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西法效應

路西法效應

社會科學工作者很少使用“善”、“惡”這樣的辭彙。大多數人更喜歡使用“暴力”、“攻擊性”這樣的詞,或使用價值中立的精神病理學術語,一套關於失調的話語系統。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不在此列。這位史丹福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在美國心理學會第18屆年會上對聽眾說:“心理學很少研究大問題。我們有各種回答小問題的高招。但我們從來不費心去研究大問題。現在是該研究研究像惡的本質這樣的大問題了。”

基本信息

概述

路西法效應路西法效應

美國史丹福大學曾經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叫“斯坦福實驗”;實驗把一撥大學生分成兩堆人,一邊扮作獄警,一邊扮作犯人。本來這個實驗計畫是十五天,但六天后就結束了。結束的原因很簡單,局面無法控制了。為什麼局面無法控制-----扮成獄警的一方因為有了某種特權,有了很大的暴力性和攻擊性,而扮演罪犯的一方性格變的順從和屈服,這就是所謂的“路西法效應”。簡單的來說,在某種特殊的環境下,天使會墮落成魔鬼,好人也會變成壞人。

基本信息

路西法效應路西法效應

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做過一個探討人性心理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實驗顯示:好人也會犯下暴行。這種人的性格的變化被他稱為“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了撒旦。

實驗內容:在當地報紙上徵集志願者參與監獄生活的研究,為期兩周,志願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報酬(相當於今天的75美元)。有70名應徵者被招到史丹福大學面試,接受一系列心理測試。這70個人都是美國的大學生。其中24名被認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選中。從24人中間隨機抽出一半,讓他們飾演監獄的看守,餘下的一半飾演囚犯。志願者們都說他們更願意飾演囚犯,部分是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畢業後會去做看守,但他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並以為可以從這一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志願者們還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飾演囚犯,他們可能會被剝奪公民權利,並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飲食和醫學護理。那些將飾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個周日等在家裡。在那一天,令他們感到吃驚的是,他們被真的警察“逮捕”了,隨後被帶到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地下室的模擬監獄。

第一天,大家還相安無事,但“囚犯”第二天便發起了一場暴動,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取笑看守。津巴多要求看守們採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們照著做了。他們採取的措施包括強迫囚犯做伏地挺身、脫光他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飯菜、枕頭、毯子和床、讓他們空著手清洗馬桶,關禁閉。最後局面完全失控,實驗只持續了六日便被迫終止。

實驗結論: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乾出可怕的事情。“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兩組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不到兩個星期之後,他們之間已經變得沒有共同之處了。”尤其顯著的是,囚犯們懷疑分組並不是隨機的,他們認為看守的個子比他們高。(其實兩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樣的。)

津巴多試圖用他的實驗解釋很多問題,包括飛行事故、人在面對惡行時的無動於衷、護士對病人的不當處置以及自殺式襲擊者和恐怖分子的行為。由於對自己角色的認識,護士會過度服從醫生的安排,哪怕明知醫生開出的劑量遠遠大於規定的劑量;有四分之一的飛行事故的起因都是由於副機長過於服從機長的錯誤判斷。

津巴多雖然強調人們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作惡,但他樂觀地指出,按照他的“十步法”,人們同樣能夠頂住壓力,英勇地違抗“路西法效應”。先是承認自己的錯誤(這第一步就會讓布希、布萊爾等人望而生畏),最後是拒絕為了所謂的人身安全而犧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夠反對任何不公正的制度。他舉的道德英雄包括抵抗麥卡錫主義、種族隔離、反對越戰的人。

有一個問題是,當津巴多說好人變成了壞人時,那些“壞人”並不認為自己成了壞人,他們要么認為受害者罪有應得,要么認為自己只是採用了惡的手段來實現其正當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為自己採取的手段辯護——虐囚的士兵是為了獲取反恐所需的情報,恐怖分子是為了民族解放,在他們的同仁眼裡他們也是道德英雄。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善和惡之間的衝突,已經超出了心理學的範疇。

研究過程

1971年,8月14日,周日。美國加利福尼亞。

一陣尖銳刺耳的警笛聲劃破了夏日清晨的寧靜,警車在大學生湯米·懷特洛的家門口戛然而止。睡眼惺忪的湯米從床上被拉起來,警察向他宣讀了逮捕令,他陷入了一樁罪行嚴重的案件。面無表情的警官向湯米口述了憲法賦予他的權利,經過搜身,湯米的雙手被扣上了手銬,警車呼嘯而去。一小時後,經過登記和留印指紋,

路西法效應 英文路西法效應 英文

湯米被蒙上眼睛,押送到斯坦福縣監獄。

在監獄裡,他被脫光衣服,噴灑了消毒劑,穿上印有表示身份號碼的囚服,湯米失去了自己的姓氏,

變成了647號囚犯。另外8名大學生也這樣遭到逮捕並被送到同一所監獄。

所有這一切都是菲利普·津巴多(PhilipGeorgeZimbardo)一手策劃並導演的。菲利普·津巴多出生於美國紐約,是當代著名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會現任主席,史丹福大學教授,曾獲普通心理學終生成就獎。為了探究社會環境對人的行為究竟會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以及社會制度能在何種方式控制個體行為,主宰個體人格、價值觀念和信念、津巴多博士在報紙上發布了一則廣告:“尋找大學生參加監獄生活實驗。酬勞是每天15美元,期限為兩周。”結果共有70人報名,經過一系列醫學和心理學測試,24名身心健康、遵紀守法、情緒穩定的年輕人入選。他們被隨機分成三組:9名犯人,9名看守,6名候補。湯米和其他8名大學生就成了“罪犯”,於是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一切準備就緒,“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PrisonExperiment,SPE)”開始。

8月14日

星期天。身穿筆挺帥氣的卡其制服,胸前掛著口哨,戴著深色Ray—Ben(雷朋)太陽鏡,腰裡別著警棍和手銬,9名看守的裝扮絕對可以亂真。不過這些“看守”沒有受過任何專門的職業訓練,對如何做監獄看守員,他們只是從電視、報刊雜誌上見過。在前一天,津巴多教授以管理者的身份對9名看守們做出如下要求:所作所為儘可能貼近真實,但不能使用暴力維持監獄秩序。具體負責實驗者也進行了交代,看守的職責就是“維持監獄法律和秩序”,但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亂語,(例如“罪犯”說,禁止使用暴力、不要侵犯人權之類)當回事。

周日上午,看守們興奮而緊張地期待著“囚犯”的到來。當這些穿著白色囚服的犯人站到他們面前時,他們已經喪失了真實姓名,不叫湯米、保爾或是約翰,而是“647”、“981”或“5705”,9名囚犯均戴有腳鐐,為的是讓他們儘快進入角色。這個方法奏效了。

8月15日

星期一。剛剛過了第一天,看守便實施了第一次懲罰:如果有誰忘記指示或床鋪整理得不合格,就要做10個、20個或是30個伏地挺身。監獄裡立刻瀰漫出緊張氣氛。整個上午,囚犯們都把自己關在牢房中,不願意接受這樣的體罰。面對反抗,看守們毫不讓步,他們用滅火器噴射囚犯,將他們赤身裸體地鎖在床腿上,有些囚犯還被關了數小時禁閉。這一切超出了囚犯的承受極限,“8412”號囚犯大叫“我受不了!”開始失聲痛哭。不過這一切來得太快了!到底是真戲假作,還是確實真的精神崩潰?甚至連津巴博士多也沒了主意。最終,實驗組只好決定讓這名“囚犯”退出實驗……

8月16日

星期二。實驗監獄重新恢復了平靜。但犯人一個個都沒精打采,包括替換“8412”號新來的囚犯。整個監獄簡直成了臭氣熏天骯髒無比的豬圈。這是必然的,為了懲罰反叛者,看守不允許他們上廁所。與此同時,試驗者又放風來,說被放出的“8412”號囚犯將嘗試幫助獄友越獄,從而使看守們草木皆兵,監獄中的緊張氣氛達到頂點。有3名囚犯開始出現情緒激動、思維混亂的應激症狀,當1名囚犯聽到假釋委員會拒絕他的假釋請求時,竟然全身起了皮疹。

8月17日

星期三。監獄裡雖沒有正面衝突,但緊張氣氛依舊。看守們的懲罰措施越來越別出心裁。他們開始強迫犯人玩跳山羊,這對於只穿囚服而沒有穿內衣的犯人來說不啻一種侮辱。此外,他們還有的強迫犯人背著兩名獄友做伏地挺身……

這時一名犯人出現了嚴重的歇斯底里症狀。津巴多教授發現後,沒有任何遲疑便將其釋放,並馬上找人替代了他。

三天內已經有五人退出!

8月18日

星期四。實驗繼續,看守看似更加無所顧忌,虐待不斷升級,不公正的處罰相繼上演,又有兩名犯人達到精神崩潰的邊緣。津巴多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當他的女友克里斯蒂娜·瑪絲拉奇來實驗現場,眼前的景象讓她錯愕不已。她憤慨地對津巴多說:“你在折磨這些男孩子,這簡直太可怕了!”

津巴多聽到後,信心也有些動搖了,但仍想將實驗進行下去。直到他發現看守們有玩出新的花樣,強迫兩個“囚犯”模仿動物交配。這大大超出了津巴多容忍的極限,監控螢幕前的他被這一幕驚呆了,侮辱和暴力已經達到無可復加!他下決心結束這一切,第二天一早,他便宣布實驗結束,比預期提前了9天!

不到一周的時間,這個實驗便讓9名身心健康、遵紀守法、毫無犯罪前科,具有大學文化知識的年輕人,變成了冷酷無情的看守警察。到底什麼原因呢?

試驗評論

路西法效應路西法效應

社會科學工作者很少使用“善”、“惡”這樣的辭彙。大多數人更喜歡使用“暴力”、“攻擊性”這樣的詞,或使用價值中立的精神病理學術語,一套關於失調的話語系統。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不在此列。這位史丹福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在美國心理學會第18屆年會上對聽眾說:“心理學很少研究大問題。我們有各種回答小問題的高招。但我們從來不費心去研究大問題。現在是該研究研究像惡的本質這樣的大問題了。”

他在演講時出示了美軍在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的照片。菲利普·津巴多說,當看到美軍虐囚的照片時,他感到很震驚,但並不覺得很奇怪。因為早在1971年他做過一個極富爭議、探討人性心理的“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PrisonExperiment,SPE)”,在實驗過程中他目睹過非常類似的情形:好人也會犯下暴行。這種人的性格的變化被他稱為“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了撒旦。

他在《路西法效應:好人是怎樣變成惡魔的》(THELUCIFEREFFECT)一書中詳盡地記述了那次實驗的經過:在當地報紙上徵集志願者參與監獄生活的研究,為期兩周,志願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報酬(相當於今天的75美元)。有70名應徵者被招到史丹福大學面試,接受一系列心理測試。這70個人都是美國的大學生。其中24名被認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選中。從24人中間隨機抽出一半,讓他們飾演監獄的看守,餘下的一半飾演囚犯。志願者們都說他們更願意飾演囚犯,部分是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畢業後會去做看守,但他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並以為可以從這一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志願者們還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飾演囚犯,他們可能會被剝奪公民權利,並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飲食和醫學護理。那些將飾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個周日等在家裡。在那一天,令他們感到吃驚的是,他們被真的警察“逮捕”了,隨後被帶到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地下室的模擬監獄。

第一天,大家還相安無事,但“囚犯”第二天便發起了一場暴動,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取笑看守。津巴多要求看守們採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們照著做了。他們採取的措施包括強迫囚犯做伏地挺身、脫光他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飯菜、枕頭、毯子和床、讓他們空著手清洗馬桶,關禁閉。最後局面完全失控,實驗只持續了六日便被迫終止。

菲利普·津巴多希望從他的實驗中得出一些普遍的結論: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乾出可怕的事情。“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兩組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不到兩個星期之後,他們之間已經變得沒有共同之處了。”尤其顯著的是,囚犯們懷疑分組並不是隨機的,他們認為看守的個子比他們高。(其實兩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樣的。)

津巴多試圖用他的實驗解釋很多問題,包括飛行事故、人在面對惡行時的無動於衷、護士對病人的不當處置以及自殺式襲擊者和恐怖分子的行為。由於對自己角色的認識,護士會過度服從醫生的安排,哪怕明知醫生開出的劑量遠遠大於規定的劑量;有四分之一的飛行事故的起因都是由於副機長過於服從機長的錯誤判斷。

津巴多雖然強調人們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作惡,但他樂觀地指出,按照他的“十步法”,人們同樣能夠頂住壓力,英勇地違抗“路西法效應”。先是承認自己的錯誤(這第一步就會讓布希布萊爾等人望而生畏),最後是拒絕為了所謂的人身安全而犧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夠反對任何不公正的制度。他舉的道德英雄包括抵抗麥卡錫主義、種族隔離、反對越戰的人。

有一個問題是,當津巴多說好人變成了壞人時,那些“壞人”並不認為自己成了壞人,他們要么認為受害者罪有應得,要么認為自己只是採用了惡的手段來實現其正當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為自己採取的手段辯護——虐囚的士兵是為了獲取反恐所需的情報,恐怖分子是為了民族解放,在他們的同仁眼裡他們也是道德英雄。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善和惡之間的衝突,已經超出了心理學的範疇。

實驗結果

津巴多教授認為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實驗開始時,擁有絕對權力的實驗指導者就指定了好人與壞人的界限——看守警察與囚犯。“壞人”是社會的敗類、是人渣、不配被當作人來看待,他們的名字不僅被剝奪,由數字取而代之,而且對待他們可以像動物一樣被鐵鏈束縛……相反,“好人”則被授予了武器和權力。“一旦你穿上制服,就好像開始扮演一個角色,你不再是你自己,你的所作所為要與這身制服所代表的職責相匹配。”其中一個看守如此說道。

儘管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們都沒有參觀過真實的監獄,也從未因犯罪入獄有過牢獄體驗,但僅在短短的6天之中,他們便學會了某些東西,知道了權勢者和無權勢者之間應該如何互動。

作為權勢者和管教者的看守,通過管理囚犯的職責,取得了限制囚犯的自由,掌握了處置囚犯舉止行為的特殊意志,使囚犯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在自己的把握之中。他們發現,通過強制原則,會高度、有效地完成自己所擔任角色的任務,包括公開地懲罰違反規定的行為。例如,在實驗中一位“看守”說,“我覺得自己不可思議……我讓他們互相喊對方的名字,還讓他們用手去擦洗廁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須看住他們,以免他們做壞事。”另一位“看守”補充說,“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煩,他們穿著破衣服,牢房裡滿是難聞的氣味。在我們的命令面前,他們相對而泣。他們沒有把這些只是當作一次實驗,一切好像是真的,儘管他們還在盡力保持自己原來的身份,但我們總是向他們表明我們才是上司,這使他們的努力收效甚微。”

作為無權勢者的囚犯面對權勢者所建立的監獄與獄規(可以延伸至類似監獄情境的社會結構),囚犯們只能“回應”——這種“回應”只能遭致兩種選擇:反抗或是順從。前者,帶來的是懲罰;後者導致的是自主性和尊嚴的喪失。就在試驗的第三天,“罪犯”們竟然開始相信“看守”經常對他們說的,他們真的低人一等、無法改變現狀。

在“斯坦福監獄實驗”過程中,津巴多博士目睹了令人震驚的情形:在一定的社會情境下,好人也會犯下暴行。這種人的性格的變化被他稱之為“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了第一位墮天使,被趕出天堂。

相關事例

他在演講時出示了美軍在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的照片。菲利普·津巴多說,當看到美軍虐囚的照片時,他感到很震驚,但並不覺得很奇怪。因為早在1971年他做過一個極富爭議、探討人性心理的“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PrisonExperiment,SPE)”,在實驗過程中他目睹過非常類似的情形:好人也會犯下暴行。這種人的性格的變化被他稱為“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了撒旦。

他在《路西法效應:好人是怎樣變成惡魔的》(THELUCIFEREFFECT)一書中詳盡地記述了那次實驗的經過:在當地報紙上徵集志願者參與監獄生活的研究,為期兩周,志願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報酬(相當於今天的75美元)。有70名應徵者被招到史丹福大學面試,接受一系列心理測試。這70個人都是美國的大學生。其中24名被認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選中。從24人中間隨機抽出一半,讓他們飾演監獄的看守,餘下的一半飾演囚犯。志願者們都說他們更願意飾演囚犯,部分是因為他們無法想像自己畢業後會去做看守,但他們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坐牢,並以為可以從這一經歷中學到一些東西。志願者們還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飾演囚犯,他們可能會被剝奪公民權利,並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飲食和醫學護理。那些將飾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個周日等在家裡。在那一天,令他們感到吃驚的是,他們被真的警察“逮捕”了,隨後被帶到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地下室的模擬監獄。

第一天,大家還相安無事,但“囚犯”第二天便發起了一場暴動,撕掉囚服上的編號、拒絕服從命令、取笑看守。津巴多要求看守們採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們照著做了。他們採取的措施包括強迫囚犯做伏地挺身、脫光他們的衣服,拿走他們的飯菜、枕頭、毯子和床、讓他們空著手清洗馬桶,關禁閉。最後局面完全失控,實驗只持續了六日便被迫終止。

普遍結論

個人的性情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惡之間並非不可逾越,環境的壓力會讓好人乾出可怕的事情。“在實驗開始的時候,兩組人之間沒有任何區別,不到兩個星期之後,他們之間已經變得沒有共同之處了。”尤其顯著的是,囚犯們懷疑分組並不是隨機的,他們認為看守的個子比他們高。(其實兩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樣的。)

實際套用

津巴多試圖用他的實驗解釋很多問題,包括飛行事故、人在面對惡行時的無動於衷、護士對病人的不當處置以及自殺式襲擊者和恐怖分子的行為。由於對自己角色的認識,護士會過度服從醫生的安排,哪怕明知醫生開出的劑量遠遠大於規定的劑量;有四分之一的飛行事故的起因都是由於副機長過於服從機長的錯誤判斷。

作者看法

津巴多雖然強調人們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而作惡,但他樂觀地指出,按照他的“十步法”,人們同樣能夠頂住壓力,英勇地違抗“路西法效應”。先是承認自己的錯誤(這第一步就會讓布希、布萊爾等人望而生畏),最後是拒絕為了所謂的人身安全而犧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夠反對任何不公正的制度。他舉的道德英雄包括抵抗麥卡錫主義、種族隔離、反對越戰的人。

有一個問題是,當津巴多說“好人”變成了“壞人”時,那些“壞人”並不認為自己成了壞人,他們要么認為受害者罪有應得,要么認為自己只是採用了惡的手段來實現其正當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為自己採取的手段辯護——虐囚的士兵是為了獲取反恐所需的情報,恐怖分子是為了民族解放,在他們的同仁眼裡他們也是道德英雄。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間的衝突,而不是善和惡之間的衝突,已經超出了心理學的範疇。

圖書信息

書名: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

作 者:(美國)菲利普·津巴多(PhiliZimbardo)陳雅馨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0年03月

ISBN:9787108033109

開本:16開

定價:48.00元

內容簡介

《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是全球最具傳奇的真人實境實驗,了解人性最需要看的經典著作。197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斯坦福監獄實驗”,引發了全球心理學界重新審視以往對於人性的天真看法。實驗中,通過專門測試挑選了徵募來的受試者,即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這些人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接著被置身於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範的影響,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2007年,津巴多教授首度撰書詳述其事,並結合從該實驗到伊拉克監獄虐囚案三十多年來的社會現象,深度剖析複雜的人性,透徹解釋“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為什麼優秀的美國女兵會對伊拉克戰俘做出虐囚的性遊戲?為什麼護士明知醫生處方超劑量,卻仍遵從指示開藥?為什麼上司只是暗示和默許,屬下卻惟命是從和變本加厲?在日常生活中種種社會角色劇本的規範與約束下,我們是否會像上帝最愛的天使路西法一樣,不知不覺地對他人做出難以置信之事,從而墮落成魔鬼撒旦。善惡的界限在哪裡,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像!

作者簡介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Zimbardo,1933-),畢業於耶魯大學,曾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現為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榮退教授。他的《害羞》(Shyness)、《心理學與生活》(PsychologyandLife,與RichardGerrig合著)兩書總銷量已逾250萬本。津巴多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現任史丹福大學恐怖主義跨領域政策、教育與研究中心主任。他編創了美國公共電視台的獲獎節目《探索心理學》(DiscoveringPsychology),並在片中擔任主持人。2004年,他應邀擔任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美軍虐囚案的專家證人。由於津巴多教授四十多年來在心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傑出貢獻,美國心理學會特向他頒發了希爾加德(ErnestR.Hilgard)普通心理學終身成就獎。

圖書目錄

第1章邪噁心理學:情境中的性格轉換

第2章星期日:突襲逮捕行動

第3章墮落儀式正式開始

第4章星期一:犯人叛亂

第5章雙重麻煩的星期二:訪客和鬧事者

第6章星期三:逐漸失控

第7章假釋的權力

第8章星期四:對峙時刻

第9章星期五:淡出黑暗

第10章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意涵Ⅰ:性格轉換的鍊金術

第11章斯坦福監獄實驗的意涵Ⅱ:倫理學及拓展研究

第12章社會動力學調查Ⅰ:權威、奉守與順從

第13章社會動力學調查Ⅱ:去個人化、去人性化以及姑息之惡

第14章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事件

第15章讓系統接受審判:領導層的共謀

第16章抗拒情境影響力,讚頌英雄人物

致謝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