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糧地經營規模效率研究:以吉林省玉米生產為例

農戶糧地經營規模效率研究:以吉林省玉米生產為例

行業經濟對於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尤其是數量方面的安全問題始終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重點。 近幾年,在國家對種糧農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糧食產量有了穩定增長,但從長期來看,糧食數量安全的穩定性並不容樂觀。 糧食是土地密集型產品,糧地規模的變化不僅影響著糧食總產量,而且對糧地的生產效率也會產生很大影響。

圖書信息

作 者:張忠明 著 叢 書 名:中國“三農”問題研究文叢出 版 社:浙江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8063388出版時間:2008-11-01版 次:1頁 數:184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行業經濟

內容簡介

對於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安全尤其是數量方面的安全問題始終是我國農業生產的重點。近幾年,在國家對種糧農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糧食產量有了穩定增長,但從長期來看,糧食數量安全的穩定性並不容樂觀。
2003年我國糧食產量出現大幅下滑,當年的世界穀物庫存降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水平,這為我國糧食再次安全敲響了警鐘。2008年世界性糧食危機的爆發,使糧食數量安全問題也再次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毫無疑問會進一步增加對糧食的需求。然而,我國目前耕地尤其是糧地面積卻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這就意味著,為了滿足未來糧食的需求,除加大力度保護耕地外,還必須要不斷提高糧地的生產效率。
糧食是土地密集型產品,糧地規模的變化不僅影響著糧食總產量,而且對糧地的生產效率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深入研究糧地規模與其生產效率的變化規律,對我國土地制度創新、糧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推行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