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馴養技藝

簡介

千百年來,蒙古人與馬結成了深厚的情誼,馬成為蒙古民族生活當中離不開的寄託。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走馬的馴養技藝。

馬的交叉行走分為兩種。一般情況下,馬的右前腿和左後腿同時往前走,左前腿和右後腿並前行叫做“通西業”,左前腿和後腿並行或右前腿和後腿並行叫做“走馬式行走”。草原上有專門的走馬馴養手,他們針對天生的走馬進行平地上騎、窪地上騎、參加小型比賽等一些列訓練方法規範走馬的步伐,訓練胡日頓吉擾(快走馬)。

歷史淵源

烏審旗是“烏審走馬”發源地。元朝在這裡設定全國14個官辦牧場之一察汗淖爾牧場,遷來3000戶牧民養馬,使得這裡的牧馬業空前繁榮,競技走馬蔚然成風,賽馬評級,比賽規則,鑑別標準日臻完善,逐步形成富有地域特色、極具影響力的競技體育比賽方式。

時至今日,烏審草原上仍有不少牧人沿襲千年遺風,崇尚走馬競技,熱心馬文化研究及走馬馴養技藝,成立各類馬文化協會,開展各種各樣的走馬比賽和馬文化技藝切磋交流活動。

基本內容

走馬分為賽布日吉擾、海日查格吉擾、德古日吉擾、塔拉吉擾、胡日頓吉擾等五種。小走是走馬中最一般的行走方式,不費多大力氣。海日查格吉擾是小走的基礎上稍微快一點的行走方式,這是馬的天生的步式之一。德古日吉擾是賽布日吉擾和海日查格吉擾的基礎上訓練出來的走馬步式。把這種步式再加訓練,比前稍快,能進入賽場就稱為塔拉吉擾。馬的塔拉吉擾還存在於訓練階段,只有經過進一步的訓練才能使馬的四肢之間的距離均衡,成為胡日頓吉擾(快走馬)。

主要價值

走馬是存在於蒙古族聚居地區的一種典型的民眾活動,具有重大旅遊開發價值。

保護和傳承走馬文化也有助於促進蒙古族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學價值。

瀕危狀況

在馬匹數量尤其是能訓練成走馬的馬匹的數量急劇減少的今天,走馬文化受到巨大衝擊,直接面臨消失狀態。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的現階段,現代化的機械設備、草牧場的嚴重破壞等因素都為走馬的繁衍、走馬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