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區八旗二馬路國小

越秀區八旗二馬路國小

廣州市越秀區八旗二馬路國小前身是在民國後期由民主人士黃慰懷創辦的私立“公正中國小校”。解放初期學校只有國小6個班。1956年改為公校(屬越秀區管轄),校名由原來的“公正國小”改為“八旗二馬路國小”,是一所以愉快教育為特色的國小。學校現有占地面積為132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019.65平方米,共有16個教學班,全校613名學生,教職工43人。生均占地2.16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 介

1995年,由於有多位教師獲省、市、區級論文獎,上出多節優質課,許多學生獲得多項獎勵,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厚實的軟體得到上級的肯定。同年11月,學校被光榮評為東山區第一批廣州市一級學校。

八旗二馬路國小已集結出版的論文集、專刊共8本,分別是《八旗小星星》1、2冊、《愉快教育的回顧》、《愉快教育實踐錄》、《愉快教育模式論》、《愉快教育集萃》及《教育導刊》的1996年12期和2001年的12期,其中《愉快教育模式論》獲1999年全國優秀圖書二等獎。

師 資

師資詳情 自1998年以來,全校教師中有一人被評為省優秀教師,兩人被評為南粵教壇新秀,兩人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兩名被評為市級優秀輔導員。目前,學校有區級學科帶頭骨幹教師1人,東教新星3人,大專以上學歷教師人數占69.8%。正式黨員、預備黨員共14人,占30.2%。

學位地段

人民路:海味街、天寶大街、海味新街、泰康里、北京南路109-137號及94-100號;沿江路187-227、南堤二馬路、太平通津、增沙街、馬櫻巷、僑光路、庸常新街;安平里、回龍路35- 37號、北京南3- 67號、2- 28號、德佑坊、同慶坊;太平沙、太平沙橫巷、太平通津61號、英俊坊、榮業四巷、回龍路8-34號;北京南路28-68號,同慶二巷,三巷5、6號;回龍上街(單號及8號)、回龍下街,環珠里2-12號,18、20號;環珠橫巷1-4號;珠光路:八旗二馬路63-79號(單號);72-114(雙號);倉前一巷、二巷、三巷、四巷;東右新街3-61(單號);永壽街、永壽一巷、二巷;聯義公棧、炮房巷、倉前直街、衰衣巷;珠光路167- 209(單號),法場地,左一、二、三巷,南關海傍街、海傍一巷、瑞慶里;接官亭;珠光新街一、二橫巷,學堂前、明哲里、珠光通津、絞纜地、東石新街20- 60號(雙號)60號之一、善勝里、珠光路109- 165(單號);安和里、東明街、廟前街、文德南約、珠光南約;東石一、二、三巷;八旗二馬路62-70(雙號);珠光新街、石德街、東石角;文德南3- 91號(單號);新福直街、新福直后街、利國里、粵西后街、粵西街、福行街;八旗二馬路18- 40號(雙號)、19- 25(單號)、德政南7- 61(單號);榮利新街、長興新街;珠江園、老隆外街、三水街、文德南10- 98(雙號,包括文德廣場54、56、64、66號);沿江中路261-275(單號);八旗二馬路42-60(雙號)八旗二馬路13-17(單號)、8-18(雙號);德政南2-48(雙號),沿江中路321-333,東園路1-39、43號(單號),東園新街,水獅新巷、水獅后街。

地 址

學校地址:廣州市八旗二馬路60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