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吏 | |||||
拼音: | |||||
解釋: | 1.被薦舉而任用的屬吏。 2.謂躲避官吏的拘捕。 |
相關詞條
-
征辟
徵辟應該是徵辟,是中國漢代擢用人才的一種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徵聘和公府、州郡辟除兩種方式,皇帝徵召稱“徵”,官府徵召稱“辟”。
簡介 徵辟制 歷史 征君 辟除 -
擇吏
擇吏制度,是一個國家或政權選拔官吏的實體和程式規章,又可以稱作仕進制度。它與我們今天的人事制度中公務人員錄用大體相當。
概述 歷史 制度 方法 教訓 -
征辟制
徵辟制,漢武帝時推行的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徵聘和府、州郡辟除兩方面。前者多為名望高、品學兼優的社會名流,被徵召者多為以要職,稱為“征君”...
-
辟除
亦稱“辟”、“辟召”。漢代高級官員任用屬官的制度。中央最高行政長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都可自行聘任僚屬,然後向朝廷推薦。與後代大小官吏都由吏部銓...
公府辟除 州郡辟除 -
下吏
下吏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低級官吏。
-
漢郡屬吏
郡守掌治一郡,故有許多佐治人員,除了都尉 、郡丞、長史等由朝廷任命之外,眾多的屬吏都是由太守自己辟除的。
簡述 詳史 分類 -
辟召
辟召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bì zhào,是指徵召的意思。
詞目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
吏事
吏事1.政事,官務。 2.指刑獄之事。
-
王辟之
王辟之(1031—?),字聖塗,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宋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4),他擔任河東縣(今山西省永濟縣...
人物生平 主要作品 個人貢獻 寫作特色 《澠水燕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