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部分
史學方面:
[1]《先秦時期我國水井文化初探》(獨著),《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省級期刊),2007年第3期,第112-115頁。(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中心2007年列入索引題錄)。
[2]《論宋代義莊的特徵與功能》(合著,第二作者),《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CSSCI),2007年第3期,第107-111頁。
[3]《先秦時期我國水井形制初探》(獨著),《農業考古》(中文核刊),2007年第4期,第154-165頁。
[4]《國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機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合著,第二作者),《廣西民族研究》(中文核刊、CSSCI),2008年第1期,第178-185頁。
[5]《先秦水井的起源與分布》(獨著),倪根金主編:《傳統農業與鄉村社會研究》,台北:萬人出版有限公司, 2008年3月出版,第114-127頁。
[6]《中原歷史文化遺產旅遊經濟可持續發展的SWOT分析》(合著,第二作者),《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省級期刊),2008年第3期,第43-48頁。
[7]《楚國水井文化初探》(合著,第一作者),《農業考古》(中文核刊),2008年第4期,第156-161頁、177頁。
[8]《中原歷史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合著,第二作者),《河南社會科學》(中文核刊),2008年第4期,第33-36頁。
[9]《中原地區先秦農耕文化述論》,(合著,第三作者),《農業考古》(中文核刊),2009年第4期,第10-15頁。
[10]《裴李崗文化時期的農作物與農耕文明》,(獨著),《農業考古》(中文核刊),2010年第1期,第20-24頁。
[11]《夏商時期我國水井文化初探》(獨著),《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省級期刊),2010年第3期,第97-100頁。
[12]《略論生態環境對先秦水井的影響》(第二作者),《南開學報(哲學社科版)》(中文核刊、CSSCI),2010年第4期,第31-39頁。(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0年第5期收錄。)
[13]《先秦時期河南水井與農業文明變遷研究》(獨著),第十屆東亞農業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務組主編:《第十屆東亞農業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中國廣州, 2010年9月,第392-404頁。
[14]《略論楚國農田水利技術與管理機制》(獨著),《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省級期刊),2010年第3期,第29-33頁。
[15]《廣東農業龍頭企業——溫氏集團科技創新的STS分析》(獨著),《企業經濟》(中文核刊),2011年第1期,第124-126頁。
[16]《科技史與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獨著),《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省級期刊),2011年第1期,第117-120頁。
[17]《“井衍沃”中“井”探析》(獨著),《殷都學刊》(省級期刊),2011年第1期,第154-156頁。
[18]《大禹治水精神及其現實意義》(獨著),《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省級期刊),2011年第4期,第28-31頁。
[19]《科技創新與廣東溫氏集團可持續發展的STS分析》(獨著),第二屆全國中青年科技哲學論壇會務組主編:《第二屆全國中青年科技哲學論壇會議論文集》,中國洛陽, 2011年11月。
[20]]《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路徑選擇》(獨著),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國際論壇會務組主編:《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國際論壇暨伏牛山文化圈第二屆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中國平頂山, 2011年12月。
[21]《河南先秦水井與中原農業文明變遷》(獨著),《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省級期刊),2012年第1期,第13-16頁。
[22]《芻議科技文化遺產的內涵》(獨著),《中原科技文化遺產》(省級期刊),2012年第2期,第7-8頁。
[23]《楚國的生態環境與農業特徵》(獨著),《古今農業》,(省級期刊),2012年第2期,第35-40頁。
[23]《雲夢山文化資源開發的SWOT分析》(獨著),《當代旅遊》,(省級期刊),2012年第4期,第82-85頁。
[24]《楚國糧食產量測算研究》(獨著),《安徽農業科學》(中文核刊),2012年第4期,第7615-7617頁。
[25]《楚國建國時間考論》(獨著),《蘭台世界》(中文核刊),2012年第18期,第56-57頁。
[26]《科技文化遺產的功能與特徵》(獨著),第九屆全國科技文化與社會現代化學術研討會會務組主編:《第九屆全國科技文化與社會現代化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科協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自然辯證法分會議論文集》,中國福州, 2012年8月。
社會學方面:
[1]趙莊鄉:民間文化產業帶動鄉域經濟發展[J/OL].武漢:三農中國網,2005-9-14;
[2]新型農民培養與農民教育體系重構[J].南昌:農業考古,2008(3);(該文被中央黨校新世紀黨的建設與組織人才工作編撰委員會主編的《新世紀黨的建設與組織人才工作》全文收錄。)
[3]農民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廣州: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3);
[4]淺論農民工培訓[J].香港:社科研究,2004(11);
[5]國外農民教育及其對“科教興村”的啟示[J].北京:古今農業,2005(3);
[6]國外農村勞動力轉移及其對“科教興村”的啟示[J].廣州: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4);
[7]論農民工培訓範式的構建[J].鄭州:農業 農民 農村,2005(10);
[8]淺論國外農民教育的特點[J].瀋陽:成人教育,2006(1);
[9]國外農村勞動力轉移及啟示[N].北京:中國人口報,2006-1-18(3);
[10]從社會互動看“科教興村”與農民教育[J].南昌:農業考古,2006(6);
[12]論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村民自治均衡發展[J].南昌:農業考古,2008(3);
[13]國外農民培養的歷史經驗與特點[J].廣州:廣東農業科學,2009(6);
[14]我國農民教育的核心問題與時代需求——基於社會主義新型農民培養視角[J].哈爾濱:繼續教育研究,2009(7);
[15]國外農民培養經驗對我國新型農民培養的啟示[J].武漢: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8);
[16]廣東農民教育需求特點與發展策略——基於廣東省部分農村地區的調研[J].哈爾濱:成人教育,2009(8);
專著部分
[1]《中國農村社會的世紀選擇》,(合著,副主編、第四作者)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2]《中原歷史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研究》,(合著,第二作者)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3]《楚國農業科技與社會發展研究》,(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學術獎勵部分:
[1]2010年,論文《科技史與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獲華北水利水電學院200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討會一等獎;
[2]2010年,著作《中原歷史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研究》獲2009年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貳等獎;
[3]2011年,論文《裴李崗文化時期的農作物與農耕文明》獲2009-2010年度鄭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4]2011年,調研成果《鄭州市社區生態文化環境建設問題研究》獲2011年度鄭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課題項目部分:
[1]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 參加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中原歷史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研究》(2005BLS004)研究,該課題已經結項,課題結項證書編號:2008E022。
[2]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參與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新農村建設與廣東新型農民培養研究——社會學研究的視野》(06ZD84003)研究。
[3]2009年10月,主持華北水利水電學院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中國先秦水井文化研究》(200924)課題研究工作。
[4]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 參加南陽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南陽市城區環境的現狀調查及治理建議》研究,該課題已經結項,課題結項證書編號:2010SK064。
[5]2010年6月,主持河南省社科聯調研項目《中原文化資源開發與提升河南文化發展能力問題研究》,該課題已經結項,課題結項證書編號:SKL-2010-857。
[6]2010年9月至今,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氣候變化與秦漢至宋元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農業技術的發展研究》(10AZS005)研究。
[7]2011年,參加鄭州都市區建設調研項目《鄭州市社區生態文化環境建設問題研究》,該課題已經結項,課題結項證書編號:DSQZT2015。
[8]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參加河南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河南宗教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研究(2011B740)研究,該課題正在申請結項。
[9]2012年6月至今,主持鄭州社會科學調研課題《建設鄭州歷史文化旅遊區的路徑選擇》(636)研究。