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斯華

趙斯華

2011年被中國報協集報分會評為二星級“集報之家”。 那時的報紙也不過寥寥幾種,《大眾日報》、《中國青年報》、《法制報》,是趙老常讀的報紙,當時的許多好文章,趙老都印象深刻。 現在,趙老的藏報屋內收集古今中外報紙4萬多種,集剪報頭3萬多種、5萬餘份。

簡介

趙斯華,漢族,1933年生於江蘇省連雲港市,1951年高中肆業參加公安工作,中共黨員。退休前在臨沂監獄任科員、副科、正科管教員,助理研究員、一級警督。退休後從事集報、集郵、收藏。現已集報20000多種,集剪報頭40000多枚。2001年至今先後創辦《中國報頭》、《雞報》、《生肖報緣》、《中華趙氏》、《金婚報》內部交流。
2011年被中國報協集報分會評為二星級“集報之家”。現任中國報協集報分會理事,中國藏協會員,《中華趙氏通鑑》編委,《中國報頭收藏館》館主,《新智慧·財富圈》雜誌顧問。

事跡

活到老,讀到老,集到老

——記臨沂監獄退休警官趙斯華

提起趙斯華,在臨沂集報圈內,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套用圈裡的一句話:“趙老那是咱集報圈裡資格最老、也是最執著的一位。”
趙斯華同志,今年78歲,家住臨沂市金雀山小區,是臨沂監獄一名退休警官。初見趙斯華老人,看起來也就60來歲,但實際上老人已近80歲高齡。他個子高高,稍有點駝背,腦門上的頭髮大部分都已“光榮退休”,但卻閃耀著睿智的光。1951年,參加工作之初,趙老就愛上了讀報,在當時文學藝術相對匱乏的歲月里,看報是人們增長知識和見識的很重要的一種方式。那時的報紙也不過寥寥幾種,《大眾日報》、《中國青年報》、《法制報》,是趙老常讀的報紙,當時的許多好文章,趙老都印象深刻。“我當時負責保管單位的報紙,等大家都讀完、看完後,我再把其中精華的部分剪下來做成讀報筆記,內容涉及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總而言之,凡是好的,我都細心地保存起來。閒下來翻閱一下,確實增長了不少見識。”趙老笑呵呵地說道。
再往後,隨著對報紙研究的不斷細化,老趙漸漸地對各種報刊的報頭產生了興趣。用趙老的話說,“報頭大多是偉人、名人、書法家親自題寫的 ,裡面的書法內涵成分豐富多彩,各種字型都有,細細品味起來,各有千秋。”老趙目前已經收集了近2萬種報紙的報頭,對於自己的這些收集,每樣他都能說得頭頭是道,讓人敬佩。
1993年退休後,趙老對集報的愛好絲毫未減,他常年訂閱《沂蒙晚報》、《沂蒙日報》等五六份報刊,並多方蒐集各種報紙的創刊號、試刊號、特刊、專刊等。現在,趙老的藏報屋內收集古今中外報紙4萬多種,集剪報頭3萬多種、5萬餘份。其中入冊60本,剪報資料20萬頁,這些全是他這些年來細心蒐集的寶貝。通過集報,趙老認識了不少天南海北的報友,給報友郵寄報紙,回覆信件也成了老趙的日常工作之一,他每天早晨5點準時起床洗漱、鍛鍊後,便去報亭取報,發現有新報出版,總要買上幾份,如遇到創刊、百版報、號外報之類的精品報,趙老就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欣喜若狂,騎著腳踏車奔波於市區發行站,買上幾十份、上百份。除了自己收藏,大部分報紙都寄給了各地的報友交流。他現任中國報協集報分會理事、《中國趙氏通鑑》編委、山東省收藏家協會集報部副部長等職。他創辦的《中國報頭報》曾獲得“全國集報十佳民刊”,現已出版32期。2007、2008年先後兩次被中國報協集報分會評為全國十佳文明報友,榮獲山東省集報貢獻獎。
“年紀大了,就應該有所愛好,集報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沒有和時代脫節,更讓我認識了祖國各地的朋友們,而最重要還是讀報,集報使我的性情變得更加平和,遇事不急不躁,每天都讓我保持了一份好心情,我感覺真是越活越年輕。”(原刊《沂蒙晚報》,作者:衣方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