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車城鄉文學
車城,舊名“柴城”,為恆春半島最具歷史背景的鄉村。明鄭以後,車城也是南部地區最早納入清治的地方之一。雖然開發較早,惟受地理環境因素影響,在生活條件艱困的情況下,車城並未產生興盛的文字文學,而是以一種簡單的歌唱型態,發展成民謠吟唱,形成現今著名的“琅嶠民謠”,頗具地方文化色彩。車城地區的文學,一言以敝之,可稱之為“歌謠文學”。
基本資料
舊稱:龜壁灣、統領埔、福安城、柴城
行政區管轄:屏東縣
行政區類別:鄉
經緯度:東經,北緯
總面積:49.8517平方公里
戶數:3,432戶
人口:9,954人(2008年12月)
鄉長:林顯水
區劃:11村131鄰
民意機關:車城鄉民代表會
郵遞區號:944
毗鄰:枋山鄉、恆春鎮、滿州鄉、牡丹鄉、獅子鄉
特產:洋蔥、紅仁鴨蛋、綠豆蒜
行政轄區
車城鄉分為11村:田中村、海口村、福興村、福安村、統埔村、溫泉村、保力村、新街村、埔墘村、射寮村、後灣村。約當舊日恆春縣之興文里、鹹昌里全部及德和里、仁壽里的部分。車城鄉現有人口數為10356人,男性有5613人,女性有4743人。
名稱由來
車城鄉舊名“柴城”,明鄭時期派部將陳文華率眾來此地開墾,並逐漸發展成聚落,為漢人入墾恆春半島的發展中心。清領時期因移民漸多,經常與當地原住民發生衝突,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襲,就從社東與社南分別建造城牆,待原住民進攻時,居民便以柴木作成柵欄堵住缺口,因此當地居民便稱之為“柴城”。後來居民覺得柴木容易燃燒,便改以牛車數十部布陣於城外,於是改稱為“車城”。
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在此設定“車城莊”,劃歸高雄州恆春郡管轄。戰後初期改劃設為高雄縣車城鄉,1950年改隸屏東縣至今。
歷史沿革
荷蘭人據台灣時,曾派兵控制此地。明季之時,車城為排灣族所盤據,原本是一片密林,當地土著稱之為“庫匹亞旺”(KABEYAWAN),進而轉音為“龜壁灣”。 永曆18年(1664)鄭經繼鄭成功領台,派遣部將自車城登入,開始屯田墾荒,令部統領兵士南進龜壁灣駐守,命名為統領埔(今之統埔村),逐漸形成莊村。
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間,車城已成為閩人開拓恆春半島的根據地,由於屢遭原住民襲擊侵擾,遂環植木柵於四周以為防禦,故有“柴城”之稱;乾隆末年逐漸形成一街肆,乾隆53年(1788)福康安將軍率軍討伐林爽文黨伙莊大田時,水師即登入於車城,之後為紀念捷軍稱車城為“福安莊”(或福安城),並於莊內的福德廟立碑頌功。至於“車城”一名,伊能嘉矩認為是“柴城”發音上的訛誤,另一說法則指稱早期車城砍伐薪材輸出台南地區頗盛,莊民便利用其做為要塞而得以擊退番人,故稱“柴城”。之後番人又大舉來襲,當時車城至海口間沿岸盛行燒制木炭,有搬運木炭的牛車數十台駐列,莊民遂利用牛車作為防禦而擊退番人,因而將柴城改稱車城。雖然車城並未正式建城,但因有木柵環圍故亦設有東門、北門(北門路、忠孝路口)及南門(福安路底近欽湖橋)以制出入。
另有一說,乾隆51~53(1786-1788)三年間,福康安為剿莊大田,駐兵車城,以木為城故稱“柴城”。今車城之市街部分為福興及福安兩村。康熙22年(明永曆37年)7月鄭克塽降清,清收台灣入版圖,康熙23年4月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下置台灣、鳳山、諸羅三縣,車城鄉隸屬鳳山縣所轄。康熙35年,閩南人陸續遷至車城地區,陸續在車城西南二、三公里之海濱,先後建立新街、射寮、埔墘、後灣仔等村。光緒18年(1892)恆春縣轄境計分13里,本鄉隸屬於興文里(今福興村、福安村、統埔村、保力村、田中村與海口村)、仁壽里(今新街村)、鹹昌里(今溫泉村)與德和里(今後灣村、埔墘村、射寮村)。
日明治37年(1904),本鄉隸屬恆春廳,本鄉分隸屬於興文里、鹹昌里及德和里。興文里轄有車城莊(今福興村、福安村)、統埔莊(今統埔村)保力莊(今保力村)、田中央莊(今田中村、海口村)、新街莊與湛湛莊(今新街村);鹹昌里轄有四重溪莊(今溫泉村);德和里區管轄埔墘莊(今埔墘村)、後灣莊(今後灣村)、射寮莊(今射寮村)。嗣後,恆春廳改為恆春支廳,本鄉仍舊隸屬於興文里、鹹昌里與德和里,其中興文里轄有車城莊(今福興村、福安村、統埔村)、保力莊(今保力村)、田中央莊(今田中村、海口村、新街村);鹹昌里轄有四重溪莊(今溫泉村),及德和里轄有射寮莊(今後灣村、埔墘村、射寮村)。大正9年(1920)日人重划行政區域,本鄉隸屬於高雄州恆春郡,分7個大字:車城(今福興村、福安村、統埔村)、保力(今保力村)、田中央(今田中村)、海口(今海口村)、新街(今新街村)、四重溪(今溫泉村)、射寮(今後灣村、埔墘村、射寮村)。民國34年(1945)台灣光復後,再劃車城保為福興和福安兩村,與田中村(原名田中央)、溫泉村(原名四重溪)、後灣村(原名後灣仔)、統埔村、海口村、保力村、新街村、埔墘村、射寮村共11村,同為車城鄉之轄區。
民間文學
車城為一具有歷史背景之鄉,有豐盛的傳統詩文,而民間俚俗諺語及念謠也流傳甚廣。以下簡錄幾首諺語與念謠:
(一)諺語(歇後語)
(1)蕃仔相瓷衩`死白人(白人均讀輕聲,意指漢人)。
(2)死鴨子-硬嘴巴。
(3)六月芥菜-假有心。 (二)童謠
(1)放雞:一放雞,二放鴨,三分開,四相貼,五貼胸,六拍手,七流球,八摸鼻,九咬耳,十摸土腳,十一坐金交椅。
(2)出嫁:無頭箍戴瓠杓(音靴),無繡鞋穿木屐,無繞腳車,無轎坐牛車。
(三)燈謎
寺廟本為人們祭祀神祇之處,由於共同信仰產生的結社(宗教團體),在地方上有帶動社區活動之作用。位於福興村的福安宮,每年元宵節均舉行燈會活動,此一藝文活動已成為本鄉每年一度的傳統民俗,且燈會之猜燈謎活動,兼有濃厚的文化氣息,長久以來,福安宮的元宵燈會,其燈謎已成為車城重要之民間文學素材之一。
(1)敗走麥城斷頭恨(字一十四筆)-翠
(2)張敞當京兆尹為誰畫眉(字一十一筆)-晤
(四)歌謠
(1)土地公:老土地呀!老土地,老人來拜,吃百二,大人來拜,大賺錢,少年來拜,會讀書,嬰仔來拜,好 搖飼。
民間藝術
車城鄉傳統戲劇
車城鄉雖具有深厚歷史背景,惟因生活條件艱困,300年來,住民在與天搏鬥的居住環境下,無暇從事傳統藝文活動,因此,境內並無歷史悠久之劇團流傳。可考者,僅福興村與保力村各有一傳統“布袋戲”團而已,且原團主皆呈退休狀態。
(一)新國興掌中劇團
(二)四海香掌中劇團
(三)四海子弟班歌劇團
傳統音樂
車城鄉境內在日治時期,曾出現北管會的組織,當時系以廟會爐主的形態,每年輪流排班演奏,唯在大正12年(1923)左右,因日本政府的管制,以及經濟不繼等因素,不得不倏然中止。此後70餘年,車城皆未見有傳統或地方性樂團出現。 直至民國85年,方有福興村經營成記中藥鋪的董延庭,出而組織“福安宮國樂團”。由於董延庭在傳統樂曲的彈唱方面頗有造詣,因而早在樂團成立前兩年,即已擔任福安宮老人會的音樂指導老師。“福安宮國樂團”成立後,每逢初一、十五、年節喜慶,以及酬神廟會等場合,均會演奏,自娛娛人。該團有團員20幾人,皆為鄉內各村之家庭主婦,僅有2名男性團員,平日聚合以休閒、趣味為主,屬業餘性質。
民俗技藝
(一)陣頭
早期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先民生活單調,耕餘閒暇,為了打發時間,便結合鄰里組織各種遊藝性社團,如唱戲或民間曲藝等等,更為積極的乃有“陣頭”之出現。
(二)獅頭陣
獅頭在傳統民間信仰中,被認為具有避邪招福的作用,可驅逐鬼魅,清淨四方。在民俗上,獅頭必須經過開眼、讀經、送煞、掛置等儀式後,方具有銳不可當的“神力”。 正因如此,在節慶中生氣勃勃且色彩繽紛的獅子,隨著鑼鼓的節奏,以勁健的步伐,忽左忽右地前撲或後躍,借著有趣而討喜的動作,象徵大吉大利的到來。
保力文物館
保力社區是車城地區早期移民墾殖時期兩個客籍聚落之一,身為少數族群為求生存,保力先民一路走倍覺艱辛,唯恐先民艱辛生活記憶及勤奮精神日趨凋零,為後世子孫所遺忘,民國87年保力社區發展協會因此決定成立保力文物館,收藏先民的文物資產為保力社區早期開墾歷史留下紀錄,供後世子孫憑弔與砥礪。
保力文物館於民國89年5月10日落成開始接受社區民眾捐贈早期所使用的耕作農具、生活器具與衣飾等對象,於民國90年4月歸類、編目、照相、統計所有收藏對象,編撰成保力社區文物館收藏集乙冊,當時館內總計收藏208件,細分為農具39件、加工調製器具20件、漁獵器具14件、家具52件、炊具11件、餐具12件、容器13件、衣飾15件、檔案21件、其它11件。迄民國92年6月止總計收藏26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