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黑洞](/img/f/d0d/nBnauM3XwQjM2QDMyIjNzIjM2UTM1QDN5MjM5ADMwAjMwUzLyY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及德國馬普地外物 理研究所的3名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新種類的天體――“超緊星系”。這類天體形成於超大質量黑洞被星系“暴力驅逐出境”之後,黑洞周遭會圍繞出一個緊密的星群,進而形成記錄這一“天體驅逐”行為的活化石。
“超緊星系”,這些數以百計的微弱星團可被宇宙環境的光波檢測到,甚至其中一些可能已出現在天文報告中,只是未被公認。
產生
![超緊星系](/img/2/46a/nBnauM3XwUDMzIjM4AzNzIjM2UTM1QDN5MjM5ADMwAjMwUzLwc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超緊星系”的產生源於超大質量黑洞被星系強力“拋”出,隨後 又與另一超大質量黑洞合併。因為“驅逐”時的暴力力量,黑洞撕碎了很多星系中的恆星,這些碎恆星一邊同大而重的物體相結合,一邊向黑洞靠近,並在其最接近黑洞的時刻,永久地保持住“驅逐”事件發生時的速度。而黑洞即使被“驅逐”出星系,仍然具有引力,並能約束到整個星系團。
![超緊星系](/img/d/ff4/nBnauM3X2QDMxYTN1gjMxEjM2UTM1QDN5MjM5ADMwAjMwUzL4I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觀測
![星系](/img/1/157/nBnauM3XzYjN4MzN4YzM5IjM2UTM1QDN5MjM5ADMwAjMwUzL2M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可根據測量星群圍繞黑洞運轉的速度推導出“驅逐”事件當時 的強烈程度,而這將是重建這一罕見模型的唯一方式。但困難集中在設備上――其需要一台大型天文望遠鏡以長時間曝光來完成。
假設
黑洞被“驅逐”的現象是極為罕見的,事件產生的導火索應是兩個龐大星系之間的猛烈碰撞和融合。一般來講,碰撞之後星系中心區域的超大質量黑洞在近距離時會產生強烈的引力場進而相互吞噬。但此次因尚未知的原因,引力場是完全單向的,使其中的一個黑洞遭到“驅逐”。不過以當時能量來講,也足以將一個質量超過太陽1億倍的黑洞從其居住了數百萬年之久的星系中心“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