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趙昌,字昌之,北宋時期(公元11世紀),廣漢劍南(今四川劍閣之南)人,生卒年不詳。性情爽直高傲,剛正不阿。時州伯邵牧爭求筆跡,不肯輕與。
工書,擅畫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蟲。初師滕昌祐,後過其藝,亦效徐崇嗣“沒骨法”,常於清晨朝露未乾,圍繞花圃觀察花木神態,調色描繪,自號“寫生趙昌”。當時盛行厚彩重色,而趙昌所作一片平滑,明潤勻薄,活色生香。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間,聲譽益隆。丁朱崖奉白金五百為壽,昌感其意,親往謝之。此時,朱崖邀其至東閣,求畫生菜數窠及爛瓜生果等,昌揮筆遽成而去。晚年其自矜所作,往往深藏不市,若見自家畫作流落市井,則復自購以歸之,故世罕傳。
藝術成就
《宣和畫譜》著錄其作品154件,《宋中興館閣藏畫》著錄其作品27件。傳世作品有 《四喜圖》軸,圖錄於《中國名畫寶鑑》;《粉花圖》軸,圖錄於《中國名畫集》;《寫生蛺蝶圖》卷,相傳為其所作,現藏故宮博物院;《寫生杏花圖》冊頁,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寫生蛺蝶圖》以墨筆勾秋花蟲草,彩蝶翔舞於野花之上,螞蚱跳躍於草葉之下,整幅畫給人以春光明媚的愉悅和輕柔的美感。形象準確自然,風格清秀,設色淡雅,用雙鉤法,線條有輕重頓挫變化;蟲蝶用色穠麗,以工整的細線條進行勾勒。構圖上以主要的空間描繪飛舞著的蝴蝶,使畫面具有一種田園野趣的意境。與黃荃的富貴、徐熙的野逸又有幾分不同。
趙昌在當時是超出陳規,以觀察對象獲得他的藝術技巧。直接寫生於花卉和鳥獸的天然生活,擴大了花鳥畫的表現範圍,並對對象表現得極為生動。據說他每天早晨朝露未乾的時候,繞著欄桿觀察花卉,手中就調色彩繪。他自號“寫生趙昌”,他畫花極有生意,色彩最好,又多畫“折枝”而不是全株。
此畫的藝術成就為世人公認,但就其是否出自趙昌之手尚有爭議。原因就在於畫中使用了雙鉤粗逸之筆,而這和趙昌的畫法並不一致,故有人推斷為徐熙一派的作品。有人評價趙昌說:“趙昌折枝尤工,花則含煙帶雨,笑臉迎風,景則賦形奪真,莫辨真偽,設色如新,年遠不退。”此圖無款印,僅在卷中前後有宋賈似道的“魏國公印”、元魯國達長公主的“皇姊圖書印”等。在接紙上另有董其昌寫的跋“趙昌寫生,曾入御府。元時賜大長公主者。屢見馮海粟跋,此其一也。董其昌觀”。元代馮子振、趙岩題詩,董其昌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