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解說
“辛”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構型說法不一。一種說法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是一把平頭刀的樣子(圖1),上部是刀頭,下部是一個長刀把,可用手握。兩邊有叉,可切割,尖端銳利可刺,是用來在有罪的人和俘虜臉上刺字的刀具。本義就是刑刀。
另一種說法也是象形字,但不是刀的形狀,而是木柴或樹枝的形狀。遠古時代,奴或罪人是不許戴帽子的,只能把樹枝或草莖纏在頭上,所以頭頂“辛”就是罪人。因為古代的“辛”是“薪”的本字,像木柴。頭頂“辛”也就是頭頂木柴的罪人。
還有人認為,甲骨文的“辛”字用兩個樹杈綑紮而成,是捕捉俘虜和押運罪人的工具,類似於“枷”這樣的刑具。從這個意義上講,“辛”的本義也是罪。
在早期金文(圖2、3)里,“辛”這把刑刀以輪廓形變為實體,最上部加了一橫指事符號,表示要鏟割的東西。到周代又在豎畫的中部增加一點作裝飾(圖3),戰國時期點變成短橫(圖4),可能表示刀把的“擋手”所在。隸、楷便相沿金文發展成為今天的“辛”字。
詳細釋義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形容詞 | 身心勞苦。 | hard;laborious;toil;hard work;arduous | 李白《陳情贈友人》: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 | 辛苦;辛勞;艱辛;千辛萬苦 |
身體或精神感到非常難受。 | painful;sad | 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之六:倉猝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 辛酸;悲辛 | |
辣。 | hot(in taste,flavor,etc.);pungent | 《尚書·洪範》:曲直作酸,從革作辛。 | 辛辣;含辛茹苦 | |
〈文言〉酸痛。 | aching | 《素問·氣厥論》: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 | ||
〈文言〉新。 | 《釋名·釋天》:辛,新也。畢沅疏證:“《律志》悉新於辛。鄭注《月令》曰:辛之言新也。” | |||
名詞 | 天干的第八位,參看“乾支”。 |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 ||
〈文言〉罪;罪惡。 | crime | 《清史稿·隆科多傳》:凡四十一款,當斬,妻子入辛者庫,財產入官。 | ||
〈文言〉蔥蒜等含有辛辣味的蔬菜。 | 嵇康《養生論》:薰辛害目,豚魚不養,常世所識也。 | |||
(Xīn)姓氏用字,參看“辛姓”。 | 辛棄疾(南宋詞人) | |||
參考資料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原文】
秋時萬物成而孰;金剛,味辛,辛痛即泣出 。從一從䇂(qiān)。䇂,辠(罪)也。辛承庚,象人股。凡辛之屬皆從辛。息鄰切(xīn)
【譯文】
辛,秋天萬物成熟了;金質、剛硬;味道辛辣,辛辣就感到痛苦,就會流出眼淚。由一、由䇂會意,䇂是罪惡的意思。辛繼承庚,象人的大腿。大凡辛的部屬都從辛。
【注釋】
①“秋時”句:高亨《文字形義學概論》:“古代五行說:庚辛為西方,為秋,為金,為辛味。許氏以為辛是代表秋時,此時萬物已成熟矣;辛又代表金,金則剛堅者也;辛又代表辛味,嘗辛味而痛,則泣出也。人有罪受金屬刑具之傷害,亦辛痛而泣出,故辛字從一從䇂。此謬說也。”
說文解字注
秋時萬物成而(熟)。
律書曰:辛者,言萬物之新生。故曰辛。律曆志曰。悉新於辛。《釋名》曰:辛,新也。物初新者、皆收成也。
金剛,味辛。
謂成孰之味也。
辛痛即泣出。
故以為艱辛字。
從一、䇂。
一者,陽也,陽入於䇂。謂之愆陽。息鄰切。十三部。
䇂,辠也。
辛痛泣出。辠人之象。凡辠宰辜辥辭皆從辛者、由此。
辛承庚,象人股。
冡大一經。凡辛之屬皆從辛。
康熙字典
xīn ㄒㄧㄣˉ《唐韻》息鄰切。《集韻》《韻會》斯人切。《正韻》斯鄰切,並音新。《說文》:秋時萬物成而熟,金剛味辛,辛痛即泣出。徐曰:言萬物初見斷制,故辛痛也。《書·洪範》:金曰從革,從革作辛。《白虎通》:金味所以辛者,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也,猶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又歲、月、日之名。《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月在辛曰塞。《禮·月令》:其日庚辛。註:辛之言新也。《前漢·律曆志》:悉新於辛。《史記·律書》:言萬物之辛生也。
又《正韻》:葷味也。《風土記》:元旦,以蔥、蒜、韭、蓼、蒿芥,雜和而食之,名五辛盤,取迎新之意。
又股象也。《說文》:辛承庚,象人股。徐曰:辛漸揫斂,故象人股,漸焦殺也。
又養筋之味也。《周禮·天官》:以辛養筋。註:辛,金味,金之纏合異物似筋,人之筋亦纏合諸骨,故以辛養之也。
又《正韻》:苦辛,取辛酸之意。李白詩 (《陳情贈友人》):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杜甫詩 (《贈別賀蘭銛》):生離與死別,自古鼻酸辛。
又高辛,古帝號。
又姓。《史記·夏本紀贊》:夏啟封支子於莘,因聲近改為辛。
又少辛,藥名。《本草》:即細辛也。
又葉宵前切,音先。焦仲卿詩:奉事循公姥,進退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正字通》:按《說文》徐注,泣出象股之說,與義反。壬癸繼辛,天道剝中有復,秋德義中寓仁,非偏屬斷制焦殺。徐曲附《說文》,非。
又《爾雅》:重光,《史記》改昭陽。昭陽癸,《史記》改尚章。上章庚,《史記》改商橫。當有訛誤。舊註:重光一曰昭陽,使不知者疑《爾雅》歲陽在有二名,亦非。本作,《字彙》訛省作辛,與辛音愆字形相溷,尤非。
廣韻
姜味也。《爾雅》云:“太歳在辛曰重光。”又姓,夏啟封支子於莘。莘辛聲相近,遂為辛氏。漢初辛蒲為趙魏名將,及徙家隴西,便為隴西人。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❶“立”寬、扁。“十”窄、長。
❷“立”居上居中;首筆點在田字格豎中線上端;末筆橫在橫中線,略向右上斜行。
❸“十”居下居中,豎在豎中線。
書法欣賞
(書法圖來源 )
音韻集匯
韻書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等 | 四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 | 新 | 息鄰 | 心 | 真 | 上平十七真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真 | 臻 | |
中原音韻 | 新 | 心 | 真文齊 | 真文 | 陰平 | 齊齒呼 | |||||
洪武正韻 | 辛 | 斯鄰 | 八真 | 真 | 平聲 | ||||||
先 | 蘇前 | 十一先 | 先 | 平聲 | |||||||
分韻撮要 | 新 | 心 | 賓 | 第八賓稟嬪 | 陰平 |
(音韻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