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九師一六八團

團場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1公里,現有土地總面積74.46萬畝,其中耕地總面積14.78萬畝,種植面積9.75萬畝。 2009年底,全團總人口7158人、總戶數1789戶,城鎮戶數1016戶,人口4260人; 2009年,醫院編制床位35張,編制人數為53人,其中:管理人員4人;衛生技術人員38人;其它技術人員3人。

地理位置及自然情況

農九師一六八團是1962年4月,“伊塔事件”發生後,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恢復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命令組建起來的邊境團場。團場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額敏縣境內,地處沙拉依敏河上游,塔爾巴哈台山東段南麓。東經83°59′35″—82°12′52″,北緯46°43′34″—47°00′30″;南部與額敏縣玉什哈拉蘇鄉相鄰;東部與一六五團相連,西部與一六七團相連,北部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團部烏什水鎮距離額敏縣城53公里。
團場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21公里,現有土地總面積74.46萬畝,其中耕地總面積14.78萬畝,種植面積9.75萬畝。草地10.8萬畝,宜林荒山、荒坡39.13萬畝,東北高,西南低,土地自然坡降14‰—30‰。海拔高度550-2258米。
氣候屬典型大陸性氣候。夏季短而炎熱,冬季長而寒冷,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2800℃—3200℃,無霜期126—140天,年均降水量398.4毫米,年蒸發量1515.5毫米。域內有三條自然河流,年徑流量9317萬立方米,引烏什水水庫231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0.3億立方米。探明的礦資源有煤、石灰石。

人口及建制

2009年底,全團總人口7158人、總戶數1789戶,城鎮戶數1016戶,人口4260人; 在崗職工2445人;離退休職工1431人。現居住有漢、回、維、哈、蒙、藏、滿等民族,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團場。現有行政單位22個,其中連隊10個(773戶,2898人),團直屬單位有:機關、學校、醫院、林業站、水管站、物業站、農機站、畜牧工作站、農業技術推廣站、和2個社區及金業建築安裝責任有限公司。

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009年,團場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0610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6387萬元,第二產業完成1880萬元,第三產業完成2343萬元,農牧工家庭人均純收入7327元。
近年來,團場不斷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2009年新建一座學生餐廳1112平方米;學校占地面積32100平方米,中國小在職教職工總數7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9人,中學一級教師15人,國小高級教師20人。現有23個教學班,其中學前班5個,國小12個班,中學6個班,在校學生1179人(寄宿小學生474,中學297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2009年,醫院編制床位35張,編制人數為53人,其中:管理人員4人;衛生技術人員38人;其它技術人員3人。設有外科、婦產科、五官科、兒科、內科;門診部設有內兒、五官、婦檢、放射、心電、B超室、檢驗、治療室、針灸、理療室。年平均入院人數約650人左右,門診年平均就診人數25000人次。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健康發展;文化廣播、科技、老齡、社區建設等各項工作均有了新的突破。救災救濟、低保、醫療救助等社會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年解決就業人員485人。促進了“保民生、保穩定”工作的有效落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