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趙玉英,1946年出生,祖籍山東人。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員,閻派藝術傳人。趙玉英1964年18歲考入河南省豫劇三團,1965年轉入河南省豫劇二團。主工閨門旦。1996年3月21日被閻立品收為關門弟子,為閻派藝術的傑出傳人。 [1]
代表劇目
扮演過《沙家浜》阿慶嫂、《龍江頌》江水英、《杜鵑山》柯湘、《朝陽溝》銀環等舞台形象。1979年開始跟閻立品學戲,主演過《秦雪梅》《蝴蝶杯》《盤夫索夫》等閻派名劇。
藝術人生
踏入戲途純屬偶然
趙玉英踏入戲途純屬偶然。她並非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1946年出生於山東的趙玉英,從小喜歡唱歌的她國中畢業後到一個工廠工作。在這期間,由於其聲音純淨甜潤,被抽到當地青工業局當講解員。工作間隙,她陪一個好友去參加戲曲考試,沒想到卻被河南省豫劇二團的劉九來一眼看中,便委婉地讓她試唱一句,但趙玉英當時只會唱歌,不會唱戲,好不容易想起《白蛇傳》里的一句,由於害怕,連唱兩遍,不是唱早了就是沒跟上節奏,最後第三遍在劉九來老師的示範下才算唱了下來。於是,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劉九來老師又教了她兩段戲,往往是老師前天教,趙玉英第二天即會。良好的記憶力、悟性,再加上面目姣好、聲音純淨,趙玉英被劉九來推薦報考河南省豫劇二團,飾演現代戲中的少女角色。這一年是1964年,趙玉英已經18歲。
同時被兩個劇團接受
在被劉九來發現之前,趙玉英曾有兩次機會走近文藝,其中有一次就是去廣州戰士歌劇團,但因當時工廠不放而沒去成。恰值此時,這位熟人又推薦趙玉英報考河南省豫劇三團。結果兩個劇團都同意接受趙玉英,但工廠當時還是不願放人。當時河南省豫劇院的院長、書記親自到廠里說情,經過半年的協商,1964年年底,趙玉英到了省豫劇三團。後三團發揚風格,1965年四五月份,趙玉英才又被調到了省豫劇二團,一直到2001年退休。由於是半路出家,原來又沒接觸過戲劇,趙玉英開始練功時感覺很不適應。但她是一個有心的人,不但堅持練功,還認真記下練功要領,特別是台步一開始就練得有模有樣,因此雖然是大齡學員,但她在練功過程中從沒挨過批評,相反被認為是天生是吃戲曲這碗飯的。
對戲曲事業太投入
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趙玉英一接觸戲曲,便被戲曲的魅力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了進去。在豫劇三團第一次做為民眾演員登台時(當時演的《劉胡蘭》),由於情緒太投入,趙玉英站在民眾演員中喊了一聲“胡蘭子”便泣不成聲,以至於大幕都已拉下,她還站在台上“嗚嗚”地哭個不止,直到被同事拉下台好久,情緒還轉不過來。1980年,趙玉英隨團外出演出《秦雪梅》時,也曾因控制不住情緒而哭得幾乎唱不下去……後來,趙玉英常常提醒自己,藝術雖然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在演出時要有收有放,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等。正是由於對戲曲的投入,趙玉英在感動自己的同時,才感動了廣大觀眾,把許多經典曲目的演繹得生靈活現。如豫劇《盤夫索夫》、《杜娟山》、《蝴蝶杯》等。
與閻派接緣的點點滴滴
眾所周知,趙玉英是閻立品老師的關門弟子。1996年,閻立品在病榻上收了趙玉英為徒。但師徒二人結緣卻早從1979年就開始了。那時,閻立品老師調到了豫劇二團,趙玉英發現閻老師的F調唱腔很適合自己的嗓音特點,從而迷上了閻派藝術。在平時練習閻派戲的過程中,往往是閻老師前天改,趙玉英第二天就能唱出來,以至於被戲稱為“閻立品的小錄音機”。在跟閻立品老師相處的十幾年中,趙玉英也曾向其提出過拜師一事,當時由於某種原因而一直沒拜成。但這並沒有改變趙玉英學習閻派藝術的決心,她一直堅持學習《秦雪梅》等一些閻派代表作。也許是被趙玉英的誠心打動,閻立品老師抱病為其舉行了拜師儀式,趙玉英多年的夙願終於得以實現。病重的閻立品一邊打著吊針,一邊給趙玉英講解閻派戲中人物,從而使其得到閻派藝術的真傳。現在,趙玉英已收了兩名弟子,使閻派藝術有了第三代傳人。
老伴 藝術上的老師
趙玉英老師的丈夫李自正也是豫劇二團的老演員,香玉劇社科班出身,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架子花臉。趙玉英老師說,老伴在生活上像哥哥,在藝術上像老師。1978年,趙玉英從現代戲改演古裝戲,由原來以唱功為主轉為文武皆需。由於從沒接觸過,舞行出生的老伴給了她很多的幫助。老伴從來不給趙玉英唱讚歌,相反總是給她“潑冷水”。令趙玉英記憶猶新的是,一次《秦雪梅》演出很成功,領導、觀眾都很滿意。當趙玉英興致勃勃地回到家時,老伴卻給她拿出了滿滿三頁信箋的建議,指出其表演過程中的不足。當時趙玉英很惱,但事後想想,老伴說得很有道理,還是暗地裡接受了老伴的意見。現在,趙玉英與老伴都已從豫劇二團退休,為戲曲忙了半輩子的他們終於有機會享受隨意的生活。
收徒
豫劇五大名旦表演流派之一的“閆”派傳人趙玉英首次開門收徒,青年演員劉雯卉有幸成為她的第一位開門弟子。自此,“閆”派戲劇藝術薪火相遞,有了第三代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