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辭藻學起源
13世紀前後,著名的學者扎巴江村在尼泊爾揚布城(今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之古稱)將印度著名學者七麥紳根所著的《辭藻甘露藏》一書譯成藏文。隨後,智者郭氏根據梵文書籍和古代譯著,結合實際需要,著書闡發,豐富了藏文藻詞數目,辭藻學著作亦逐漸增多。
相關名著
《藻飾詞·智者耳飾》
其中,又以後藏第司仁布巴·阿旺吉札所著的《藻飾詞·智者耳飾》最為全面,被尊為辭藻學名著。18世紀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為此書撰寫後記並刊出了木刻版。現存西藏拉薩印經院的木刻版是20世紀的版本。
《藻飾詞·智者耳飾》一書將辭藻學內容分為4個部份
(1)天界,包括表示佛、菩提心、神、天、時和劫等概念
(2)下界(或地下),包括表示地下和地獄之生物、水和水下之生物等概念
(3)人間,包括表示土、山、樹木、動物、人類、民族和國家等概念
(4)總論,包括抽象概念的藻詞。
辭藻學的形成與發展,可供人們選用豐富的辭彙,這樣既可避免同樣的語音形式反覆出現,給人乏味之感,也可最大限度地滿足語義表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