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人們通過游神的方式,期盼憑藉神明的力量,將好運逐一傳送到家家戶戶,以此祈禱保佑村寨平安、祈求一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生活安康。歷史
新興縣六祖鎮雅崗村盛行的“走大王”,其歷史悠久,有近500多年歷史。“走大王”是“游神”的俗稱,只是雅崗村的“游神”活動,是採取獨具特色的“走”的方式抬大王去游村,所以一直以來俗稱為“走大王”。關於其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相傳由高要遷來的伍姓雅崗村人,在開村初期無論如何勤勞都難以維持生計,後一長者說有仙人報夢給他,雅崗村地勢呈船形,船要動才能有生機,此長輩與族人經過回憶夢中仙人模樣,用泥塑出來,由人們舉著走遍整條村場,當年果然就有好收成,後來堅持了下來,形成了“走大王”的習俗。另一說法是:相傳在清朝初年,有一年因山洪瀑發,村旁的龍山河發大水,上游一間村廟的大王被水沖走,一直衝到雅崗村的一個叫“下水尾“的轉彎角處才停下來,當時雨水立停,天也放晴了,村人見此便將大王抬回,放在“勝塘坊”供奉起來,當時伍姓族人已繁衍至第十一代,當時族人中有一長者提議將把大王抬回供奉的日子,農曆正月十八日,定為“走大王”的吉日。開始只有勝塘坊有大王,剛好當時村中不少人考了功名及村中不少人添丁得子,為此,村中人覺得大王很有靈氣,人人都去朝拜,於是經商量後確定,抬著大王到各坊給人供奉朝拜。隨著村中人口的增加,再後來,各坊也供奉起本坊的大王。後有人提議在“下水尾”的一塊平地處建祠,將各坊大王供奉起來。因大王是流水流到此處,因而又有“水流大王”之稱。到正月十三元宵節前,將大王再接回各坊安置,到十八日舉行規模盛大的游村活動。走大王前幾天,從正月十三起,雅崗村內會開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動。十三日為入仕,即“請大王”,在八音班奏樂,鞭炮聲中將大王從各坊的大王屋處請出,在村中隊址或搭棚架安放,並設有香案香爐,供坊中村民前來上香。在“請大王”當晚會在原雅崗祠,現雅崗國小的操場上舉行燒煙花活動。十五日,各坊人在村中祠堂或隊址進行掛花燈,一般是掛去年得子或結婚的白花燈和新人燈,新屋燈一般掛在各家灶頭或土地處。同時還有燒煙花、投花炮活動,大家出錢竟投花炮,價高者投得,投得者將在正月十八日走大王完後由獅子、八音送至家中供奉一年,至第二年送回大王屋。
時間
十八日開始“走大王”。當天雅崗村的8個坊無論男女老少、婦孺幼童,以及縣城、四鄉八鄰的外嫁女及出外做工的後生們都會回來參加。近年,更有肇慶、高要、佛山等地的人前來觀瞻。全村傾巢出動,真可稱得上盛況空前。當天中午飲宴後,一時許,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各坊老人們就會召坊里的青壯男人到各坊集中,準備抬大王巡村。“走大王”的吉時一到,一通鞭炮聲後,在醒獅的引導之下,由一對“先鋒仔”(開路的先行官)和“清道旗”開路,按歷史上走開的“大王路”在村中遊行,每到一坊,皆有“神台”供候,上面擺滿了糕點、水果、五牲、彩燈以及巨大的香燭。擺於各坊的主要路口,當鑼鼓喧天的隊伍到達時,迎候的坊也會在坊前敲鑼打鼓,舞獅搖旗迎候。一通鞭炮大作後,後麵坊的走大王隊伍又跟著前麵坊的隊伍,加入到走大王隊伍中去。在集中了各坊的先鋒仔、清道旗、大王之後,經過了八個坊,繞村兩周半,路程約為十公里後,隊伍到達最後一站———“雅崗祠”(舊的大王廟所在地,大王廟早已不復存在,現是集成中心國小),這時人們翹首以盼各路大王的陸續到來。操場上,各坊舉起各式大旗、引導牌、旗幟鮮明的繪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字樣的各式錦旗,從搖旗吶喊村民手中的錦旗可以看出村民們最樸實的願望。廣場上鑼鼓喧天、醒獅起舞,到處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場面十分宏大,人數多達上萬人。有句俗語稱“雅崗佬走大王,米缸半,尿塔滿”是對走大王活動盛況的最好詮釋。走大王時,路上行人、車輛一律迴避,走大王是名副其實的走與跑,在各坊獅隊,各坊人員及沿途眾多民眾的加入,一路上放鞭炮聲,敲鑼打鼓聲,抬大王走動的吶喊聲,令場面十分熱鬧,特別是每到一坊或一有空地,各坊抬大王者就會將大王高高舉起,用力搖動或顛簸大王,然後呼喊往前衝去,後面每坊的大王如是這般,以往,會有一番激烈角逐,看那一坊先到大王廟。第一個先到的,表示全年中其所在的坊將好運光臨。後來出於考慮到安全,現在是走完大王,在國小操場慶賀一番,各坊再敲鑼打鼓將大王送回各坊大王屋,然後再送投得花炮者,歷時約為3個小時。事情辦妥後,又到了飲宴的時間。
“走大王”是新興民間的一項傳統鬧元宵項目,村民們興高采烈地抬著大王巡行於村中各坊,經過村民家門前,這是一項民俗學上叫“沿門逐疫”的象徵儀式。“走大王”是雅崗人的精神寄託,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走大王活動是維繫雅崗村人的精神紐帶———濃郁的鄉情與親情,寄託著村民們對神明所述說的樸實嚮往,以祈求“大王”能保佑村場,使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走大王同時體現了村民們的團結、和諧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