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跨國教育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世紀高等教育的“跨境性”實際上是人類探索真理、發現知識和分享知識的一種本質體現。17世紀以後,教會在世界各地舉辦各種教會學校以及西方列強在殖民地國家創辦的各類學校(包括附屬於宗主國的海外分校等)是跨國教育的早期形式。20世紀80年代以來,跨國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這一方面是由於一些國家自身的高等教育系統不能充分而有效地滿足國內民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已開發國家的高校受到國內削減經費的影響,不得不向外通過教育服務來彌補自己的經費不足。WTO(世界貿易組織的簡稱)所倡導的教育市場自由化,以及信息通訊技術的發展也為跨國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提供了保障。跨國教育現已成為國際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
作者簡介
顧建新,浙江長興人,教育學博士,教授。現任浙江師範大學外事處處長、國際文化與教育學院院長、非洲研究院副院長,兼任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與諮詢中心研究員。現從事國際教育、非洲高等教育、翻譯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譯)有《大學的理想》、《被壓迫者教育學》、《思考生存——教育與國家財富》等。
目錄
引論
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二 本研究的思路、內容和方法
第一章 跨國教育研究述評
第一節 國內有關跨國教育的研究
一 中外合作辦學研究
二 跨國教育研究
三 調研與學術會議
四 我國中外合作辦學/跨國教育研究的幾個特點
第二節 國外對跨國教育的研究
一 國際層面對跨國教育的關注
二 國家層面的關注
三 學術界的關注
第二章 跨國教育:概念與分析框架
第一節 跨國教育的內涵
一 跨國教育的內涵
二 跨國教育與相關概念
第二節 跨國教育發展:背景與條件
一 經濟全球化是跨國教育得以快速發展的巨觀環境
二 高等教育的市場化為跨國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機制和觀念保障
三 教育服務貿易自由化為跨國教育快速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 現代通訊信息技術為跨國教育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第三節 跨國教育:驅動力與發展理念
一 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驅動力
二 跨國教育的驅動力:推與拉的因素
三 跨國教育的發展理念
第四節 跨國教育的運行機制
一 政府、市場、高等教育——跨國教育發展的制度框架
二 跨國教育的實施策略:院校的視角
第三章 跨國教育主要輸出國的發展理念與策略比較——以主要英語國家為例
第一節 主要英語國家跨國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主要英語國家跨國教育的發展理念與策略
一 主要英語國家跨國教育的發展理念
二 主要英語國家跨國教育的發展策略
第三節 主要英語國家跨國教育的基本形式:活動策略
第四節 主要英語國家跨國教育輸出的不平衡性和多樣性:比較與分析
第四章 歐陸國家的跨國教育:歷程、發展理念與策略
第一節 歐洲跨國教育的發展歷程
一 早期歐洲大學的跨境性和跨國教育的早期形式
二 20世紀高等教育國際合作範式的轉變與歐洲跨國教育的興起
三 歐盟學術流動項目與歐洲跨國教育新模式的出現
四 跨國教育與博洛尼亞進程
第二節 跨國教育:歐陸國家的理念及策略
一 發展理念
二 歐洲國際機構對跨國教育的應對
三 歐陸國家發展跨國教育的主要政策
第三節 歐陸高等教育機構對跨國教育的反應:活動策略
第五章 跨國教育主要輸入國的發展理念和策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案例比較
第一節 馬來西亞發展跨國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一 馬來西亞跨國教育發展概況
二 馬來西亞發展跨國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第二節 新加坡發展跨國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一 新加坡跨國教育發展概況
二 新加坡發展跨國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第三節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跨國教育發展的比較分析
第六章 跨國教育在中國的實踐
第一節 改革開放以來中外合作辦學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中外合作辦學的動因及發展理念
一 中外合作辦學的動因分析
二 中外合作辦學的發展理念
第三節 中外合作辦學的制度安排:國內立法與國際規則之間的適調
一 國內立法為中外合作辦學提供了法律框架
二 與世貿規則的銜接
三 中外合作辦學的內、外部管理機制
第四節 中外合作辦學的活動策略
一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二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第七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 跨國教育的發展特徵
二 跨國教育的挑戰
三 質量保障、認證和資格認可:跨國教育制度安排的核心
第二節 政策建議
一 國際國內的發展趨勢
二 發展我國跨國教育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改革開放以來中外合作辦學法律法規與政策沿革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