬韁繩?
1.15 輕騎兵的肋骨服=匈奴王阿提拉的軍服?
1.16 勳章其實誕生於教會?
1.17 腓特烈大帝的防寒服裝
1.18 英國花花公子也喜愛的普魯士風格
1.19 “西裝”的誕生
1.20 克里米亞戰爭與男人的服裝
1.21 何謂男子漢的褲子
1.22 海軍制服的引進與納爾遜提督
1.23 海軍“Blazer”與軍艦“Blazer”
1.24 維多利亞王朝的海軍軍官
CHAPTER 2 帽子、頭盔、鞋類和領帶
2.1 華而不實的頭盔飾品
2.2 三角帽不是尖帽子
2.3 二角帽並非拿破崙專用
2.4 敬禮的禮節始於脫帽
2.5 各式各樣的“土耳其風格”軍帽
2.6 “警察叔叔的帽子”出現在德國
2.7 帝王穿紅鞋?
2.8 在鞋史上留名的兩個將軍
2.9 從伊莉莎白女王的圍脖領到“克拉瓦特”領
2.10 當今領帶的原型是暴走族風格?
2.11 制服領帶的意義
CHAPTER 3 非西歐文明的軍裝
3.1 北美、印加和阿茲特克的戰士們
3.2 中國的盔甲與成吉思汗的軍隊
3.3 日本的盔甲史與洋裝
3.4 日本人與洋裝的接觸始於“軍服”
CHAPTER 4 軍服的現代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4.1 卡其色軍服的時代
4.2 立領軍服與西裝款軍服
4.3 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了市民的服裝
CHAPTER 5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現代
5.1 “制服帝國”納粹德國
5.2 迷彩服與華麗風——德國將校軍官的兩個極端
5.3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其他國家的軍服
5.4 實用型美軍戰鬥服
5.5 輕便服裝救了史蒂夫·麥奎因
5.6 現代軍服與未來
作者後記
繪者後記
各國軍銜對照表
軍服的歷史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