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茂
李元茂,唐高祖李淵之子。高祖武德四年四月二十七日(621年5月23日),封為越王。
李泰
李泰(620年-652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四子,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史載寵冠諸王,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子。
按慣例皇子成年後都應去封地,不得長駐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愛,特許“不之官”。
李泰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好士愛文學,工草隸,集書萬卷,是當時的書法家、書畫鑑賞家。唐太宗允許李泰在府邸設定文學館,任他自行引召學士。貞觀十二年(638年),李泰開始主編名著《括地誌》,於貞觀十五年完成。
由於李泰寵祿過盛,屢次遭到眾臣的進諫。因父親唐太宗種種溺愛,讓李泰漸漸對皇位有了想法。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謀反,李泰涉嫌謀嫡,唐太宗為了達到讓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個兒子共存,只好採取隔離政策,改封其為順陽王,徙居均州之鄖鄉縣。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進封濮王。高宗即位後,優惠有加,永徽三年死於鄖鄉,高宗追贈其為太尉、雍州牧,謚曰恭。
李貞
生平
李貞,唐太宗李世民之子,越王。武則天稱帝,李貞反,被殺。
越王李貞,唐太宗第八子。母燕德妃。貞觀五年,封漢王。七年,授徐州都督。十年,改封原王,尋徙封越王,拜揚州都督,賜實封八百戶。十七年,轉相州刺史。二十三年,加實封滿千戶。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鹹亨中,復轉相州刺史。
越王之亂
貞少善騎射,頗涉文史,兼有吏乾。所在或偏受讒言,官僚有正直者多被貶退,又縱諸僮豎侵暴部人,由是人伏其才而鄙其行。武則天臨朝,加太子太傅,除蔡州刺史。自則天稱制,貞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及元嘉子黃國公撰、靈夔子范陽王藹、元軌子江都王緒並貞長子博州刺史琅邪王沖等,密有匡復之志。遂命長史蕭德琮等召募士卒,分報韓、魯、霍、越、紀等五王,各令起兵應接,以赴神都。初,沖與諸王連謀,及沖先發而莫有應者,惟貞以父子之故,獨舉兵以應之。則天命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夏官尚書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率兵十萬討之,仍令鳳閣侍郎張光輔為諸軍節度。於是制削貞及沖屬籍,改姓虺氏。官軍進逼州城,貞乃飲藥而死。麴崇裕斬貞父子及裴守德等,傳首東都,梟於闕下。貞起兵凡二十日而敗。被牽連危害的有其次子常山公、常州別駕李倩,其第三子李溫被流放嶺南。
李琳
李琳,唐高宗李治孫,許王李素節子。素節誅,長囚雷州。開元初,封琳為嗣越王。琳至右監門衛將軍,子隨封夔國公。
李系
李系,本名李儋,唐肅宗第二子也。天寶中,封南陽郡王,授特進。至德二年十月,進封趙王。三年四月,改封越王。
王君度
王君度,王世充之兄,王世充稱帝,封為越王。
錢鏐
錢鏐,吳越國開國君主。侍唐時,封越王。
錢鏐(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
錢鏐在唐末跟隨董昌鎮壓農民起義軍,累遷至鎮海節度使,後擊敗董昌,逐漸占據兩浙十三州,先後被中原王朝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
由於吳越國力弱小,又與鄰近的吳、閩政權不和,只得依靠中原王朝,不斷遣使進貢以求庇護。後唐明宗時,錢鏐因惹怒樞密使安重誨,被削去官職。在位四十一年,廟號太祖,諡號武肅王,葬於安國縣衣錦鄉茅山。
錢鏐在位期間,曾徵用民工,修建錢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閘,以時蓄洪,不畏旱澇,並建立水網圩區的維修制度,有利於這一地區的農業經濟,兩浙百姓都稱其為海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