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敬寒

趙敬寒

趙敬寒,1989年3月24日出生於中國吉林,畢業於通化柳河四中學,發表過多部小說。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89年出生於吉林通化。

1996至2001年就讀於通化柳河某國小(現在已經拆除)。

2001至2004年就讀於通化柳河四中學。

2004年借讀于吉林通化一高學。

2005年退學,同年拒絕上海大學免試入學。

作品榮譽

趙敬寒

2002年,短片小說《下雨》第一次在全國刊物《少年文藝》上發表。

2003年,獲得第五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2004年,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小說《艾歌》。

2005年,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個人作品集《關於青春》。

2005年,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小說《學》。並引起全國轟動。

2005年,加入“島”工作室。郭敬明主編。

2006年,被評為年度風尚網絡作家獎。年度最佳80後作家。《廢除學生作文》在三聯生活周刊發表並引起巨大爭議。

2007年,被告《國小時代之鐵牛時代》抄《像少年一樣》,敗訴賠償原告23萬。開始創作新作品小說《我的第七天》。

2008年,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我的第七天》。在汶川地震時期引導全民愛國運動。

歷程

趙敬寒出生於吉林省,兒時的趙敬寒十分淘氣不喜歡讀書,為了讓他對讀書有興趣,母親經常都給趙敬寒購置一些益智方面的幼兒故事書,有時還親自給兒子詳細指導和講解。每次在母親講解時,趙敬寒都聽得十分認真,並且還不停地問這問那。

趙敬寒的記憶力特好,有的故事,母親講一遍他便完全能夠背誦,趙敬寒在陌生人面前膽識也大,從不靦腆,每每有叔叔阿姨到家來玩時,只要叫他講故事,趙敬寒便眉飛色舞地講起來。趙敬寒的聰明讓全家人很是歡喜,但父母從來沒有刻意地要培養他,讓其將來成為一名什麼樣的人才,而總是給趙敬寒一個自由的學習生活空間,讓他在自由和興趣中漸漸長大,盡情發揮自己。特別是從趙敬寒懂事後,父母更由其選擇,就拿買書來說,他們便不再主動為趙敬寒挑選什麼,每次領著趙敬寒去新華書店,都是由他自己去挑選,趙敬寒喜歡什麼就買什麼,每次買書回來,趙敬寒便要一口氣把它們讀完,甚至父母叫他吃飯他都捨不得放下自己的書本。

國小時候的他也象別小朋友一樣,按時到校、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作業,但這孩子在課堂學習之餘特愛讀課外書,讀完之後,他也寫一些心得體會和讀後感,儘管十分短小稚嫩,但他那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受老師和父母的讚揚。

由於大量閱讀,潛移默化,趙敬寒的文字功夫在暗暗地增長,到小學生寫作文的年齡段時,他的優勢便凸現了出來,每次老師布置一篇課堂作文,別的同學總是絞盡腦汁半天都寫不出來,而他僅需考慮2分鐘就很快進入角色。他寫文章速度很快,而且文章寫得又好,經常被語文老師拿去給班上的同學作範文學習。老師的一次又一次賞識教育,不時給兒時的趙敬寒在學習上帶來更大的鼓勵和推動。

從國小升入國中,趙敬寒的視野更開闊了,他開始廣泛地閱讀名家的小說和散文,包括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尤其是古龍的武俠小說,他更是愛不惜手,同時,他也喜歡讀一些雜誌和報紙。儘管如此,但看見兒子趙敬寒課堂之餘讀武俠小說,父母從不干預和制止,他們認為,那是孩子在學習之餘的一種有益放鬆,既調節了自己,又增長了知識。

二年級時,趙敬寒在全國公開刊物《少年文藝》上發表了他的處女詩作《下雨》,這首詩憂鬱悽美。不久,他收到了雜誌社寄來的20元錢稿費和樣刊,當時,趙敬寒欣喜萬分,當父母知道這事後,對兒子也倍加讚賞,鼓勵他繼續努力。父母認為,儘管20元錢的稿費不是很多,但它給兒子趙敬寒帶來的價值和益處遠遠超出了它的本身,因為,這是兒子十餘年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

作品第一次變成鉛字得到社會的認可,趙敬寒的創作激情便陡增。從此,他除了自由寫一些文章外,還參加一些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由於功底紮實,他寫的文章經常都能發表,讓班上同學好生羨慕。掙來的稿費趙敬寒用來給自己買課堂學習方面的資料和自己喜歡的文學書籍。

談及“新概念作文大賽”,趙敬寒感慨頗多,同時讓他記憶猶新,因為這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

那是2003年冬季,趙敬寒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閱讀《萌芽》雜誌,發現雜誌上所登的文章自己也能寫出,還有可能寫得更好,恰好《萌芽》雜誌登出舉辦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通知,帶著自信,趙敬寒抽了半個小時便完成了題目為《小偷》的文章,然後寄往上海參加初賽。一月後,趙敬寒收到了該雜誌社邀請他去上海參加決賽的通知。坐火車也得花兩天時間,自己的學習又非常緊,放棄了吧?又覺得有些可惜,於是打電話回家告訴父母。父母得知此事,極力鼓勵兒子乘飛機前去參加,儘管當時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寬裕,但在父母的心裡,兒子的此次遠行將會花掉夫妻倆多年攢下的幾千元積蓄,但他們認為值!因為這是給兒子能力展示的絕好機會,別人想去還去不著呢!更為重要的是,兒子的此次遠行,他們作父母的決不陪同,他們希望讓兒子在此次遠行中培養一下獨立生活的能力,同時給兒子一個自由生活的空間,畢竟,在將來的社會裡,一個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強與否,直接關係到他將來能否找到一處好的立足之地。

2003年9月,趙敬寒明向學校請了假,在沒有父母的陪同下,單槍匹馬直飛上海。上海是一國際大都市,街巷縱橫交錯。他到了上海先找一地方住下來,第二天便四處打聽參賽地點。決賽場上,全國高手雲集於此,但趙敬寒不慌不忙、沉著應戰,最後,他以“假如沒有明天”一文獲得大賽一等獎。但這個獎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在採訪中趙敬寒告訴記者,當時他只得了一個獎牌,沒有一文獎金。儘管如此,在趙敬寒的心裡,仍然是甜滋滋的,因為“新概念作文大賽”在全國頗具名氣,它是由北大、清華、北師大等全國10所著名高校和《萌芽》雜誌社聯合發起共同主辦的,擔任評審的也是國內一流的文學家和知名學者,在中國被公認為中學生當中的“矛盾文學獎”,這次自己能在這權威的大賽上展露風頭,應該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 由此,趙敬寒名聲雀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