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貢獻
甘作鴻雁飛萬家工作12年來,每年投遞里程1.8萬多公里,投遞報紙、雜誌、函件60萬多件、包裹700多件,從未發生一次延誤,從未出過一個差錯。這個人就是趙紅,一個身高1米75、相貌英俊的小伙,秦皇島市郵政局發投分局的普通投遞員。但是,他的“不普通”就在於把普通的工作做到了極致,做到了12年無差錯。
投送800萬份信函無差錯
“一定要好好乾,乾出個樣兒來。”2000年6月,趙紅從撫寧縣一小山村來到秦皇島市郵政局,當穿上嚮往多時的綠色制服時,他這樣告訴鏡子裡的自己。
趙紅負責的35段是個大段,包括迎秋里、迎秋南里、香格里等12個居民小區和市國土資源局、市環保局等多個大單位,任務繁重。每天早晨,他的身影總是第一個投遞組的崗位上,每天傍晚也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曾在趙紅投遞段內的秦皇島市行政審批中心是一個綜合部門,上百個單位在一棟大樓里聯合辦公,每天需投遞的報紙就達40多公斤重。按說報紙可統一交給大樓收發員,再由收發員按單位分發,可趙紅沒有這樣做。為防止錯分、漏分,他把十幾個較大單位的報紙、信件提前分好,再交給收發員。他說,“對於我們投遞員來說,不要說颳風下雨,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及時、準確地把郵件送到客戶的手裡。”
12年裡,趙紅除了因母親病重請假一次外,從未因私事請過假,沒歇過一個周末,他投遞報刊信件超過800萬份,無一差錯,無一投訴。
他救活了160多封“死信”
“在我手裡,沒有‘救’不活的信。”靦腆的趙紅,說起這話來卻異常自信。因為,十多年來,在他的手裡沒有一封“死信”退還回去。所謂死信,就是地址不詳或因拆遷等原因找不到地址的信。按照正常程式,這種信是可以退還給寄信人的。
“迎秋里18號”,一次,趙紅在分發信件時,發現了一封來自黑龍江的信,地址上只有這幾個字。迎秋里是個大社區,其中有迎秋里、迎秋西里、迎秋南里等小區,樓多人多,僅憑這幾個字,想要找到這封信的收信人,無異於大海撈針。
“這封信不僅連著遠在黑龍江的一顆關懷的心和迎秋里一顆充滿期盼的心,也連著我們投遞員的責任心。”趙紅決定,再難也要找到收信人。工作之餘,他敲開了迎秋里社區所有地址中有“18棟”或“18號”居民家的門,逢人就問是否有在黑龍江的親戚或朋友。3天奔波下來,卻沒有結果。最後他向轄區派出所求助,才找到了收信人趙先生。
“要不是你,我們老朋友之間的聯繫可能這輩子都斷了。”趙先生激動地拉著趙紅的手,連聲說。在那一剎那,趙紅更體會到了每封信的分量,體會到了投遞工作的價值。(記者朱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