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頭橋鎮頭橋村鄉賢詩人趙壁還
人物介紹趙壁還,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原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鎮)頭橋村十圩人,詩人,生前多年從政,晚年出任安慶民革委員,系《晚晴詩社》主編,著有《鴻泥》、《桑榆》等詩集,關心鄉里,愛國愛家,有多篇充滿愛國主義情感和懷念故鄉頭橋的詩篇,收存於趙老家鄉的《頭橋詩辭·開沙文萃》之中。趙壁還先生的外公,是民國頭橋鄉知名鄉紳、鄉議會乙級議員林壽庵先生,外公對趙老影響很大,培養了趙壁還先生好文進取、愛國愛鄉的一貫風尚。趙老外公林壽庵生前創建了十圩國小,為故鄉造就了大量頭橋鄉賢,而趙壁還先生便是該校的優秀學子。
出生頭橋趙壁還先生出生於江都縣安阜洲長興洲十圩(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頭橋村十圩)。趙壁還先生的老家頭橋鄉境,於明代中葉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即為江都(今揚州)轄區,頭橋鎮的前身是明代江洲古鎮“吳家橋”(遺址在今揚州頭橋鎮南華村大三圩),這座由古頭橋吳氏望族聚族而居的“江洲第一大鎮”,於清乾隆四十八年坍入江水,致使集鎮兩度搬遷,始定今址,並根據清代古橋“江洲頭橋”(遺址在今揚州頭橋鎮頭橋村)更名為“頭橋鎮”至今。
“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史上原名“江都縣頭橋鄉”,這裡是趙壁還先生的祖居之地。頭橋鄉境在明、清、民國時均為揚州(古稱維揚、江都、邗)的行政轄區,趙老的祖居地所在沙洲,在明、清時代史稱“維揚安阜洲”、“江都縣安阜洲”,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洲為鄉,始有“民國江都縣頭橋鄉”的稱謂出現,1956年,根據“蘇民辛字第27697號”文和國務院“第25次會議”同意,析原“江都縣”之一部為“邗江縣”,頭橋隨屬。“邗江縣”的縣名由時任國務院內政部長的謝覺哉查考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史料後確定並沿用至今。2000年,根據“國函(2000)130號”文,撤銷原“邗江縣”,批准設立“揚州市邗江區”,頭橋隨屬,2011年,經國務院、江蘇省批准,揚州市區行政區劃再度調整,析原邗江區之一部入廣陵區,頭橋再次隨屬至今。故而,趙壁還先生的故鄉“頭橋鎮”在民國時屬當時“江都縣”(“民國江都縣”即今“揚州市”,“民國江都縣”的縣城位於今揚州市中心的“廣陵區”一帶),便是這個原因。
而正因上述歷史沿革,故而,頭橋鄉賢趙壁還先生出生的原“江都縣安阜洲長興洲十圩”,即今“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頭橋村十圩”。
趙壁還先生受外公“林大先生”(林壽庵在頭橋鄉民中的敬稱與習慣稱謂)的影響,生前非常喜歡詩辭文學,並且十分愛國愛鄉,其詩文中常透露出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與對家鄉頭橋的懷念。結合頭橋鄉境史料《頭橋鎮志》、《頭橋詩辭·開沙文萃》有關記載,二戰時,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揚州淪陷,趙壁還先生的故鄉頭橋鎮被駐揚日軍占領,因趙老的家鄉頭橋村系扼江控淮的水陸要衝,戰略位置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故該村村境的二十五圩專門駐紮了日偽軍正規兵力,日軍在此建立據點,常搜捕殺害我抗日軍民與愛國志士。山河破碎,故鄉淪陷,激發了趙壁還先生抗日救國,還我河山的強烈愛國情懷,趙老在內地觀看王泊生主演的《岳飛》後,非常想念淪陷區家鄉,遂詩以詠志,作有七律一首存世,詩文如下:
《七律·觀王泊生主演<岳飛>》
趙壁還(民國)
千載昭垂不朽名,可歌可泣岳將軍。
空拼肝腦酬庸主,終使河山誤佞臣。
一死未嘗紓國難,精忠已足定公評。
強鄰肆虐今尤烈,無復言和力抗爭。
該首作與抗日時期的詩辭,充分反映出趙壁還先生主張積極抗日,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武裝鬥爭,收拾舊山河,驅逐侵略者的一片愛國文人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