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軌道動態變形(irregularity of track under trainload)是指在列車載荷作用下的變形。通常將機道檢查車和列車聯掛,在正常走行速度中對軌道進行檢測。由於它真實反映軌道的行車條件,可作為評定軌道質量的主要依據 。
軌道變形控制體系
(一)現場指揮和施工流程體系
1.現場由一名施工員統一指揮安排開挖和支撐。
2.基坑整體開1.5m後,安裝內撐墊板,加支撐。
3.整體開挖4.5m後,安裝底撐圍檁,加底撐,再開挖至基底。
(二)觀測制軌道監控體系
1.現場觀測組4人,觀測頻次為每2小時對軌道進行觀測並記錄,現場計算觀測數據。
2.如變形超限,及時向項目部報告,項目部從軌道施工隊抽調6~8人,趕赴現場調整軌道。
原因分析
通過因果分析和末端因素確認等方法,對軌道線形合格率低的原因總結為如下五點 :
(1)開挖與加撐轉換時機把握不準;
(2)加撐準備工作滯後;
(3)過分依賴觀測組數據,缺少監察,軌道數據不及時、不全面;
(4)缺少線路整修專項隊,需臨時組建;
(5)陰雨天氣, 室外無法焊接。
其中,第(1)、 (3)、 (4)項最為重要。
對策措施
針對查找出的5項基本因素,分別採取如下針對性措施 :
1.指揮人員熟記交底流程,增加現場討論、集思廣議,形成討論機制。
2.採用局部拉槽法,基坑開挖前完成加撐準備工作,減少基坑等待支撐時間。
3.形成軟土深基坑開挖營業線軌道監測體系。
(1)肯定觀測制。設定觀測點,間距lOm;組成4人觀測組,觀測頻率2小時1次,配全站儀1套;填寫軌道坐標觀測記錄並計算,為軌道線形提供數據服務。
(2)增加監察制。監察組2人,配巡道工具2套。對線形和基本尺寸進行快速檢查,頻率為每次列車經過後檢查1次,填寫巡道線路檢查記錄。
4.組建地道深基坑專項線路整修組。組員6人, 常駐現場, 日夜待命,配備線路整修工具2套。對監察組和觀測組發現的軌道變形進行及時整修,保證鐵路運營安全。
5.針對南方多雨環境,增加2項減少淤泥質地基土流失措施:
(1)支護樁間隙封堵;
(2)及時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