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趙家鎮地處達州城南36公里,素有達縣“南大門”之稱,與大竹縣接壤。210國道和達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
基本概況
鎮政府駐趙家場老街161號,距達州市區36千米。G65達渝高速、210國道、趙碑公路、趙木公路過境。
全鎮轄12個村、120個社、3個街道居委會、4927戶,總人口19998人,其中農業人口17053人。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599畝,境內柑桔、苧麻、蠶桑、竹蓆等遠近聞名。
城鎮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趙家鎮人民艱苦創業,社會經濟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1997年跨進了小康行列。先後獲得了省、市、縣“文化先進鎮”、市“鄉鎮企業50強鄉鎮”、“鄉鎮企業產值億元鄉鎮”、“市級科普鎮”、“綜合經濟實力十強鄉(鎮)”等光榮稱號。目前,信心百倍的趙家鎮廣大幹群,將根據市場需求,切實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還將進一步擴大場鎮規模,引進資金,人才、技術到場鎮門戶——六角區工業小區投資辦企業,並把嚴鏡寨建設成風景秀麗的休閒勝地。
歷史沿革
清屬翠屏鄉,1935年置南趙家鎮,1940年改趙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建鎮。1996年,面積33.6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楠木、朝陽、孫溝、九龍、斷石、林山、谷花、字型檔、護林、石埡、飛馬、桂花12個行政村和一、二2居委會。
經濟狀況
有5000多畝成片柑桔,8000多畝優質苧麻,4000多畝良種水稻,是老牌的蠶桑生產基地和省命名的“無公害農副產品基地”。
歷史名人
清代有“兩河”(河南、河北)總憲、河南案察使、被清廷譽為“蜀川第一人”的王莜全;民國時期,張愛萍、魏傳統、楊超等老前輩曾在這裡傳播馬列主義、點燃革命烈火;解放前夕犧牲於重慶滓渣洞的革命列士彭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