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改進管理系統

質量改進管理系統(Improvement i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簡寫:IQMS)支持8D、DMAIC、糾正預防措施表、PDCA等改進模式數位化協同管理,基於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改進表單、流程的標準化固化,展開改進過程跟蹤管理及按時完成率統計。 質量改進管理系統支持“質量閥”管理理論的實現異常監控預警及自動發起改進通知。通過與OA系統的集成實現任務通知及提醒功能,有助於改善周期的縮短。質量改進管理系統針對企業不同級別的質量問題,通過規範、高效的改進流程進行閉環處理,並形成改進經驗庫。基於平台實現多部門協同的質量問題報告、反饋、分析和持續改進機制。支持質量改進分布多維度分析及改善狀態查看、監控等功能。進而為企業內外部質量問題的閉環管理及質量管理精細化提供平台支撐。

典型模型

隨著企業對質量工作的重視,在各行各業中都逐步發展出了適合本行業的質量管理改進模式,例如汽車行業的8D、航天領域的質量問題雙歸零管理、電子行業的糾正預防措施等,它們都在各自領域發揮了重要的價值,以下展開簡單介紹。

PDCA循環

PDCA循環又叫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畫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於1930年構想,後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並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於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中。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畫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PDCA循環

PDCA循環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一種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式,特別是在質量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並獲得了經濟成效。PDCA四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義如下:

① Plan——計畫。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計畫的制定;

② DO——執行。執行就是具體運作,實現計畫中的內容;

③ Check——檢查。就是要總結執行計畫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④Action——處理。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認可或否定。成功的經驗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標準化以適當推廣;失敗的教訓要加以總結,以免重現;這一輪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

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運轉,離不開管理循環的轉動,這就是說,改進與解決質量問題,趕超先進水平的各項工作,都要運用PDCA循環的科學程式。不論提高產品質量,還是減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標,即質量提高到什麼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個計畫;這個計畫不僅包括目標,而且也包括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採取的措施;計畫制定之後,就要按照計畫進行執行,看是否實現了預期效果,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通過檢查找出問題和原因;最後就要進行處理,將經驗和教訓制訂成標準、形成制度。

PDCA循環作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基本方法,其實是需要蒐集大量數據資料,並綜合運用各種管理技術和方法。

8D

8D又稱團隊導向問題解決方法、8D問題求解法是福特公司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也適用於製程能力指數低於其應有值時有關問題的解決,它提供了一套符合邏輯的解決問題方法,同時對於統計製程管制與實際的品質提升。

8D工作方法是發現真正肇因的有效方法,並能夠採取針對性措施消除真正肇因,執行永久性矯正措施。8D工作方法創造了能夠幫助探索“問題控制系統”,對逃逸點的研究有助於提高控制系統在問題再次出現時的監測能力,而預防機制的研究則有助於系統將問題控制在初級階段。 8D工作方法要求建立一個體系,讓整個團隊共享信息,努力達成目標,是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也適用於製程能力指數低於其應有值時有關問題的解決,對不合格產品問題的解決,面對顧客投訴、反覆頻發問題以及需要團隊作業問題的解決。

8D是解決問題的8條基本準則或稱8個工作步驟,但在實際套用中卻有9個步驟:

· D0:徵兆緊急反應措施

· D1:小組成立

· D2:問題說明

· D3:實施並驗證臨時措施

· D4:確定並驗證根本原因

· D5:選擇和驗證永久糾正措施

· D6:實施永久糾正措施

· D7:預防再發生

· D8:小組祝賀

質量問題雙歸零

質量問題歸零其實是一個閉環管理活動,它要求發生的質量問題在內部得到解決。它是航天人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創新的質量管理方法。質量問題的歸零過程,是實現質量管理從事後的問題管理轉化為事前的預防管理的過程。質量問題雙歸零管理 方法對產品本身,是“救火”措施,對其他型號,起“防火”作用。

首先,從技術歸零工作看,對職責分工做了5條明確規定。二是各承制單位行政正職領導本單位產品質量問題的技術歸零工作,並落實條件、指定專人具體負責和組織技術歸零工作。三是質量管理部門負責技術歸零的歸口管理。四是研製生產管理部門負責技術歸零工作的組織。五是設計師系統負責設計質量問題的技術歸零工作,並會同工藝師系統負責產品生產質量問題的技術歸零工作。

其次,從管理歸零工作看,其責任分工也分解為3項主要內容:

第一,管理層負責制定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實施要求;對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工作實施監督、指導和檢查;對重大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報告組織審查或評審;通報通報典型案例和共性問題,並提出舉一反三要求;並將質量問題管理歸零信息納入可靠性信息庫進行管理。

第二,管理層制定本單位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實施細則;對工廠、研究所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工作實施監督、指導和檢查;在項目關鍵節點上,組織對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工作的審查或評審;及時通報典型案例和共性問題,並組織各項目落實舉一反三工作;匯總和反饋質量問題管理歸零信息。

第三,各工廠、研究所負責制定本單位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工作程式;負責本單位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工作的實施和檢查;對外協產品責任單位質量問題管理歸零工作實施監督、指導和檢查;在項目關鍵節點上,管理層做好本單位質量問題管理歸零的審查和匯總;組織落實舉一反三工作;及時記錄和上報質量問題管理歸零信息,並納入質量可靠性信息庫進行管理。

糾正預防措施

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在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集成和術語中有明確的定義。

糾正和預防措施是指對存在的或潛在的不合格原因進行調查分析,採取措施以防止問題再發生或避免發生的全部活動。糾正和預防措不僅是就事論事的對不合格的處理,而要從根本上消除產生不合格的原因,因此糾正和預防措施可能涉及影響產品質量和質量體系的各方面活動。沒有糾正預防措施,質量體系就不可能正常運行和體現出有效性。為消除實際或潛在的不合格原因而採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要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投入多少應與問題大小,風險程度高低相適應,即用最佳成本獲得規定產品特性要求和質量體系要求的有效性。並不是對每次發生的不合格立即要採取糾正措施,但應考慮定期分析不合格的類型,以發現過程改進的重點和採取必要的糾正措施。

糾正措施:

為了消除產生不合格或缺陷等的原因,並有針對性採取糾正措施,糾正措施應包括:

a)有效地處理顧客的意見和產品不合格報告,顧客的抱怨和申訴,有些意見可能並非產品末達到規定的要求,但沒有滿足顧客預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因而供方也要認真對待。

b)調查與產品、過程和質量體系有關的不合格產生原因,即包括了合格品和不合格項,並記錄調查結果。

c)確定所需的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產生的原因。

d)應對糾正措施的有效執行加以控制。包括要明確實施糾正措施程式中有關責任制,誰負責糾正措施的管理,誰調查,誰提出糾正措施,誰實施糾正措施,誰負責監督實施,誰負責相應檔案化程式和檔案的更改。

預防措施應包括:

a)恰當地使用來自各方的信息如包括影響產品質量的有關過程,對不合格評定結果,各種審核報告,評審報告報告、質量記錄、顧客投訴,通過對信息分析,發現、分析不合格的潛在原因。

b)確定針對潛在不合格要求採取預防措施所需的處理步驟。

c)採取預防措施並進行控制,以保證預防措施的有效實施。

d)確保將採取措施的有關信息提交管理評審。

產生背景

產品研發過程、來料檢驗過程、製造過程、售後管理過程都存在很多問題點以及改進機會,在企業質量管理過程中,對於是否需要發起質量改進往往已經有明確的要求,但實際上往往是否發起糾正預防措施、質量改進的發起往往基於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及經驗;改進過程完全需要人員展開跟蹤及提醒,效率低下。同時改進措施執行後往往驗證周期長、統計困難,一部分最終被遺忘不了了之,常重發再發。同時供應商、製造過程、售後過程海量的產品失效、異常信息的產品型號分布、發生工序分布、問題點分布等信息分析也無法高效的反饋到研發及生產過程,進而造成企業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的阻礙。

隨著工業水平的不斷提高,質量管理越來越朝著精細化管理邁進,粗放式的改進管理及過程跟蹤在很大程度上日益成為企業執行力的阻礙。沒有執行力質量文化改進管理的執行就受到挑戰。與此同時客戶要求越來越苛刻,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實現企業持續改進機制的固化是當下很多企業頭疼的問題。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一個能實現企業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質量情況自動“顯差”、自動監控預警、改進過程協同、跟蹤、按時完成率統計、異常分析及改進經驗庫的質量管理協同平台,以實現企業ISO9001/TS16949 PDCA質量管理持續改進機制的固化。

設計理念

改進管理系統基於ISO9001/TS16949 PDCA模型設計,旨在實現企業持續改進機制的固化。 通過改進來源的動態分析、線上預警及自動發起改進、改進過程的有效跟蹤監控、經驗固化、異常分析實現企業產品及過程質量的持續提升。

系統功能

目前市場上有成熟的改進管理系統,其中安必興的改進管理系統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不同行業適用性,是基於QIS質量管理信息系統 基礎上提供的解決方案,即能實現先進改進模型、方法的套用也可以實現企業行業特點的識別,以下為例展開功能簡介:

顯差管理

系統通過對供應商質量信息、製造過程質量信息、售後質量信息、質量成本、質量目標、產品審核等信息的採集,結合企業各業務質量目標值展開動態量化和線上的監控預警,進而可以實現質量管理的自動顯差。為改進管理提供動態、量化的輸入。

預警管理

系統實現了對典型的質量監控邏輯的產品固固化,進而實現異常的系統監控及預警。為質量管理控制提供了“鷹眼”支持,例如供應商同一物料連續X次出現不合格、製造過程合格率低於X%、嚴重不良一天之內發生X次、不合格損失超過X元等情況展開監控機制自定義及線上的監控預警,可直接觸發糾正預防措施或訊息通知。

流程管理

系統通過適當的二次開發支持不同企業的PDCA、DMAIC、糾正預防措施表單等改進業務單據的定製,依據企業流程展開流程配置,實現改進流程的物質化及過程管控。

質量改進系統能夠通過內置的固定流程或靈活指派的方式,對故障處理過程進行追蹤和監控,從而規範故障處理流程,並預防扯皮和處理不了了之的現象出現。系統能夠對故障進行全程跟蹤管理,對故障處理的整個過程都記錄在案並可進行追溯。在跟蹤記錄列表中,可以分別查詢到故障在新建、修改、提交、分析、糾正、審批的各個階段的處理情況。

跟蹤管理

過程追蹤管理包括審批流程查看、審批意見查看、節點查詢和任務催辦等。也可以根據不同問題來源設定相應改進周期,如來料不良異常改進周期5天、市場抱怨改進3天等,系統即可自動根據改進實現要求顯示其是否按時完成。同時系統支持按時完成率統計,可以根據不同責任單位、不同異常來源展開分類統計。可以有效促進企業執行力文化的提升和考核。

異常分析

系統提供自定義組合時間段、產品、責任單位、故障件、問題來源、改進類別等維度展開柏拉圖分析。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設定複雜的報表。系統支持統計報表的保存、查詢和導出,從對應表單中挖據數據信息進行統計,並根據統計方式生成對應的分布圖、柱狀圖、趨勢圖與排列圖,從而實現海量的時效、異常信息的挖掘利用。

經驗庫

系統將已發布的經驗按產品型號、車間、工序等方式進行共享,提供用戶多維度的組合模糊檢索查詢,檢索查閱關注的經驗信息,經驗的展現提供圖片、附屬檔案展示等方式,同時提供經驗管理人員對經驗報告的列印功能。經驗庫是對異常問題處理和質量改進過程中價值信息的積累和匯總,是企業質量管理的重要成果,是過程控制、修訂過程控制標準的依據,是以後同類問題分析診斷的重要參考,也是新產品研發的重要依據。

典型案例

目前國內具備提供質量管理解決方案的公司有廣州今朝的FRACAS系統、安必興的AMBITION改進管理系統、北京安世亞太的糾正預防措施系統等,其中北京安世亞太在航空航天、軍工領域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廈門安必興在汽車、電子、裝備製造等行業有豐富的經驗,解決方案能力突出。這三家企業比較能代表行業水平。

選擇

一個好的改進管理系統可以實現企業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甚至造就一個企業在行業內的優勢地位。企業推薦信息化時受企業規模、所在行業、決策層及公司文化等諸多因素不同而存在相應的差異性,換句話來說任何產品都不可能百分比滿足企業所有管理需求,需要尋找具有解決方案諮詢能力的軟體企業。這就對IT供應商選擇提出了更多要求。從IT技術角度看企業管理信息化,每家IT企業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我們認為在選擇軟體供應商時應該重點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產品成熟度

ISO體系標準是一個通用性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適合各行各業,因為ISO體系標準充分識別了企業管理所有核心業務過程,並提出了對應的標準要求,換句話來講ISO體系就是企業管理的通用管理法則,企業建立ISO體系其實建立的是一套企業管理持續改進機制。但是不同行業、同行不同性質企業改進管理模式、方法都存在這或多或少的差異,改進管理系統需要能通過自定義、配置功能,實現不同企業管理差異的個性化實現,進而確保其產品的通用性。需要實現了共性管理過程的產品化,系統設計基於ISO體系的PDCA持續改進模型,實現ISO持續改進機制的IT固化。

解決方案、藍圖設計的諮詢能力

質量改進涉及企業質量管理的方法面面,例如質量算法、質量分析方法、質量改進模型等已有的質量管理技術,不是一個單純的IT層面問題。質量改進管理解決方案針對性關鍵是諮詢顧問在需求調研時能否充分識別行業管理要求及管理問題點,並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如“顯差”部分就需要輔助企業展開現有質量目標數據體系的梳理及統計算法的固話,以及如何實現這些數據的準確高效採集等,都需要諮詢顧問有豐富的企業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統諮詢經驗。有著豐富的管理及信息化項目實戰經歷。結合軟體系統功能配置制定了針對性的行業解決方案,進而保證系統的安全落地。

行業實施經驗

同一個管理過程,因不同行業存在很大差異性,如汽車及裝備製造業等複雜產品行業對供應商管理有很高的要求,因為其產品質量70%取決於其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質量。然而對於電子零部件、材料等行業主要質量控制取決於企業內部設計及生產過程。供方物料質量一般可以通過檢驗、試驗得到把關控制。需要充分識別行業管理現狀、要求及企業管理側重點的差異性,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實現信息化項目的平穩實施及套用。並擔任起管理方法的傳播者的角色助推企業管理水平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