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經歷
自幼受家庭影響酷愛讀書,國中時閱讀《紅樓夢》、《四世同堂》、《堂吉訶德》和《射鵰英雄傳》四部小說後,耽湎於人情、世事之紛紜,彷徨於理想與現實之境域。高中時,讀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之美國人R·特里爾所著《毛澤東傳》及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之美國人艾愷所著《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文化的困境》,深為毛、梁為拯救落後之舊中國矢志不渝、身體力行而殊途同歸之精神所震撼,頓悟“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之真諦,自此立志做“有自己的思想,並按照自己思想行動的人”。
大學期間,在河北師院歷史系張恆壽、胡如雷先生及秦進才、邢鐵、任恆峻師感召與影響下,對中國歷史及思想文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濃厚興趣,繼以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人生鵠的,庶幾學有所成,以慰平生。曾師從翻譯家、英語系黃宏荃教授學習中國古典詩詞欣賞與創作及二希(希臘/希伯來)文化,忝為入室;在北京大學歷史系進修期間,師從劉桂生教授學習中國近代史學思想史,獲益良多。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理論、中國傳統文化均有一定研究。
授課風格
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
座右銘
“人生無常,只爭朝夕;修身立命,不虛此行”。
治學法
一脈:實事求是,一以貫之;
兩端: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陳寅恪);
三到:眼到、心到、口到(朱熹);
四通:古今通、中外通、主客通、心物通(劉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